/从设计院到人工智能行业,5年景观人转行的内心独白

从设计院到人工智能行业,5年景观人转行的内心独白

受访|氧气学姐

采访|路飞

编辑&审核|bro杰



#嘉宾介绍

氧气学姐/ 人工智能领域机器人公司市场部


● 背景

211景观专业


经历

5年景观打工人

曾在景观、建筑设计公司工作多年

裸辞转行入职:人工智能领域机器人公司市场部

   
PS:本期文字版“精华”经过优化处理,想看原版采访请务必戳视频!


#熬不完的夜和看不到的行业前景
我的本科专业是风景园林,毕业之后就职于一家业内还算知名的景观公司,规模在100人左右,一开始主要负责一些设计、出图和文本工作。大概工作了2年的时候,跳槽到了一家建筑公司,主要做文本策划的工作。
首先,第一家公司相当于我的设计启蒙之地,因为在上学的时候其实对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可能还是会有一种梦幻的想法和满腔热情。第一家公司刚开始的工作强度还好,但到后期会经常的熬夜加班。所以为了个人发展,来到了第 2 家建筑公司。

第二家也是差不多的强度,设计院的工作氛围其实都还是比较轻松的,同事之间的交流也是蛮轻松的,没有很明确的上下级的这种感觉。

但是强度毕竟是不可控的,平时熬夜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而且项目的节点也都非常紧张,加上后期行业的寒冬也难免会对这个行业产生一些失落感,因此后面就萌生了转行的想法。



#赛道重置,选择朝阳行业
提到人工智能行业,大家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技术在今天其实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它未来的发展也是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既有政府的扶持和相应政策的出台,也有各种高端的人才源源不断地汇聚在这个行业中。如果能够来到这个行业,那将是会有很多学习和提升的空间的。

其次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制造国,也长期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当前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机器人方向前景广阔且发展空间巨大。

今年特斯拉、小米等企业相继发布了智能机器人,也侧面让我对行业有了更多的好奇和期待。常听到有一句说:“机器人也被称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如果能够来到这个行业,会见识和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学习和提升的空间都非常大。
毕竟是转行,大家肯定都是希望不要再进入到一个夕阳红的行业了,目前我觉得这个行业是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所以最后选择了这个新的方向。



#磕磕绊绊的转行路
今年也算是整个设计行业人才整体外溢的一年,转行过程中其实也面临着非常多的内卷,一路走来也有非常多磕磕绊绊的心酸往事。

从今年的年初上海还没有被封控的时候,我就已经在投递简历了。一开始投的是运营类的岗位,当时简历呈现的内容主要都是我在景观公司做的文本、设计以及一些推文内容工作。


现在回想起来,想必当时公司招聘在看到简历的时候,就已经 pass 掉我的了。因为当时简历通篇在讲的都是自己原来的经历,但如果想要转行,其实你是要把自己的身份往应聘公司所要求的工作内容上靠的。


后来我在改简历的过程中就调整了有 6 版以上,针对公司招聘信息去更新以及润色自己的简历内容。因为简历不能只是在描述自己做的工作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公司最直观地感受到你是有能力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简历完成之后,我在 BOSS 直聘上投递了大概有两周时间。其实初期的时候已经收到了一家公司口头的offer,还有二面的邀请,本来在我心中已经准备答应那份口头的 offer ,但是因为那个时候正好是疫情爆发的封控时期,之后就再没有收到任何消息了。


在那段时间我面了很多很多线上的面试,但是因为解封遥遥无期,所以很多面试下来都没有明确的答复,甚至到了二面三面也没有很心仪的公司出现。这个时候我就想,如果再这样耗下去,其实自己的自信也就耗没了。


接下来这段时间我就一直在上网自学提升自己、准备简历,而不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再去投递,等解封之后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再去面试。接着频繁地收到线下面试的邀请,但是也几乎都卡在二面谈薪的过程。这个时候其实很多公司会进行压价,已经变成不管你开多少,他都会往下压这种局面。


从 6 月中旬开始线下面试,就这样一直到8月1号,我在目前这家公司二面跟老板谈的比较愉快,当天就定下来第二天入职,所以我也没有给自己休息时间,下午面试完第二天就直接入职了。



#求职里的焦虑心态

我非常理解大家在转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的焦虑心态,尤其是当前的大环境下,谁都不能保证在刚开始投递面试就有回应。小红书上有很多小伙伴发给我的简历我都看了,不少比我还优秀的多,但是受目前形势的影响,他们的投递其实很少有回复。


我自己也是一开始投递没有收到任何回复,但是在我第一次对自己简历进行优化之后,就开始陆续有公司能够已读回复,而不是简历发过去就已读不回了。


第一次有人跟我要作品集的时候,刚开始我并没有做,但对方Hr跟我要,我突然就意识到我是不是应该准备有作品集,当天晚上熬了个夜就把作品集给做出来了。面试期间我也参与过一些公司关于策划案、详情页、PPT、公众号等试稿的考核,后续也会把成果添加到个人作品集中,作为综合能力的展现。其实就是准备充分,及时且灵活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后来就想说,还是要多多参与面试,人的自信可能就来源于把每场面试问的问题非常完美的回答出来。即使可能在上一场面试中对有些问题没有回答的很好,但只要你下来后不断地自我反思,接下来你就知道该怎么答了。


所以说平心态,多多面试,只要你是有准备的就肯定能够答出来,我自己参加过的面试应该都有几十场以上了。

#一些转行的建议


首先是投递。我的投递渠道不多,当时就只用了BOSS直聘,但建议大家还是多尝试各种渠道。有些公司你在公众号、官网、其他媒体上都可以看到联系方式,或者是邮箱微信。只要是认准了行业公司,哪怕你可能只是好奇,觉得在这工作可能挺好的,都不妨大胆试一下。不要懒惰,既然已经开始了,那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其次是不要直接拿着简历就去横冲直撞。比如你先看中了某个行业,最好是能够对该行业的信息以及行业内能够投递的公司有全面的了解,在面试前对应聘公司概况以及岗位职责也一定要了解清楚。比如,如果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你觉得公司于竞品公司有什么区别?你总不能说不知道,对吧?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公司本身,它的产品、还有竞品。


我经常在面试之前留出 2 个小时去看面试公司的相关信息。其实这种快速记忆还是蛮有用的,如果留出 2 天,你可能看着看着就傻掉了。


总之,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大胆尝试,也要准备充分,努力总会找到适合你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图片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冒用,若有疑问可联系offer小助手沟通。如有品牌推广和合作需求欢迎联系我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求职小队”(ID:Offer-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