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逐日
#BG
2013-2017本科:佳木斯大学-建筑学
2017-2018 二战继续考研
2018-2021硕士:深圳大学-建筑学
#实习
2018.03-2018.05:上海某设计院
2019.07-2019.12:深圳某建筑设计工作室
#工作
2021.07-2022.02:上海某文旅建筑设计公司-助理建筑师-文旅建筑规划设计
2022-至今:成都新城市广场夜猫子夜市餐饮创业
温饱
细数过往的这些年,好像冥冥之中就有着安排,而我只是在按部就班的完成老天安排的日程表。
我2013年考上本科,并就读于佳木斯大学建筑系,本科期间的生活除了日常的学习,就剩下工作了,说的好一些是勤工俭学,实际上则是为了生活而东奔西走,然而生活与生存又不相同,我则更像是为了生存。
按照老天的计划表,我顺利的进入校园内的餐馆,成了那里的一员,仅有二十平方的店铺,除了老板和老板娘,正式的员工就剩下我,还有两个编外员工,老板60多岁的母亲和6岁半的儿子壮壮。
饭店内的分工非常明确,老板兼任厨师,老板娘做财务和订单管理,采购和后勤,我则是进行外卖配送和店内的服务,周一到周五中午和晚上都要去店铺里工作,每小时6元,供饭,这对我来说已经解决了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温饱问题。好像上个世纪50年代开国初期,人们的基本矛盾问题就是解决温饱,然而已经2013年,我依旧处于满足温饱阶段,但是已经很满足。
到了周末我基本上全天都在餐馆度过,晚上还会有额外的任务,就是接送老板家的孩子上补习班,虽然餐馆的工作比较忙碌,但还是为自己积累了很多,比如相关的采购知识,和一些店铺运营方法。
最难熬的就是佳木斯的冬天,室外温度可以达到零下30°,每一次送餐都像红军过雪山一样,大概要30min左右,回到餐馆身体已经被冻透了。有一次我还一边哭着唱朴树的平凡之路,一边送餐。后来眼泪都在脸上结了冰碴,冻伤了脸蛋,我就不敢再哭了,现在想想还真的是很好笑。
图 / 佳木斯的冬天
我在餐馆一干就是两年,利用闲暇时间还会做一些散工,比如发传单,做家教,去商场做促销员等等。有的时候一天会打四份工,当然都是时间比较短的那种。后来自己还卖过货,从哈尔滨发货到我上学的地方。餐馆八点钟下班后,自己拿着货到学校比较火的一条街道进行售卖,卖的是冬天的睡毯,由于佳木斯气温比较低,大概有5个月让我感觉起来像是冬天,所以选择了珊瑚绒的睡毯这一品类,这也为自己积累了选品类的一些经验。
大学期间的生存之道还是积累了很多的,回看大学四年的生活,有过坐在电瓶车哭着送餐的时刻,也有过被城管围追堵截的时刻,还有被同行欺负的时刻,当然这一切的困难并没有阻止自己前行的脚步。大三开始,我身体开始透支,得了很严重的椎间盘突出,但是一分钱也没攒下,这让我意识到用头脑赚钱和用体力赚钱的差距,所以我停下所有的工作,安心准备考研,目的地就是中国的门户——深圳大学。
不安
2017-2018这两年可谓是十分艰苦的两年,我考了两次才顺利的通过深圳大学的研究生考试,这也是我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我28年人生最光辉的时刻,但是没想到毕业后工作仅半年,我就离开了职场,选择了自主创业,进入了餐饮赛道。
研究生的三年与本科的四年完全不同的地方在于对自己,对行业有了清楚的认识。“我不是个热爱建筑行业的人”,这句话可能十分的矛盾,并不是不热爱所学,而是越学习越感觉到渺茫,感觉到自己与这个行业的格格不入。我在建筑大厂呆过,比如上海天华设计院,但是整体的感觉并不像是在做建筑,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这条赛道。读研的三年我一直对此保持疑问,什么是建筑,什么又是建筑学,自己又是否适合做这个行业。
最后研究生毕业,我的工作选择在了上海一家文旅建筑公司,不外乎那里的工资比深圳多两万。但是半年的职场生活直接就让自己彻底对这个行业失去了信心,那一段时期各种信息都在轰炸着自己,不断地催促着让自己远离建筑这个充满硝烟的战场。之前工作过很多年的同事得知我想转行,都觉得不太可能。同时他们也觉得他们自己在建筑行业做了很久,好像也不会做其他的工作了,这就更加令我感到不安。
直到行业的冰冻期来了,17年本科毕业遇到过一次寒冬期,这一次则是建筑行业的洗牌,这是压倒我最后的一根稻草,我毅然决定转行,进军餐饮赛道。
勇士
选择餐饮业,没想到这成了噩梦的开始,就好象买了一只高位的股票,买完之后一路下跌,绿到人心发慌。
我从上海来到了成都,看中了这个城市网红+美食的双重属性,但谁能想到后续的路如此坎坷:8月份的高温限电,差点把我和我的创业伙伴给带走。毕竟我们是来自冰城的东北娃,半夜持续几天没有空调,吓得我都想去地铁站睡觉了。租住的房屋也是破旧不堪,马桶,给排水和燃气管道坏掉了,当然还有无数的小强大军等着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开始了创业之路:我和我的朋友以及一只猫,我们组成了三只猪队友组合,好吧,实际上只有两个人。
图 / 三只猪队友之一
我们最开始选择在了新城市广场的夜猫子夜市,那里有着正规的管理,规模也还不错,环境相对来说还是蛮不错的。为了能够在有限的店铺下选择好的位置,我们还做了数学模型,终于在一番考量之后,成功订下了令6位店主亏损到闭店的一个位置,果然科学也解释不了玄学方面的问题,旁边的肉夹馍大哥原来也在这个位置,每天都亏损,换到了旁边,卖的非常火,现在这个亏损位置轮到了我们。
图 / 我们的冷面店,旁边是肉夹馍
即使知道这个事情,也是我们在缴纳了押金之后,已经不能更改了,虽然这让我们处于自闭之中,但是人定胜天,我们相信科学能致富。但紧接着现实又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的第一个产品是东北冷面,投入了将近3万,算上店铺费用4000/月,我们一共花了4万多,产品活了18天就宣布了死亡,很难想象到我们一天卖56块钱是多么的煎熬,每天我们都是想各种办法,但是仍然被现实所打败,我们开始重新梳理思路,重新定位,即使面临破产,还不上信用卡,我们仍然在互相鼓励。
经过分析夜市73家店铺的业态,以及人流分析,我们锁定了客群,并打开差异化,以及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和折损率,重新研发和定制产品,进行无缝衔接,诞生了我们第二款产品【绯颜桃花羹】,这个过程可谓是峰回路转,我们终于开始了盈利,并积累了一些客户,有了销售额,开始将思绪拉回到如何扩店运营的路上,现在每天营业额都可以破千,疫情开放后稳定在500,这是一个突破,我们在夜市上也做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有时间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图 / 桃花羹
接下来我们准备考虑扩店经营,并为明年的分店做准备,时间跨度从开店前-现在的店中-未来的连锁店,可能有一些痴人说梦的成分,但是理想往往就建立在痴人说梦的基础上,加油三只猪队友。
我们现在每天中午备货,下午3点左右出发,晚上营业到10点,因为夜市电力统一供给时间就是15:00-22:00。平时周末会早一点到,提前做好准备工作,3点准时就开始营业了。每天我们会在家把货物准备好,从4楼抬到室外,然后拉着我们的小推车走向夜市,说起来也很好笑,我们开业没有任何的仪式,也没有传统的烟花和鞭炮,但是我们买的这个小推车,噪音特别大,每次从街道上走过,都像是后边挂了一串鞭炮,叮当叮当一直响,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作为家里唯一一台四个轮子的车,我们也算是有车一族了,只不过刚开业的时候由于货物堆的太多,还翻过三次车,说起来还是很心酸呢。
夜市的生活也是蛮有趣的。只不过营业的时候这里像是一座不夜城,每一刻都充满着激情,停业后所有的灯几乎都熄灭了,又会感到很空虚和落寞,内心的反差总是会很大,也是感慨万千。回到家后,一般是准备第二天的物料,或者是开会讨论一下下阶段的任务,现在我们每周一都会开例会,进行总结,好像在企业上班的时候,但是新世界的活法又好像不同于原来的世界。
故事
再回顾这场创业经历还是蛮有趣的,从我们2月份辞职到9月份正式开店也是历经磨难,好像与疫情展开了一场赛跑。
我来到成都后的初期调研包括很多项目,比如人均消费水品,选址,饮食习惯等等,最终在给社会交了学费之后,终于找到了我们现在的位置:夜猫子夜市新城市广场店。但是一切并不顺利,9月1号是我们预定开业的日子,我们产品还没研发出来,只能选择延后,但是疫情也接踵而至来到成都,一下子就封到了9月20号。好在给了我们喘息的时间,研发了产品,9月23号正式上架商品,那一天正好下雨,我们的店招还没安装完毕,还发生了漏电,就只能第二天安装,我们拉着准备好的物料往家走,事事不如意的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货物翻车了,就在马路中间。
那个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低着头在马路中间收拾货物,很多食材都撒在了地上,雨水直接冲到了下水道里,听起来特别像是丧气的影视主角,但热心的成都人民用身体给我们做了保护栏,给我们撑伞,我真的很感动,心里五味杂陈。收拾好货物之后我们继续推车,结果快到路边上的时候再次翻车,因为货物堆得太高了,重心不稳,无奈只能继续蹲下来收拾货物,那一晚我和小伙伴回到家,都没说话,很安静。
图 / 翻车现场
我们来的时候是高温,所以选择了冷面杯这一款冷饮+主食的产品,结果疫情过后成都直接开启了降温,温度从40度降到了23度,直接宣告了我们产品的死刑。虽然中间温度有过回升,但是依旧维持在26度左右,国庆节之后则维持在20度左右,第一款产品被迫下架,我们中间用热面作为过渡,毕竟手里压了很多的货,一边卖热面,一边寻找新的产品。那段时间我和小伙伴也是总会发生争执,但好在我们都坚持了过来,中间走访过成都很多的夜市,大大小小的都有,名义上是取经(但其实我们所在的夜猫子夜市就是藏经阁),有的时候一天要跑三个,一边录制视频,一边学习,晚上回到家再进行筛选,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开会到凌晨两三点钟,两个人加上一只猫的会议,也是充满着各种有趣的事情。
之前在建筑行业上班没留下太多的东西,但是好在ps技术还是用上了,我自己设计店招还是省了很多的钱。我们的第一款店招是“捞+冷面杯”,店面上的logo是我小伙伴的猫咪,由于猫咪不敢出门,所以只能拿它的肖像作为logo。不仅如此,我们还买了一个猫咪的小雕像放在店铺的最前面,每天都会第一时间把它摆放好,我们三小只每天都会一起营业,只不过本体在家除了吃就是睡,活成了我们最羡慕的样子,累惨了我们两只苦哈哈。除了小雕像,一些使用物品,比如我们的喵喵杯子,喵喵夹子,猫咪挎蓝都运用了猫咪的元素,有的时候一些老顾客知道后,也会哈哈大笑,感觉蛮有趣的。现在的店招取消了原有的logo,但是使用物品仍旧保留了猫咪的元素,以及小猫咪雕塑,我们始终是一个team,永远的合作伙伴。
其实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餐饮创业的雷坑,但是坑太多了,要写的内容实在是太多,感觉这条赛道就像是被轰炸机一遍又一遍的轰炸过一样,实在是没有完好的平地,有机会和大家做一下分享吧。
总之我们离开了建筑界,在现在这个赛道过的很舒适,虽然时间还是007,甚至是没有休息,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在奋斗,一切的时间也是我们自己来支配。既然离开了温室,就应该迎接路上的暴风雨,即使是风暴,我们也要做直面困难的勇士,因为勇士本身就要面对风暴。
- END -
撰稿:真心逐日
编辑:小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走偏锋”(ID:jzpf011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