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分还是挨骂,这部国产动画之光也有“七年之痒”?| 金城

8.3分还是挨骂,这部国产动画之光也有“七年之痒”?| 金城

一年好快,转眼只剩下最后五天了,跨年之后,我们将进入崭新的2023。

回顾于年末12月上线的国产动画,有两部备受争议。

一部是由经典科幻著作改编的动画《三体》,可它作为国内外官方衍生中首部播出的作品,豆瓣5.7分的成绩着实有些令人失望。


 

还有一部,是由人气玄幻武侠漫画改编的动画《一人之下》,它与《三体》也就是前后脚的时间开分,却获得8.3分的成绩,可谓发挥稳定

2016年首季上线的《一人之下》动画,到明年就是第七个年头了。有人说,观众和作品就像是“谈恋爱”的关系。


 

有熬夜刷完全集的热恋期,也有不冷不热的平淡期,当然也有打算弃剧的危险期......

那么,《一人之下》有没有“七年之痒”呢?

《一人之下》动画改编自漫画家米二的同名长篇漫画,连载始于2015年,正是首季动画播出(2016年)的前一年。

这部作品原作漫画的成绩在腾讯动漫平台中可算名列前茅者。622万收藏,14万人打出9.8分,288亿人气值都是佐证。

无独有偶,它的动画成绩也十分亮眼。


 

动画首季,上映热度力压《火影忍者》《航海王》《名侦探柯南》等大火日漫。

首季播出时,观众反响热烈;次年(2017年)12月,它更是走出国门,登陆日本集英社旗下“少年JUMP+”。

在豆瓣上,动画首季由9万余位观众打出8.8分,四季均分超过8分,最高一季甚至得到9分的好成绩。


 

电影《一人之下》“天人合一”概念海报

即使在仅有其中两季版权的B站,《一人之下》动画也拥有660万收藏,6亿播放量这样的好数据,几乎超越了B站95%国产动画作品,成为国创区顶流之一。

截至现在,动画官方微博粉丝数量已经积累到上百万,与“大前辈”《狐妖小红娘》动画相差无几。

但数据是一方面,作品终究还是靠故事说话。


 

电影《一人之下》“天人合一”概念海报

《一人之下》,曾用名《异人》,后才改为现在的“一人之下”一名。

那么顾名思义,这个故事讲述了“异人”的江湖。

在某个再平平无奇不过的小镇上,有一座山,山里有一块墓地。


 

某天夜里,一名醉汉酒后稀里糊涂地跑到了那片墓地里,撞见有人在挖地掘坟。原本好好一片墓地,此刻坑坑洼洼,各处腐朽尸身、森森白骨全然曝光在外,被人扰了安息。

好在没丢什么东西,但张家老爷子张锡林的遗体不见了。


 

第二天,张锡林唯一的孙子、一个正读大学的男孩回到了镇上。同时,一个说话夹着四川口音、来路不明的女孩也来到了山上......

以上,就是主角正式进入“异人”江湖的开端。

上面说的女孩,就是《一人之下》的女主角——冯宝宝。


 

她常以一副没气质又不修边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事实上却颜值高、身材好。多数时间,冯宝宝总是目光呆滞、面无表情的模样,但她却有一个“不老女神”的外号。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容貌和身体都会慢慢衰老;但冯宝宝却不会,如同一个不老不死的人一般。


 

她的功夫不仅数一数二,而且还身负强悍的自愈能力,哪怕在濒临死亡的境地,也能快速自我治愈。

然而奇怪的是,冯宝宝的身世和这一身本事的来历,却几乎无迹可循。


 

冯宝宝是在几十年前被人捡回来的,那时的她毫无语言能力、没有人的情感思维,记忆更是一片空白,仅记得“冯宝宝”这个名字。

那样的她,就仿佛天地间一个没有“来处”与“去处”、凭空出现的人。


 

张楚岚,《一人之下》故事的男主角,他和冯宝宝的情况几乎相反。

在团队里,他身手显得有些废柴,性格与爱好也属于二流。

张楚岚是个内心没什么斗志,只有认怂的人。前生将“少干多拿,不劳而获”当做最至高无上的理想。


 

但与冯宝宝不同的是,张楚岚是个有“来处”的人。

关于他的过去,实在不能算一段美妙的时光。

为了躲避爷爷的仇家,他打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七岁时,爷爷张锡林因为一些原因过世,父亲张予德莫名失踪,他也就成了“福利院的孩子”。


 

过早独立起来的张楚岚,长大后看似总对很多事不大上心,可实际上,他内心对认定的家人还是非常在意。

他一直记得儿时张锡林对他的叮嘱,也对父亲的失踪无比在意,更对冯宝宝从始至终地顺从呵护......


 

人生兜兜转转,想要弄清楚爷爷死亡内幕的张楚岚,与执着于身世的冯宝宝,一同踏上了寻找真相之路。

这就是贯穿《一人之下》故事的主线。

《一人之下》这部作品拥有现在规模的人气,是可以想见的。

因为它的背景与内核,现在推崇弘扬传统文化的流行气质相符合。


 

首先,它有一个独特的世界观。


它的故事背景虽然与当代生活大体一致,但设定上,这个世界存在着两种人:

普通人,和异人。


 

异人者,神人也,异才也。但这与日漫、欧美漫常见的诸如魔法、超能力等“异能力”设定不同。

《一人之下》中的“异才”,是一种源自中国本土的古代传统哲学概念,也是道教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称之为“异能量”


 

能力与能量,一字之差,本质却是天壤之别。

《一人之下》里的异能量叫做“炁”(qi入声),指的是先天之气,与代表后天之气的“氣”对应。

通俗说,后天之氣一般指的是从食物、锻炼等后天的修养或自然界中得来,先天之炁一般是婴儿时从母体中继承而来。


 

如果一个人天天山珍海味、大滋大补地吃着,也只能延年益寿,不可能长生不老,甚至可能营养过剩带出一些病症。

但例如中医学的“气一元论”,道家功法中诸如“返还之术”等,追求的就是先天本源性的“精气学说”,也就是元气。我们常说的元气大伤,约莫就是如此。


 

所以异人江湖,是以纯粹的中国文化为背景,指各种先天之炁形式不同的异人,利用自身的能量进行博弈的世界。

介绍完背景,就不得不说一下人物的深度。

作为作品的人气担当之一,冯宝宝这个女性人物是很有个性的。

她为人纯粹,有一颗赤子心,脑子里没有什么弯弯绕,想骂就骂、该怼就怼,看似不懂人情世故,却又常常言语直击人心。


 

她自身强大,是慕强者的天菜;同时但她又自带别样魅力,性格单纯呆萌还是个吃货,时不常地漏出一句四川话,让她整个人都接地气了不少。

可是这样一个好满足、无所求的人,却陷入对自己过去的求而不得之中,执着地刨根问底。

人生轻快而又矛盾。


 

她曾见过一个人从天真的孩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人,然后见证了他的衰老,最后化作无声的墓碑。

她终于理解人死时的悲伤,更因此对自己没有归处感到黯然。

冯宝宝是典型的社会异类与冒犯者,她是自在自为的“神莹内敛”者,也是喧嚣中不易察觉的孤独者。


 

的确,《一人之下》的故事主线,就是两个主角寻根的故事。张楚岚在寻找真相的“根”,冯宝宝在寻找来处与归处的“根”。

在这条主线上,其实不难看出这个异人的故事,扎根在一片怎样的土壤之中。

寻根,在中国文化里,是个很重要的字眼。


 

人最自我的修行与内省,通常要找到“何所凭”和“何所求”,以知道“何以自处”。

所凭的,就好比种子在风雨雷电中找到自己依凭的土地,此后在其上生长的地方。


 

《一人之下》场景取材自中国实景

好比老庄的回归自然,名义上是回归外在的自然,“小国寡民,男耕女织”,实际上是回归内在“不争”的自然。

可实际上呢,人们不可能“再返回森林和熊一起生活”,人们对远古蛮荒的缅怀,大概只是在克服钢铁森林中的漂泊不定感和对人性温暖的憧憬。


 

所以,日渐现代化的现实和回归的矛盾,解开的关键在于“家园”,人要和自己、社会与自然和解,将这三层存在变成自己的家园。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冯宝宝寻找家人与记忆是寻根;中国文化中对关系、祖宗、自然的寄托甚至崇拜也是寻根。

《一人之下》的几个篇章里,陈朵篇讲的是“‘他人即地狱’,异人身居其中”;唐门篇讲门派在时代的发展中也成为了异类,无依无凭。

而这一点,从《一人之下》故事第一节就开始铺垫,毕竟最开始的张楚岚,也处于跟普通人格格不入,长时间隐藏自己异人身份的境地;


 

但在冯宝宝寻根的过程中,格局却被作者米二逐层超越:

异人的最终道路,也是回归与寻根,即找到投身之处。

回归生命的根底,人类情不自禁的向往,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哲学诗来形容就是:“人,诗意地栖居”。


 

《一人之下》人物王也的行事充满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给你选,而不是帮你选。”

而在寻找“归处”的过程中,善恶、出身、平生至高追求等人生必要的修行,早已就被囊括其中。

如能拨雪寻春,那人生这一座座逆旅,也算是满载收获。

正因为《一人之下》有着不错的文化基底,所以才在国产作品中显得如此特别。

但它也有不可忽视的硬伤,即国产动画对漫画或小说改编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常一部作品在创作之初只有梗概或者大纲,少有创作者会将世界观完整构思出来再进行创作,人物与故事也都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塑造丰满的。


因此,不少作品前期质量总体比后期质量差一些;但也基于这一点,读者对作品开篇质量普遍比对后续剧情质量的包容度要高不少。


 

富坚义博的《幽游白书》就是“低开高走”的典例之一。


然而,《一人之下》动画却将漫画的问题放大了。

在第一季的改编上,动画不仅选择在剧情上更突出《十万个冷笑话》式并不高级的二流玩笑,在剧情节奏上也处理得拖沓、慢热。

已知动画首季共12集,内容却仅对应至漫画第57节,第四小章。好在后面调整制作组后,节奏进度有所加快。


 

《一人之下》第一季剧照

但以此前动画四季(56集)却只出到漫画第260话左右的改编进度,保守估计动画演绎到漫画截至现在所有649节,还需8年时间,战线拉得太长。

此外,动画对漫画剧情的不恰当删节调整,也使整体呈现大打折扣,并一度影响到原作剧情及文化内核呈现的完整度。

作品在日本的反响也能印证这一点。


 

 

《一人之下》日本地铁站宣传图

《一人之下》其实在动画化之初,就已然走出了国门,向日本进发。

尽管动画水花不算大;漫画人气在“少年JUMP+”人气榜上也位于100名开外。但随着后续展开,漫画人气也在逐渐攀升。

然而,《一人之下》原作漫画作为一部以硬核传统文化为基底创作的作品,其本身就注定存在一定的文化排外现象。


 

“罗天大醮”为我国道教斋醮科仪中最隆重活动之一,是民间常见的醮祭中,格局最大、含义最深、醮期极长的醮典。

即,高密度和深度的本土文化,或许会让该文化体系之外的读者群体难以消化。

此时,如果动画想要打开国外市场,就需依赖优秀的剧本改编。

将普通人感到佶屈聱牙的文化嚼碎嚼烂,以一种既不破坏原作生态,又能让该文化系统内或外的观众都能良好吸收的方式,放入故事。

可惜,《一人之下》动画没能做到这一点。


 

中医穴位被融入王也的功夫

《一人之下》原作立足于传统文化,其中不乏滋味正宗的功夫、咒术乃至更深奥的宗教派别等纯本土文化。

的确,传统文化在《一人之下》中得到了很好的宣传与应用,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作品门槛更高。

更遑论《一人之下》原作也没有在作品里,给出一个像《火影忍者》前期般完整清晰的战斗体系。


 

 

《火影忍者:博人传之次世代继承者》鸣人博人父子搓出螺旋丸绝地反杀时动作戏,同时也是《一人之下》第三季动作戏指导:黄成希。

那说穿了,动画或许从一开始就将观众假想为“了解或能迅速吸收传统文化”的群体。

然而事实却是,观众与读者未必都有这样的文化阅历。


 

 

《一人之下》动画不乏它的优点,例如不少精彩酣畅的武术打戏镜头,令无数观众直呼过瘾,甚至还曾被顶上热搜。


但动画剧本仍缺少对原作的深刻摸底、精心解剖与拆建,无论是剧情,还是文化内核,因此才会出现对剧情删减改编把握不准的情况。

这道门槛,届时随着故事的纵向发展和读者的增减趋势,也许会变得越来越高,现在只是“七年之痒”,也许更久远后就变成更深的鸿沟。


 

《一人之下》也确算国产动漫领域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相比现在一些披着中国文化外衣、旧瓶新酒的作品,它诚然拥有踏实的匠心。

而观众迫切希望优秀的作品可以走出国门,以高标准要求作品这也无可厚非,因为这既是对作品的肯定,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文化自信的过程。

其实今早,我的朋友圈被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刷屏。

从即日开始,取消来华人员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


瞬息之间,我想起疫情发生前,那些带着国产动漫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时光。

2019年6月,我曾带队于日本举办“中国动漫日本行——从水墨中来”巡展,《一人之下》就是其中重要推荐的作品之一。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我们需要与世界交流,以此使自己进益;我们也要敢于在世界舞台展示自己,以此提醒自身要正视真实的自己,不自卑不自傲不停下脚步。

2019年6月,我带队于日本大阪、神户、奈良举办“中国动漫日本行——从水墨中来”巡展,新闻联播也对此进行报道

真正的文化自信,是敢于高屋建瓴、上下求索,也敢从容直面优劣差距。

正如余光中说的那样。

“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国产动漫需要战胜的永远都是自己,不是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金城漫与画”(ID:jinchengmanyuhu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