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动画,从今年1月份就映入本花眼帘,令本花倍感期待。它就是原创剧场版动画——《BUBBLE(泡泡)》。
原因也很简单,它是由号称日本最强创作者——荒木哲郎、虚渊玄、小畑健、泽野弘之合作以及霸权社参与的大制作动画。
只看阵容,就无法让人不期待:荒木哲郎,《死亡笔记》《进击的巨人》《罪恶王冠》导演,任何一部拿出来都是里程碑级别的作品。
虚渊玄,《魔法少女小圆》编剧,《Fate/Zero》作者,又是在日本动画史上足以称雄的大家。
小畑健,《棋魂》《死亡笔记》《白金终局》漫画作者,他的锋芒一直被徒子徒孙(《浪客剑心》和月伸宏、《One Piece》尾田荣一郎等)所遮盖,直到《棋魂》横空出世。
泽野弘之则更不用提,谁还没有听过泽野弘之的歌本花会伤心的。
然而就是这样强强联合,最后却呈现出了豆瓣5.8的史诗级烂片。
大部分评论认为,《泡泡》代表了虚渊玄的正式陨落,代表了荒木哲郎的大摆烂,代表了霸权社乃至外资势力(网飞、华纳)的第N次失败。
B站知名UP主瓶子君把《泡泡》比为日本的《大鱼海棠》。
别闹,《大鱼海棠》更好。
不过从评论也能看出,《泡泡》最大的失败无疑是剧本,所以虚渊玄此次背锅最大,都被“正式陨落”了。
那么《泡泡》凭着超豪华的制作、极优秀的配乐,到底讲了个什么烂故事?
本花都不愿称之为剧透,因为这个剧本我们三岁就都看过了,而《泡泡》或许也更适合低幼吧。
影片伊始,一个虚幻的泡泡里,装着极为宏大的宇宙,拉近、再拉近,放大、再放大,地球上一个少年在水中,恍惚看到了双腿充满泡泡的人鱼。
镜头一转,一群少年在废墟般的城市中开始跑酷比赛,原来五年前,无数泡泡从天而降,但只有东京的泡泡发生了大爆炸,从此,东京就被一个巨大的泡泡包裹着。
幸存的人们一个接一个离开,这里彻底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被世界抛弃。
啊,又是受苦受难的东京。
有一群在灾难中失去双亲的少年少女却始终在这里生活,还制定了以跑酷比赛交换生活物资的游戏规则。
乍一看,这个小范围的末世之景、充满梦幻泡泡外星人的科幻奇观相当引人注目。
尤其是在泡泡改变了重力的情况下,空中的碎石、泡泡都能成为落脚点,让跑酷在蓝天和废墟的末日中成了放肆和自由的表现。
可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事情变得简单了起来。
男主是一个跑酷高手,从小他的听觉就异常敏锐,能听到别人听不见的泡泡的歌声。
有一次,男主失误落入泡泡海中,一个泡泡飞速游动,似经历了生命大爆炸一般,变成了海底车厢上的海报女子。
这个泡泡,就是唱歌时和男主产生了共鸣,从而化身成人的女主。
如俗套的人鱼故事一样,人鱼公主被王子的身影所吸引,拯救了落难的王子。
而她一触碰王子,接触的那部分肢体就会化为泡沫。
从这一刻起,她脱离了外星泡泡的群体,有了自己的追求——王子。
他们嬉笑打闹、彼此追逐,期间穿插着二人五年前就产生共鸣的回忆。男主也看到了诗一碰到自己就会产生泡泡的异常,却什么也没意识到。
我们只能看到女主的痛苦、挣扎、失落,在她知道自己触碰男主就会消失后,在其他人可以随意拥抱她的王子时。
剧情小高潮的来临,是女配突然被其他跑酷小队抓走,只为了和男主小队比赛,而诗作为人鱼公主,在泡泡和碎石间跑酷自然如鱼得水,赢得了比赛。
这段铺垫得相当弱势和尴尬,最终呈现的结果也是女主为了男主的心愿可以牺牲自己。
最降智的不是女主一边化为泡泡一边拥抱男主,而是男主明明见过女主触碰自己就产生泡泡,明明见过女主在跑酷时触碰自己消失的一条胳膊,还紧搂女主不放.......
智商没问题的话多少能联想到一些异常吧?
接下来就是重新化为泡泡的女主,果然改变了外星群体,拯救了人类世界,从此一切安稳和平,而女主也陪伴在男主身边,作为一个泡泡。
标准的转折,标准的牺牲,标准的大团圆结局,不含一点惊喜和意外,全程都是尿点。
说完了剧情,我们来说说整个电影的内核。
女主在最后时刻,说了这样一段话:“因为遇见了响,我也成为了真正的我,这就是人类的心,一颗会感到寂寞的心,一颗懂得爱别人的心。”
换做本花18岁,本花就真的信了,还会感动得痛哭流涕。
可惜本花不是18岁,剧本以爱情为核心,竟然将自我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这让本花感到匪夷所思。
我们都曾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磕磕绊绊,也曾将自我建立在他人之上,因为爱情,我们感到自我前所未有的圆满,也曾迎来自我的碎裂。
因为友情,我们感到自我前所未有的强大,可或许这段友情渐行渐远。
甚至因为他人审视的目光,我们感到自我无比脆弱,甚至将要化为虚无。
于是我们学着成长,学着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眼光,也学着不要将自己完全放置在他人身上。
我们终于懂得了,将自我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就是没有自我,这叫寄生,因为我们无法自爱,所以我们请他人代劳,所以我们寄生在他人身上,害人害己。
我们终于学会了,只有先建立起自我,先爱己、后爱人,这份爱才不沉重,无束缚,能让彼此变得更好。
我们终于懂得,爱情不是两个人互相寄生,而是两个本自具足、本就圆满的自我互相吸引、靠近、接触、融合,将人生从一个圆扩大成两个圆。
我们终于明白,我们首先不必向外寻找爱,而应该向内寻找爱,我们不必刻意追寻情感,爱情绝非人生的全部。
而《泡泡》看似大团圆的结局,却是将自我寄生在爱情身上,最终化为泡沫。
内核老套得让本花意外,我们绝不应该是因为遇见了某人,成为了真正的“我”。
诚然,人生中有无数人影响着、塑造着我们,但成为怎样的自己,则必须是自己的选择。
人类的心,可绝不仅仅是一颗会感到寂寞,就抓住爱情不放这种肤浅的东西啊。
因为寂寞去爱的,不是别人,只是自己那颗寂寞的心。
不因寂寞而爱的,才是真正的爱情,才是真正的人类的心。
《泡泡》饱受差评,但也有许多评论者认为《泡泡》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电影”:
“这是一部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喜欢而制作的动画,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一部让人感受到第一梯队动画公司硬实力的教科书。我看笑了,也感动哭了,也燃爽了。”
老实说,单把制作拎出来,《泡泡》还是值得在B站上卖6块钱的。
但本花很遗憾地认为《泡泡》不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电影,国内苦烂片久矣,是否导致我们对“商业电影”的包容度越来越高了?
什么时候商业电影是只要特效合格就可以?什么时候商业电影是只要制作牛逼就可以?
什么时候开始,“商业电影”被污名化了,被认为只要交出某一样值得称道的东西,就可以拿出来大卖特卖?
《泡泡》,本花没看笑、没看哭,更没燃爽了,从头到尾都只有尴尬和愤怒,这份愤怒不是因为别的,恰恰是因为本花对四位老师的爱。
不要因为是“商业电影”,就摆烂,不该因为是“商业电影”,就躺平。难道“商业电影”,不需要讲好故事?写好剧本吗?
讲一个好故事,是电影的本职,绝非“商业电影”不必做的特权。
祝贺广州成功摘星, JC动漫馆也重新开放啦~ 来找馆花面基, 开拓二次元新宇宙!!! 点击即可购买门票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漫艺术家”作者:馆花(ID:GDCA38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