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我画苏州”以艺术节的形式,在以钮家巷为中心的复杂居民空间创作呈现了十七件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组委会邀请了来自中国大陆与香港、西班牙、法国、俄罗斯、等地的16名艺术家参与艺术创作。中外艺术家们运用光影、装置、雕塑和行为艺术等艺术手法对钮家巷及周边路段进行艺术创造,而本届“我画苏州”的一大亮点是对钮家巷1957-2021-2057三个场景进行数字化的孪生再现,通过数字孪生等科技感十足的手段用来复刻繁华姑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将城市公共艺术的边界拓展到网络和元宇宙,将设计思维和文创理念融入古城城市更新中,并为数字艺术融入数字孪生城市和元宇宙做好艺术人才储备和产业孵化铺垫。开幕当天由艺术家们放养了七彩锦鲤到平江河中象征对美好未来的期望。组委会希望通过光影艺术、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的综合运用,一步步地将姑苏城市进行公共空间的艺术化,使其成为人们认识苏州雅致文化、精致生活与古城新文化景观的时尚亮点。
本届”I PAINT 我画苏州”艺术展活动分为四部分:
-
锦SHOW平江(各色锦鲤入平江行为艺术——平江河);
-
流连光景(光影装置艺术——平江路、钮家巷);
-
钮家巷数字孪生(数字艺术——钮家巷);
-
姑苏艺术与产业发展论坛(东升里右见)。
“我画苏州”历届活动均围绕艺术走出美术馆,走进苏州城这个理念,第一届我画苏州邀请十位法国艺术家和8位中国艺术家到苏州街巷写生,艺术家画苏州而他们本身又成了古城的风景线;第二届我画苏州,对东升里、志恒里和酱油弄进行了艺术化提升,打造了现象级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东升里文化艺术长廊”,第三届画苏州仍然追求让艺术作品离开美术馆,走入苏州百姓日常生活空间——钮家巷,艺术家们从钮家巷中获得艺术灵感与滋养的同时,尝试与其对话,也为这个空间赋予艺术的能量,力图在不放弃为观众带来陌生化感受的前提下,与所在空间形成和谐的视觉效果,使艺术作品与空间形成观念上的互动,在文化上成为彼此的注解。第三届“我画苏州”项目完成后,一批艺术装置留在钮家巷、东升里等大街小巷,各色锦鲤畅游平江,艺术融入数字孪生城市启动,姑苏元素在元宇宙世界中将得到大量应用。项目覆盖的区域将更加艺术化和国际化,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呈现,为姑苏古城、尤其是平江历史街区探索城市更新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之路。犹如威尼斯双年展在威尼斯古城中的轮年上演,这也将是苏州对于当代艺术落地与溶入到历史古城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开启。
1.《盛世姑苏 》UTOPIA
建筑投影MAPPING
位置:平江路17号河对岸外墙
艺术家:萤火虫视觉 Hotaru visual guerrilla
西班牙
2《流连光景》
灯光投影
位置:平江路23号
设计师:蔡鹄扬 中国 动态设计师:余波 中国
3《繁花苏州》
互动投影
位置:平江路29号
艺术家:Sumei Joubert 法国 刘洪宇 中国
4 《Flow》
互动投影
位置:平江路29号
艺术家:刘洪宇 中国
5《大大的世界小小的我》
城市小型雕塑11件
位置:寿安桥·凤池弄·平江路31号
艺术家:Isaac Cordal 西班牙
6《我们生活的塑料》
位置:钮家巷30-1号
艺术家:luzinterruptus 西班牙
7《穿越—数码风景湖石》
城市雕塑
位置:钮家巷33号(原平江客栈花坛)
艺术家:王晓东 中国
8 《姑苏景致》
AR互动装置(虚拟增强现实+投影动画)
位置:钮家巷31号
艺术家:徐佳骏 中国
9《艺术来自生活高于生活》
城市雕塑
位置:钮家巷24号
艺术家:陈苏翔 中国
10《钮家巷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钮家巷数字孪生(数字艺术)
投影动画
位置:志恒里1号外墙
艺术家:朱子晔 中国 Olivier Schmitt 法国
11《钮家巷2021》
投影
位置:钮家巷33号
艺术家:武雯雯、王陶然 中国香港
12《私人月亮》
行为装置艺术
位置:平江路河面
艺术家:Leonid Tishkova 俄罗斯
13《锦鲤入平江》
位置 :寿安桥下
艺术家:JEFF与艺术家们
14 《星宇宙》水母艺术灯装置
位置东升里
艺术家:王星
15《画苏州》
传统灯光现代演绎
位置:钮家巷26号附近树
艺术家:姚芳华 苏州青少年 中国
16 《虎喵》
城市小型雕塑
位置:钮家巷30号附近
艺术家:金钩 中国
17《蠡壳窗》
互动投影
位置:钮家巷26号附近
艺术家:百工匠心
刘洪宇《Flow》
Hotaru Visual Guerrilla《盛世姑苏》
Sumei Joubert 法国 刘洪宇 中国 《繁花苏州》
苏州作为一座不断更新和生长的现代都市,一向不乏传统色彩的艺术表现,而如何以当代的思维、多元的视角、现代的方式去表现,是值得探索和实践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存共荣,传承与创新以及生活与艺术的共融相谐。
展览回顾:“中国工笔画学会青年艺委会学术邀请展”
我就知道你 “在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艺术地球art”(ID:TheWorldFor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