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rojects | CRTKL新作”
发布近期作品和实践探索。
CallisonRTKL从未止步于建筑。
项目名称:陕建丝路创发中心
项目地点:中国西安市
项目规模:31.2万平方米
高度:211米
服务范围:建筑设计
项目完工时间:2027
01
设计概况
DESIGN OVERVIEW
陕建丝路创发中心位于西安西咸新区的中央商务,其位置靠近西安发展主轴之一的“生态文化创新轴”,位于未来两个主要绿色纽带交汇的节点上。
本案总建筑面积31.2万㎡,包括一栋250米超高层办公楼,一栋100米办公楼、一栋150米公寓楼及商业裙房和地下车库。项目定位为能源金融贸易区超高层集群区代表作,将整合区域金融、能源、科技、建筑创新以及上下游关联产业,成为产业合力的桥梁与纽带,具有引领与示范效应。
02
设计愿景
DESIGN VISION
“汇”是本案的设计概念:西安和咸阳接壤、渭河与洋河交汇、景观轴线相交、自然与城市相遇、历史与未来共进、工作与生活融合。因此,设计不再局限于园区建设与基础设施,而是拓展到更为重要的人群聚集和融资环境的营造,由开发土地转向开发未来。在这里,公园绿地流入场地与建筑编织在—起,公共空间不再是次要空间而是标志性驱动,强调以人为本及体验感。同时,我们抱着回馈社区的概念,模糊了功能边界,最大化各功能空间的价值。
总体规划及设计概念
03
项目亮点
DESIGN HIGHLIGHTS
地表生成
设计团队深入思考了人们在场地内和场地周围的活动,以及人们将如何使用靠近公园的城市边缘场地——由此产生了地形起伏的建筑形态,一个巨大的、自然流动的开放公共空间。人们可以自由穿梭其中,在层叠的露台上享受户外活动,俯瞰周围公园的美景。
建筑即景观
公园景观自然流入场地并成为裙房,错落林立的塔楼保持着城市的天际线形象,一起构成建筑综合体——整个场地是自然与城市相遇的结果。
三角公园
场地西侧的三角形绿地与建筑融为一体,成为人们进出建筑的汇合地。人们可以穿过阶梯式圆形剧场,爬上俯瞰公园的小山丘,或从与地铁站相连的地下零售拱廊到达二楼的餐饮平台。
漂浮塔楼
传统的建筑布置遮挡住了公园的景观,并切断了公园与相邻开发物业之间的所有交流。设计团队将建筑从地面抬起,挖掘了新的机会:不仅可以看到公园的全景,还可以使空气、光线和人流在场地上自由穿梭。
塔楼树
为了使塔楼的足迹最小化,本案设计仅将结构柱与核心筒落于首层。塔柱和斜撑形成的枝状造型,在地面及塔楼之间创造了动态空间,与塔底的雕塑天花板呼应,带来了塔体下方独特的空间体验。塔下的大堂和配套空间则延续裙楼的曲线景观,形成了通透的地面空间。
立面设计
塔楼表皮由玻璃和预制材料勾勒,不同位置穿插不同的透明虚实比例。直线形塔楼的平整外立面极具动画效果,嵌板的凹形犹如河面的波纹,亦像中国传统屋顶的瓦片。
玻璃的比例朝塔顶方向增加,立面实体部分玻璃的减少提高了建筑的热性能,而朝向塔底实体材料的增加则减少了眩光对行人和下方街道环境的反射。外立面模块的起伏起到了竖向和横向的遮阳功能,减少了玻璃积聚的热量,曲率的设计和配置根据外立面相对于太阳的路径进行了调整。
标准化和系统化的幕墙最大程度简化了面板类型,提高了生产和安装的规模性和经济性。高而宽敞的玻璃使得视野最大化,并保证在办公室深处仍可获得充足自然光。
04
可持续策略
SUSTAINABLE STRATEGIES
性能驱动设计(Performance Driven Design)贯彻了环境保护方针,为了系统性解决水的问题,该项目进行了海绵城市专篇研究。在技术上,采取了屋顶绿化、透水路面、下沉式绿地、蓄水池等措施。在塔楼形体、遮阳帘、雨水收集、室内绿色空间等方面则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设计策略。此外,本案还引入了健康建筑设计标准,在设计中强调人的健康和舒适,使人和建筑环境合二为一。
项目在建实景 ©西咸新区丝路置业有限公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allisonRTKL”(ID:CallisonRTKL)。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