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建:我对书法的态度 | 大米艺术

朱新建:我对书法的态度 | 大米艺术

[ 本文共计1383字 · 建议阅读2分钟 ]

文 / 朱新建

书法是很奇怪的事情,按道理讲,是由汉文本身的造字原理来确定的,从绘画而来,但是现在看书法肯定不是绘画,如果拿汉字与拉丁字母相比,它肯定要比拉丁字母跟绘画的关系复杂得多。


拉丁字母确实丰富,有所谓的长短、轻重、宽窄的种种搭配,会让你感觉到形式的多样性。而中国人历来崇尚单独欣赏的形式,朝这种单独的审美价值去追求,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书法艺术。


我觉得,书法是中国特殊的审美信息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里面承载的情绪,是永远挖不完的。同样,这样的承载太可怕,对于今天学习书法的人来说比较难,宝库太大,不好选择。我对书法的态度是,尊重它,偶尔迷恋它,非常钦佩它。

我迷老颜的《麻姑》和《家庙》,整天写,上了瘾,什么事都不愿意再做,连吃饭睡觉的心思都不太有。


那时候我正单身呢,一个人在北京飘,没人有权力来“硬劲”照顾我。我扛了三麻袋花生,两大箱可乐放在家里,锁了门,拔了电话,拼命地跟《麻姑》《家庙》《魏碑选》这些字帖,八大、青藤、齐白石的画册叫板。


饿了,就剥一把花生;渴了,就灌半瓶可乐;困了,就找一盘最无聊的三级片,看不了两分钟,马上就睡死;醒了,就爬起来,也不洗脸、刷牙,连表都懒得看,接着再过瘾....


几个月以后,笔底下的力量就见长,笔道开始变粗。


我开始写颜真卿写出味道来,对我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事儿,后来就好办一些。

笔杆正了,是锋正了的一个先决条件。笔杆不正,锋不可能正。侧锋和偏锋也有可能写好,这是肯定的。笔杆正,锋就有可能正。笔杆正了锋还是不正,也有的。

笔正了以后,随便什么破笔,都会有锋。先正着拿。就跟一个兵器一样,一根棍子或者竹竿,你横着扫没有多大力量,直着戳,都受不了。竖着戳过去。还有,心里有锋很重要,笔已经破了,已经被用得几乎没有水分了,心里还是很从容,姿势也对,那一下他妈的经常会出来很好的效果。飞白啊什么的,意到笔不到啊,全是这样出来的。
书法临帖



















书法作品



行书八言联 136cm×34cm×2





乘云渡水 踏雪寻梅 135cm×40cm




写瓷 30cmx55cm 


扫叶楼 35cmx48cm



诗堂 21cm×53cm



玄武门 22.5cmx69cm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45cmx180.5cm



作品局部




画中蕉叶寓禅机 45cmx180.5cm




七言联 137cmx34cmx2
————
朱新建(1953—2014),生于南京,祖籍江苏大丰。198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画家,南京书画院一级画师等。
▼▼


点击图片,进入名家精品收藏馆







■  END ■



/
出品人 | 施晗  
主编 | 李妙染   责编 | 赵国林 王景  
投稿、合作请加微信:zouxun01



 






大米艺术

Rice art


大米艺术机构,致力于中国艺术的新发现、研究和收藏。


扫码添加小助手,收藏艺术




寻找平凡世界的艺术支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米艺术”(ID:zouxun1949)。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