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 Karati 坚持将信仰和想象的力量融入珠宝设计,给予佩戴者以精神能量,让心灵得到治愈。Sia Karati把每一件作品从情感基垫到设计制作再到佩戴上身的全过程,视为一场心灵的炼金术。
从内在意识的提炼,再到外在物质形态的转变,这种精神力量的具象化,正如古老的“炼金术”:让内外,精神与物质在不断变化中重新统一。
Sia Karati 愿做当代炼金术士,用真金宝石承载着内心的一切情感和真挚的祈愿,为每一位佩戴者带去灵魂的慰藉和精神的抚愈。
Sia Deng将所见所感融入珠宝设计之中,在艺术中宣泄、释放,只为找寻那个迷失在心底的纯真自我。Sia的作品就好似伏地魔分裂灵魂而制成的魂器,每一块闪耀的多彩晶石仿佛都在诉说着她心底的声音,记录着她眼中的花样世界。
Sia Karati主理人Sia Deng采访视频
我是Sia Karati的创始人设计师Sia邓品瑜。Sia Karati这个品牌是我从米兰求学归来,工作两年后于2015年创立。
Sia Karati主理人Sia Deng
虽然接触赏游地时间不长,但是我觉得我们都十分关注产品本身的内容和产品传达的理念。很契合的是我们都希望能够通过产品带给消费者心灵的疗愈。
炼金术其实是有两个分支的,一个是金属层面、物质层面,还有精神层面,哲学层面。炼金术推进了科技的发展,药物技术的发展,这方面就与我所推崇的心灵疗愈非常契合。
在这个过程当中,炼金术也发展出了哲学的分支。我觉得哲学这个层面的一个研究跟进步,其实也是在以新的形式疗愈我们的精神。我所有设计的底层逻辑,其实就是心灵层面的治愈,再将其作为一种设计理念,融入到产品当中。这个理念也一直影响着产品材质以及造型的呈现。我始终在寻找一个物质与精神的平衡点。
点击小程序卡片,即刻购买
在米兰留学的时候,我还没有接触到炼金术这一块的文化内容。在澳洲读完本科,出于对意大利历史文化的喜欢,我选择前往意大利深造。
众所周知,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其艺术底蕴是十分深厚的,它也被世人称作世界时尚之都。但是我希望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能够将艺术和商业相结合,所以我选择了位于米兰的马兰戈尼艺术学院。在马兰戈尼,学校中大部分的教学活动都会与许多知名的一线品牌或者本土的奢侈品品牌合作,让学生们在学习艺术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国际市场中的各类变化。
在留学过程中,我也经常去旅游,去观察意大利各地的建筑绘画风格。而我在那时的所看所感也都影响到了我后续的设计作品,在我的产品中也能看见欧洲艺术的影子。
其实炼金术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把贱金属转化为贵金属,提炼出黄金。自古以来,世人都对黄金有着特殊的崇拜,其实天然的黄金对人体有治愈作用,甚至有药用价值。
所以人类为什么会天然对黄金有崇拜,我觉得也是让我觉得很着迷的地方。我觉得一方面是它的光泽,因为它金灿灿的其实是让人会想到一个东西,就是太阳。自古以来,人类对太阳有着无限崇拜,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光,太阳是能够直接给我们能量。黄金的光泽跟它的形态就好像太阳一样,所以大家也会崇拜黄金。对,然后就是贵金属它本身有着自己的能量在里面,水晶、金银、玛瑙对人体都有着不同的影响,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所以首饰我觉得从古到今人们的文化,他的信仰,然后宗教各个方面,让他已经成为一个很完整的认真题就是认知的一个体系,它变成了一种传统,然后我我觉得首饰作为比较特殊的,还蕴含着就是情感的这样一个物质。
而首饰也不仅仅是一个物件,它其实是一种精神的载体,它也体现了制作者的理念和内心世界。
点击小程序卡片,即刻购买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有挑战性的项目,而且不同领域的东西也会给我一些不一样的灵感。我觉得其实即便是在不同的领域,万物也是相通的,尤其是在精神层面。相宜本草当时联名合作的产品是一款美白精华,它的成分中使用到了藏红花,因此我们选择了天然的红玛瑙来作为呼应。相宜本草这款护肤品的功效是美白,而佩戴红玛瑙也同样拥有美白显肤色的作用。
关于百老汇音乐剧也是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次合作。本身这个剧它本身讲的一个故事是一个有着双向情感障碍的女主角在家人的帮助下,共同战胜疾病的过程。整部剧表达出了女性倔强的反抗精神。
为了契合摇滚音乐剧的主题和剧中台词,我最终选择了黑玛瑙作为作品主体。为了凸显黑暗中有光的理念,我们在药丸形状黑玛瑙外面做了一个八芒星的装饰。八芒星象征着光芒和希望。我设计的初衷是希望佩戴者无论在经历人生中哪个阶段,哪怕是你觉得前方很迷茫,一片黑暗,也一定要坚信黑暗中还是会有光亮的。其中八芒星的形态做的比较尖锐,也是想要传达那种摇滚风格在里面有一种倔强不服输的精神感觉。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Love Drug这个系列是品牌的第一个系列,然后当时有这样一段情感的经历,让我去想把当时的心理状态通过首饰呈现出来。其实当时完全没有想很多,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我就发现其实是Love Drug这个系列是奠定了品牌的基调。其实我的初衷其实是想表达爱情的两面性,因为我觉得爱情有毒性,也有疗愈性。而究竟是毒性还是治愈性完全取决于你们怎么样去思考,怎么样去平衡,怎么样去看待。
我想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爱情,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够很很顺利的。其实爱情就像一个永无止境的轮回,和一个人相识,摩擦出了火花,逐渐陷入爱情,彼此上瘾,最后回过神来又返回自己原本的人生轨迹。所以我觉得整一个两性的关系,其实是一个不断的在探索在融合的过程,然后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和他人之间相处的方式。不管是在爱情里的哪个环节,我都希望佩戴它的人,是可以有被安慰鼓励到的。
其实现在的市场不像几年前,竞争性远没有现在这么激烈,那个时候每一个品牌都还蛮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现在所有的品牌都有一点大同小异,趋同性很强。
当然潮流是一个很强的影响因素,当下的一个潮流的点影响着大批艺术作品的风格走向。
当然我还是觉得品牌跟创始人有很大的关系,创始人的性格,还有他的喜好,甚至成长环境,教育理念,都会在作品中被呈现出来。像我的话,Sia Karati现如今主打的精神疗愈理念跟我从小的生长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我从小其实是在医院的大院里长大的,我奶奶她是个高级护士,身边也都是医生护士一类的医疗人员,过家家的时候都会扮演医生护士。也正因为这样环境的影响,我对心理学产生了丰厚的兴趣,我开始学着了解自我疗愈、精神疗愈这些心理学概念。
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很多伤痛,有些东西并不是你的朋友或者是家人能够帮助到你的。尤其像我们亚洲人会比较保守,很难去沟通情感,会避讳去表达自己的爱意,即便在家里,我们也会感觉到爱意的缺失。
就是伤痛也好,或者是不被理解也好,需要一个渠道去宣泄去倾诉,那就通过看一些书,然后甚至是写一些东西来释放自己,了解自己。
我进入这个行业之后,我开始为自己内心的情绪寻找物质的载体,并希望能够帮助到和我身处在同样情绪焦虑中的人从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中走出来。
以梦为马是当时与宜兴美术馆跨界合作的产物。当时优酷出品了一个文创栏目叫跨界新文创,每一集选了一个不同领域的设计师和品牌助理人,来跟不一样的美术馆的馆藏来进行跨界合作。
我当时选到的就是宜兴美术馆中徐悲鸿大师的馆藏作品。在阅读和观看了大量的资料之后,从我自身出发,当时深觉与徐悲鸿大师的创新精神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一百多年前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的艺术环境可以说是非常糟糕的。但是徐悲鸿大师毅然决然前往日本、法国留学进修,去观摩去学习当时国外更丰富更多元化的艺术文化。当时的他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就算是凛冬寒风他依旧坚持每天去各个美术馆中临摹画作,就算吃不起饭他也要攒钱买画立志回国创办属于中国的美术馆,复兴中国的艺术事业。时至今日,这种无畏无私的奉献精神仍鼓舞着大批像我一样热爱艺术的后辈们。
回想自己如今身处的环境,尽管受到疫情的冲击,行业竞争也很激烈,但想想徐悲鸿大师克服了这么多艰难险阻也都过来了,就也会觉得自己面对的都不算什么了。
所以我就觉得刚好有这样的资源巧合,让我去和大师的作品跨界,让我有机会去更深入了解地了解这么一位艺术家,我也希望能通过这一系列激励自己,鼓励自己,同时也向大师致敬。
商业非常重要,商业化其实是让更多的人来认识来了解你的作品,商业可以让艺术变得普世化。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我不是只针对一些很酷的人或者是很有想法的人而在进行创作,我希望能将自己的设计带向大众,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感受到我在表达什么,然后带给他们一些精神上的鼓舞安慰。因为作为人,情感是相连的,无外乎其它任何东西,你的艺术,你的作品中的情绪,每个人都是可以理解的,而在这其中商业起到了传播的作用。
很多人会把艺术过于神话,认为艺术不是普通人能看得到的东西。我觉得不对,每个人都有选择艺术欣赏艺术感受艺术的权利。将艺术和商业进行结合,在有些人看来可能不好,但是至少自己觉得是好的就够了。对我个人而言,我有一个目标,就是希望艺术可以通过不同的载体,然后带给每个人一种精神能量,我觉得这才是艺术存在本身的一个价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赏游地STW”(ID:shaketowi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