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树| 2022 · 众妙之门——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周忠树| 2022 · 众妙之门——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老子》有曰“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绘事之道,非常道。传统绘画元素中的或工或写、或虚或实、或疏或密、或浓或淡,透过不同的材质和手法,都代表着不同的地域和时代特征,准确、生动传达着作品所处时代的审美取向,也是画家自身的感悟和艺无止境追求的妙达。在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画的玄妙、形妙、神妙,可谓之众妙,是谓领悟传承之道、独辟创新之妙。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实现了空前的进步和变革,当今之中国画坛风云幻变,也造就了大批优秀的画家以独特的艺术视野,精湛的笔墨语言,描绘时代精神的精妙巨作。再现了名山大川之雄伟、高士仕女之神韵、花鸟鸣翠之怡情,独树风标,卓尔不群,各得其妙。 

将于2022年7月26日—30日在李可染画院图形学美术馆举办的,“众妙之门——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第二回展),邀约当今画坛活跃在一线的,具有代表性的100位名家,将思想之妙、创造之妙和绘画之妙融合于一体的精品力作汇聚一堂,共谱当今画坛时代风貌的华彩乐章!


冯远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名誉主席





画家简介






周忠树,江苏铜山人,就读于南艺美术系,先后师从李慕唐,马奉信,李海陆,朱葵等先生。

在南京学习期间还得到著名画家贺成老师,董伯老师的悉心指导。

擅山水,花卉,兼写艺术评论。

作品入选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彭城画派美术作品展。

出版有《周忠树画集》,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专业刊物,并被文化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

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协会员,铜山美协副主席。





作品欣赏






艺术创作感言

文·周忠树

中国画的艺术是大器晚成的,决不能速成,学习中国画须要很多画外的修养,要加强文史知识的学习,还要多读诗词,书法是必修课,还要学点哲学。

 




艺术需要创作的自由,尤其是画国画,要领悟老子,庄子的思想,才能解放思想,才能大胆自由地进入艺术的创作境界。




 水墨写意画是一种很抒情的绘画表现形式,画家进入创作状态后,解衣盘磅,心无旁骛,笔墨挥洒如狂如颠,似音乐会上的指挥家一样,完全把身心投入到整个创作之中。




大写意水墨画在创作时,画家需要因势利导,或泼墨或泼彩,笔笔生发,往往意在笔后。好的写意水墨画,元气淋漓,气韵生动,彰显画家的内涵与修养。




笔墨技法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要画出内涵丰富的中国画,还得要多读书,读书然后方知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向传统学习,深入生活,多写生,搜尽奇峰打草稿,才能画出鲜活生动的中国画作品。




艺术创作贵在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创新不是胡来,要在传统基础上创作出有时代感的艺术作品。




中国画不论怎么创新发展,但血统不能变,始终保持中国画血统的纯正性,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笔墨当随时代,国画艺术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努力研究探索,其绘画艺术已经形成独具民族特色。




作为学习研究中国画,有责任继承发扬中国画的优秀传统,把中国画艺术的创作,推向更高水平,创作出更具有中国精神,更有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中国画作品。

 



随着我们国家的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画艺术将会得到前所未有发展,中国画艺术将大有前景。

 2022224日于古彭城听雨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美术观察”(ID:pyyjb12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