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协主席孙晓云临《兰亭序》,只有5分形神,却成为追捧的焦点

中书协主席孙晓云临《兰亭序》,只有5分形神,却成为追捧的焦点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诸书法大家必临的作品之一,作为中书协的当家人的孙晓云老师,也对《兰亭序》情有独钟,其临写的《兰亭序》,虽然只有五分形神,但是却成为大众追捧的焦点,从她的临写上看,她对“大王”笔法的掌控,是十分有主见的,也是有自我的,在临写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写出了一种自我特点,笔墨酣畅,字形饱满,别有一番韵味,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孙晓云老师的《兰亭序》吧。




从孙晓云老师所临写的《兰亭序》作品上看,对王羲之的笔法拿捏还是比较到位的,能够将其精髓得到灵活应用,尤其是那种连贯的气息,我们都能够感受到,难怪不少朋友看到她的《兰亭序》后,也是赞不绝口,虽然不是太像,但是依然深得大众的喜爱,这就是一种“笔意到”吧,众所周知,在临写上,就连启功先生都临不像,只是力争笔意到即可,而孙晓云亦是如此,在用笔上,也是以笔意为先,这种理念必须要有,我们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正是这样的道理,在书法上,亦是如此。



中书协主席孙晓云老师的《兰亭序》,在字形上,我们也能够看得出来,还是力争以形似为主的,但是笔墨更多的却是自我理解,有些字,或者点画,无论是在线条上,还是在字形结构上,虽然也有王羲之的意思,但是还是没有从自我中脱离出来,尤其是在线条的淬炼上,更加明显一些,在神似,虽然争议性更大一些,但是对她的认可,网友们还是很包容的,不知道你是否也能够包容这些特点呢?




历史上虽然临写《兰亭序》的大咖也不少,但是,最多能够做到的也就是7分形神吧,书法是需要批判的,但是同时也需要每一位含有一颗包容之心,不是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大家出现,你咋看?分享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美术观察”(ID:pyyjb12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