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在大家的心中是什么形状的?
我想很多人应该都会觉得
中秋大约是圆的吧
在中国“圆”有着独特的意义
天圆地方、花好月圆
破镜重圆、珠圆玉润等等
人们总是把美好的事情想象成为“圆”
而中秋月圆之时
同时也是人们团圆之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古时人们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与明月
“圆”也从哲学思想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使用的器皿
吃的食物
装饰物品
建筑空间景观设计等
“圆”成为了时代中不变的审美
我们一直在追求着圆满
“圆”作为美好寓意的一种表达方式
也被我们的设计师玩出了花
此次小编就在这中秋佳节
带大家一起走进景观设计中的那些
“圆满”之景
切割 · 形态的破与立
圆,全也。团圆、圆梦、圆融、浑圆无缺。
——《说文》
要知道对于元素的运用,都是要经过多重变化的,如何打破单一的元素,就需要设计师进行思考了。
△缦合·北京住宅公园/BAM百安木
图片来源:Jonathan Leijonhufvud
△东莞保利天际–星空体验馆/图石设计
摄影:何杨、张沛楠
我们这里说的切割并不是分离,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表现力,对空间构图的重新组织。
△迪拜Jaddaf艺术公园/waiwai
图片来源:Mohamed Somji
△亨宁G. 克鲁斯广场/BIG
图片来演:Rasmus Hjortshøj
轴线、斜线、角度、放射、曲线等等,线条角度的不同,对圆切割也不同,可以是坚硬而棱角分明,也可以是温柔的形态。
△北悉尼鸭嘴兽潜艇观光基地改造/ASPECT Studios
摄影:Florian Groehn, Simon Wood
△TIC时代·全球创客小镇艺术中心/BOX盒子实践景观事务所
摄影团队:超越视觉
打破单一的元素,在景观设计的表达上达到“破与立”的关系,形成统一对立的空间场地。
△融创·绍兴黄酒小镇会客厅/观己设计
景观摄影:直译建筑摄影
建筑摄影:建筑译者·姚力
△杭州中海 · 黄龙云起园区/成都赛肯思景观
项目摄影:河狸景观摄影
△郑州朗悦公园府大区/普邦设计
摄影:虫二影像
圆的变形切割既是在统一的环境中寻求变化的设计,为单一的圆赋予更多表现力。
△“故乡的月”仪式堂/袈蓝建筑
图片来源:郑焰、花生工作室
错位 · 统一中寻求变化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那种极为简单和规则的图形是没有多大意思的,相反那种稍微复杂点,稍微偏离一点和稍不对称的、无组织性的图形,到似乎有更大的刺激和吸引力。”
——阿恩海姆
△瑞士爱彼博物馆/BIG
图片来源:Iwan Baan
△时光枢纽·重庆之眼/大小景观
摄影:河狸景观摄影
△RISE CITY榕耀之城TOD社区公园/荷于景观
相较于切割,错位更注重于立体空间上的表现。移动、打乱原有的形态,在形态统一的前提下,为空间增加细节。
△台湾HEITO1909/Szu&Yu Design and Research Office
图片来源:landezine
△沈阳沈海热电厂及东贸库地块/沈阳建筑大学HA+建筑方案创意工作室
摄影:zoom琢墨建筑摄影
△上海天文馆/Ennead建筑事务所设计、ArchExists + Ennead Architects
摄影版权:Ennead建筑设计事务所
△昆明保利·天际花园/奥雅设计
摄影:韦立伟,上官静煊,鹿迹视觉、魏立伟,可可,鹿踪摄影
切割之后在原有位置上发生变化,让本身呆板单一的空间立体化,从而让景观生动起来,同时也可以展现设计师对细节的处理和把控。
△丽江HYLLA荒野花园和草甸剧场/致舍景观Z'scape
图片来源:河狸景观摄影、morefotos、周婷、HYLLA孙一文
△Rhs Garden Wisley
图片来源:RHS
△河北田岗艺术中心/袈蓝建筑
摄影:郑焰
透迭 · 视觉形象的增强
当圆形重叠后,产生了全新的形象与表达效果,景观设计中很多设计师喜欢对圆进行透迭处理,有一种艺术的表现力。
△日本小豆岛公交站台设计/Tato Architects
图片来源:shinkenchiku
△联投东方环境提升/方行设计
摄影师:柯中州
圆的大小、材质、体量等不同,交叠在一起,结合环境空间的实际情况,出现灵活的处理方式,表达手法为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延续性和冲击力。
△安吉·白茶小镇、AIJIA 爱家·霖溪谷/ MBDI英斯佛朗
摄影团队:廿一禾、李伟
△石家庄融创未来中心幼儿园/张唐景观
摄影:栾祺
与众不同的韵律感,为人们带来连续、统一、和谐的感受,为空间带来一种序列感。
△致岭·星际广场/广州天萌建筑设计
摄影版权:超越视觉
△河源保利·阅江广场/奥雅设计
摄影:林涛
△波兰圆形开放剧场/mode:lina
照片:Patryk Lewiński
△秦皇岛独白美术馆/Wutopia Lab
景观深化:北京远洋景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摄影:CreatAR Images,Seven W
圆形的透迭都蕴涵着联系和引伸的作用,为空间构成带来较为明确的指向性。
群化 · 从单一到丰富
元素的多次重复,将圆的形态特征丰富起来,让其形成一个整体,在视觉中产生一种井然有序的感受。
△亨宁G.克鲁斯广场/BIG
图片来源:Rasmus Hjortshøj
△西班牙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多功能运动空间/MCEA
图片来源:Gonzalo Ballester Rosique
△四川龙门山·卧云台/小隐建筑
摄影:秋语、存在摄影、形在摄影、ICYWORKS、bpi、小隐建筑
增强视觉刺激,使景观更加具有吸引力,群化后的元素从单一到多元化,强调人对元素的认知度。
△碧道之环 – 深圳茅洲河水文教育展示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摄影版权:章鱼见筑、罗溪、张学涛
△建业·蓝海郑风酒店综合体/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摄影:行知影像、明境建筑摄影
△合景揽月臻翠府/易亚源境
摄影:kevin、zero、
△成都侠客岛花园岛庭院更新/門口建筑工作室
摄影:存在建筑
群化后圆的形态更加复杂而可识别,多样而统一的形体,会留下更强烈的印象,同时也更加适合抒发设计者的情感。
△旋转发光跑道Aqueous/Jen Lewin
△重庆龙湖九里峰景/WTD纬图设计
摄影:三棱镜
从简单到复杂,从整体到细节,设计师要在平衡中寻求与众不同的表达。
不管是元素的直接运用
还是对其进行进一步优化
切割、错位、透迭、群化
设计师对圆的热爱与众不同
中国人对“圆满”向往也由心而生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
园景人全网络平台在此祝大家
月圆人圆,中秋节圆满快乐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系园景人(ID:xyzwin)原创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输入“转载”授权,请注明来源!
月圆人圆,中秋节圆满快乐,今天您「在看」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园景人”(ID:xyzwi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