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宋、元、明、清人物肖像画集

中国水墨|宋、元、明、清人物肖像画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人物肖像画从东晋发展到绘画空前兴盛的宋代,肖像名家辈出,如唐人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五代周文矩、顾闳中,宋李公麟、武宗元,所绘人物多线条精细、造型写实,画中士大夫气度超迈、仕女设色古澹明洁。与此同时,也有另一流派异军突起,便是以南宋梁楷为代表的大写意水墨,此类作品不容画家作画时有任何迟疑,常一气呵成,气势贯通。


宋太宗赵炅(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北宋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在位21年,享年58岁。赵弘殷第三子,是北宋开国君主宋太祖赵匡胤的胞弟。本名赵匡义,字廷宜,其兄长赵匡胤登基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即位时又改名赵炅。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位皇帝,自称道君皇帝,同时也是画家、书法家、诗人、词人和收藏家,书画方面造诣极高,自创“瘦金书”字体。徽宗为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在位35年。在位重用主和派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并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虽然宋高宗之称臣决策导致南宋偏安之局面,却成功巩固了南宋在中国南方的统治,并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之局面。


《听琴图》局部中的徽宗自画像。从肖像画来说,徽宗是一位非常专业的画家,绘制时反复做过研究,左3/4、右3/4,正侧面,造型虽然不精准,确把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中国工笔“自画像画”的典范。—林子呓语

徽宗《听琴图》局部自画像

赵孟頫(元)《自画像》


明人肖像册






项圣谟 五十自画像

张子卿 画曾鲸

徐璋《松江邦彦画像册》

徐璋《松江邦彦画像册》

江南派


清代张庚《国朝画征录》记载:略用淡墨,钩出五官部位之大意,全用粉彩渲染,此江南画家之传法。”


淡墨勾勒出人物脸部和五官轮廓,然后再用多重线条勾叠,提炼出形体之间的转换关系,颇有今日素描之笔趣。线条生动复线的叠加,最终形成了柔和的轮廓,利于表现形体的厚度,再加上敷彩的烘染衔接,形体的起伏凹凸特点得到加强。对特定对象脸部的描写,生动表现了像主内心的性格特点,甚至直达其内在的精神状态。












清 无款 太仓王氏像图册


      宋、元、明、清的中国水墨肖像画,其实已经技法非常成熟并写实。中国水墨肖像画传统称谓有“传神”或“写真”,它是以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人物为描绘对象,通过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创作方法,着重刻划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东晋画家顾恺之曾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林子呓语






扫码加入CultureSower艺术星球,海量文化艺术电子图书等你来领


声明:本公众号所刊文字,除了特别注明外,皆属原创。专栏内容为合作内容,也有版权保护,转载请注明出处。所刊图片除特别注明外,皆为网络、海外出版物,著作权属于图片作者,请谨慎使用。所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

  近日热点 










按二维码咨询CultureSower项目、合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ultureSower”(ID:culturesow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