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 | “粗大明”里的文人画

中国水墨 | “粗大明”里的文人画


中国明代疆域图

       中国绘画史上,明代画风迭变,画派繁兴。在绘画的门类、题材方面,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盛行,文人墨戏画的梅、兰、竹及杂画等也相当发达。在艺术流派方面,涌现出众多以地区为中心、或以风格相区别的绘画派系。在师承方面,主要有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以及发展文人画传统的吴门派和松江派、苏松派等两大派系。在画法方面,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勃兴,成就显著,人物画也出现了变形人物、墨骨敷彩肖像等独特的新面貌。

 
明·徐渭《墨葡萄图》故宫博物院藏
    徐渭的“墨戏”带有强烈的生命解悟的特点。他是一个演戏者,每个人都是这世界的演员,他也无法逃脱。他又是一个观戏者,他不是茫然其中的懵懂不醒人,尤其到了晚年,他要觑破人生幻景,思考人生价值。他还是一位写戏者,徐渭自幼好戏谑,16岁时仿扬雄《解嘲》作《释毁》,自比捷悟之士杨修等,他一生写出太多的“戏”,不仅有他的戏剧,他的画和诗,都是他的戏。演戏者、观戏者和写戏者三者统一在他的身上。徐渭绘画中的“墨戏”之作,正反映了他多种身份集合所体现出的奇异色彩。



1、徐渭:徐渭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徐渭的绘画主观感情色彩强烈,笔墨挥洒放纵,从而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书写强烈思想情感的最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随意控制笔墨以表现情感的写意花鸟画技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大写意画派的先河,为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

 

明·徐渭《驴背吟诗图》故宫博物院藏


2、沈周: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他绘画造诣极高,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其中,山水、花鸟成就更为突出,他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是吴门画派的领袖。值得一提的是,文征明就是沈周弟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庐山高图》


3、仇英:与周臣、唐寅誉称为“院派三大家”,又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仇英擅人物画,尤工仕女,对后来的尤求、禹之鼎以及清宫仕女画都有很大影响,成为时代仕女美的典范,后人评其工笔仕女,刻画细腻,神采飞动,精丽艳逸,为明代之杰出者。其代表画作《汉宫春晓图》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天津博物馆藏《桃源仙境图‍》明 仇英


4、唐伯虎: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唐伯虎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全才”,人物、花鸟、山水无一不精,山水画代表作品有《落霞孤鹜图》、《春山伴侣图》、《虚阁晚凉图》、《杏花茅屋图》等,人物画代表作品有《秋风纨扇图》以及《李端端图》等,花鸟画代表有《墨梅图》、《风竹图》、《临水芙蓉图》、《杏花图》,如今,唐伯虎真迹被台北故宫、北京故宫及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



《江深草阁图》 明 · 唐寅

5、周臣: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山水师承陈暹。曾刻苦临摹李成、郭熙、李唐、马远等作品,其主要取法于李唐派系。画山石坚凝,章法严谨,用笔纯熟。曾与戴进并驱,则互有所长。人物画也非常出色,古貌奇姿,绵密萧散,各极意态。值得一提的是,他培养出了两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一个名叫仇英,一个名叫唐伯虎。


绢本设色,1851 X 640 mm   /   故宫博物院藏


6、文征明: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1489年师从沈周学习绘画,并得到沈周倾囊相授,由于文征明性情温和儒雅,推崇秀润、细丽、含蓄的画风,因此他的作品以细笔山水为主。与沈周的雄强刚健、粗犷张扬的画风形成鲜明的对比。收藏界历来有“粗文细沈”之说,他的粗笔山水因数量较少而更受藏家钟爱。


《千岩竞秀图》明 文征明

 
《校书图》 明 · 陈洪绶

7、陈洪绶:工人物画。亦能画水墨写意花卉。还长于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能表现出原作人物的精神气质。其画手法简练,色彩沉着含蓄,格调高古,享誉明末画坛,与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其人物画成就,时人谓“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当代国际学者推尊他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因此,陈洪绶可谓画坛“一代宗师”。明朝灭亡后,不愿剃头改服,出家为僧,相传后来被暗杀。


8、董其昌:擅于山水画,师法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


纸本水墨,263 X 255 mm   /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鸿乙草堂明皇尝令人就图之,鸿乙画入神品,与右丞伯仲。嵩山十志各有楚词。至宋时李伯时作图令诸名公书其诗,人各一景。秦少游、僧参寥、米元章皆与焉。余见之项氏者亦十体,不显名姓。谢时臣亦临一本,第得其位置耳。唐人用墨高简,意到而笔不到,所以妙绝。


9、崔子忠:师从董其昌,善画人物,仕女,题材多佛画及传说故事,取法唐宋,颇具古意。他在当时与陈洪绶齐名,有“南陈北崔”之称。值得提出的的是,北京沦陷后,崔子忠绝食而死,是“爱国忠臣”的典范。

10、戴进:他擅画山水、人物、花鸟、虫草。山水师法马远、夏圭,中年犹守陈法,晚年纵逸出蹊径,卓然一家,成为“浙派绘画”开山鼻祖。



《风雨归舟图》 明 · 戴进


      粗大明,这一词来源于“瓷器界”,话说明代的青花大盘,青花大罐,…都算有史以来尺寸比较大的日用器,以至于被藏家们称:粗大明。

      同时明代的绘画与宋完全两个走向,明代出现了很多业余画家,同时随笔草草成为主流,更加体现精神表达,和个人兴趣。绘画进入了一个“玩”的艺术趣味里,以至于明代出现了很多大写意的开山鼻祖。


—林子呓语  于贵阳南明河畔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ultureSower”(ID:culturesow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