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总有一些神剧,陪伴着我们不断重温,《西游记》绝对是其中的顶流IP。
上至八十,下至八岁,谈起这个「心猿意马」的故事,人人都能说出几个经典名场面。
但,有个小问题,我猜你一定没想过——
唐僧去西天取经,他出门时带伞了吗?
和尚打伞,说来有趣,让人想起那个著名的歇后语: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和尚无发,打伞则会无天。
只这一句,「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功用与象征,霍然而现。
理解「伞」,就需要我们理解「天」。没有天的失序与无常,大概也不会有伞。
“天有不测风云”,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对「天」的共识。
天是威仪的,也是喜怒不定的。天威难测,风云变幻,三十年河东转河西。
天代表着失序与无常,也代表着人力难违的命定。
清乾隆 金嵌珍珠天球仪
图自/北京故宫
天文全图
图自/台北故宫
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墓壁画
图自 / 网络
莫高窟第409窟东壁门南 回鹘王礼佛供养像
图自/敦煌研究院
清乾隆 五彩持伞美人纹盘
图自/台北故宫
清 栽绒红地龙花人物图毯
图自/北京故宫
左:莫高窟第244窟说法图
右:莫高窟第285窟南壁
图自 / 敦煌研究院
苏汉臣《货郎春担》
图自/台北故宮
贩夫走卒几乎成了城市里最掌握社会风向的群体。他们没有店面商铺,自己就是一个移动的百货商店。
苏汉臣《货郎图》
图自/台北故宮
苏汉臣《市担婴戏》台
图自/北故宮
左:宋人货郎图 · 台北故宮
中:《货郎图·春景》局部 · 东京艺术大学资料馆
右:货郎图 · 台北故宫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自/北京故宮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自/北京故宮
清 杨大章《仿宋院本金陵图卷》局部
图自/台北故宫
清 杨大章《仿宋院本金陵图卷》局部
图自/台北故宫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二十卷一百回)· 插图 · 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
宜兴窑紫砂描金堆绘山水人物纹大笔筒
图自/北京故宫
清康熙 五彩人物长方瓷板
图自/北京故宫
明 谢时臣《风雨归邨图》局部
图自/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明 朱端《寻梅图》局部
图自/台北故宫
宋 陈清波《湖山春晓图》
图自/北京故宮
清画院画十二月月令图四月
图自/台北故宫
清初 顾绣五十三参图册(局部)
图自/北京故宫
唐 尉迟乙僧护国天王像
图自/台北故宫
《西游记》里,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柄混元伞,孙猴子大闹天宫时,就曾被收入其中。
神话传说中,手持宝伞的北方多闻天王
图自/摄图网
明永乐 剔红莲托八吉祥纹圆盒
图自/北京故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家APP”(ID:idongji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