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园”:只和花花艺工作室 / 方未建筑

“只园”:只和花花艺工作室 / 方未建筑

© 朱雨蒙


造园,一直以来都代表着人们对理想人居环境的追求。本项目紧贴花艺工作室生产和对外展示的功能定位,以造园理念为花艺工作者提供一个创造美的必要条件。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并以统一的建筑语言,使室内外空间与景观有机融合。打造一个静谧而又生机盎然的梦幻“花”园。

“花”——寓意着美好和生机。作为花艺工作室,这个单纯美好的小庭院位于北京大兴区红星光源工业园区内,由一处旧厂房改造而成。自由流动的曲面玻璃砖墙将室内外串联,这种连贯的建筑语言将客人由入口拱门引入,或走入室内,或盘桓于庭院,享受一片宁静。

▲项目概览 © 朱雨蒙

01.

功能

项目功能分为内外两区:外区由280平米的工作间和180平米的景观庭院组成。满足对外展示、销售、客人休憩的营业功能,以及花艺制作和储存的生产功能。

▲改造前 ©方未建筑

内区总面积370平米,分上下两层,用于后勤办公和员工住宿。项目在满足自身对外销售和展示的前提下,也为品牌旗下其他店铺提供后勤支持。

▲功能分区示意 ©方未建筑

02.

造园

庭院中心保留原有的两棵圆柏,围绕圆柏,在人体视线高度范围内种以观赏性较高的蓝雪,形成一个茂盛蓬勃的景观中心。一面7米高玻璃与红砖组合的墙面作为庭院端景,将展示区与后勤区进行划分。景观水面将这一切融化在朦胧倒影中,洗涤外界烦嚣,灵动了整个庭院。

▲庭院 © 朱雨蒙

▲庭院与建筑 © 朱雨蒙

景观选用蒙古栎、白桦等北方特色乔木映衬砖墙,则传达一股清冽而又饱满的,专属于北方大地的生命力。自由流动的曲面砖墙将客人由入口拱门引入。

▲庭院景观与拱门入口 © 朱雨蒙

▲庭院水景 © 朱雨蒙

▲庭院入口 © 朱雨蒙

▲庭院入口细部 © 朱雨蒙

一面7米高玻璃与红砖组合的墙面作为庭院端景。建筑与景观一起形成一个静谧而又生机盎然的梦幻“花”园。隐藏于主厅后侧的是员工日常办公通道。景观水面将周围的繁茂融化在朦胧倒影中,灵动了整个庭院。

▲办公入口 © 朱雨蒙

▲楼梯 © 朱雨蒙

03.

室内

主厅承担对外销售及花艺制作的功能。设计将原有窗洞扩大,形成三大落地窗,不仅使室内花材获得充足的阳光,提供明媚的展示空间,还能够把室内多彩绚丽的鲜花能映射到室外,与室外生机勃勃的庭院景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室内概览 © 朱雨蒙

▲一层为鲜花销售和花艺制作区 © 朱雨蒙

▲两层通高的玻璃花墙 © 朱雨蒙

▲室内外景观相互呼应 © 朱雨蒙

两层通高的玻璃花墙使顾客可以任意游走于各式鲜花前采购和拍照,诠释只和花“鲜花超市“的品牌定位。二层为绿植展和顾客休息区,客人可在绿意中俯瞰鲜花制作的过程。

▲二层为绿植展示和顾客休息区© 朱雨蒙

04.

材料和技术

晶莹的水波纹玻璃砖与坚实的红砖组合,利用梯形截面砖结合错峰砌筑法实现砖墙的曲面化,实现室内外空间的连贯与流动。

▲外观夜景 © 朱雨蒙

为保障展示花材的日常保鲜,设计利用双层墙体制造空腔冷却系统。对空腔输入冷气后,经由腔体导入各个花筒,通过花筒背后的冷气孔,精准冷却桶内鲜花。花墙后侧则为低温冷藏库房,以供更长期存放。

▲空腔冷却系统分析 ©方未建筑


项目图纸


▲场地平面图 ©方未建筑

▲底层平面图 ©方未建筑

▲二层平面图 ©方未建筑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建筑改造、室内设计、景观设计
   
项目地点:北京市大兴区红星光源工业园区D02
   
总建筑面积:640㎡
   
设计单位:方未建筑     
主持设计师:何威
   
设计团队:严然,徐琳,张晓峰,李禹希,Ana Cristina Goncalves do Carmo, 徐振
   
业主:只和花
   
设计年份:2020-2022
   
摄影:朱雨蒙
   
视频制作:朱雨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建筑”(ID:i80arch)。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