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艺术论坛 | 艺术家获得灵感的地方:几幅著名画家画的卧室

芝加哥艺术论坛 | 艺术家获得灵感的地方:几幅著名画家画的卧室

     

芝加哥艺术论坛


Chicago Art Forum

文森特·梵高,卧室,1888 年,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收藏(局部)

也许,窥探画家的卧室会帮助我们理解,他们如何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甚至是从室内的场景中获得灵感的!


这位画家的作品里,总有一扇敞开的门


Pieter de Hooch,卧室,1659,德国卡尔斯鲁厄国家美术馆收藏。

风俗画家彼得·德·霍赫 (Pieter de Hooch,1629-1684) 是一位荷兰黄金时代的大师,可算在巴洛克时期,因为他的大部分画作都是对家庭生活的细微观察。我们如何识别德·霍赫的画呢?他通常的画中总有一个开着窗户或门的房间,这样加深了绘画的视野,并添加了热情好客气氛和纯洁生活的象征。他这种通过敞开的门窗看到景色的画法,甚至产生了一个特定的艺术历史术语(doorkijkje),就如我们中国话里的“一瞥”。

世界上最出名的卧室


文森特·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1888 年,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收藏

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画的这幅画,可能是世界上画家卧室题材中最著名的作品。画中,右边的门可通往楼梯间,左边可通往客房,梵高的好友保罗·高更曾在1888年10月下旬起在这里住了九个星期。床旁边的窗户外为拉马丁广场
梵高画它,是因为他想捕捉到他在那里时感受到的宁静感。正如他在给弟弟提奥的一封信中所描述的那样,他在这张画里对色彩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 淡紫色的墙壁,不平整,褪色的红色地板,铬黄色的椅子和床,非常浅的石灰绿色的枕头和床单,血红色的毯子,橙色的盥洗台,蓝色的 洗手盆和绿色窗户(……),我想用这些不同的颜色来表达绝对的宁静。
这张画梵高一共画过3个版本,前图是第一个版本。每个版本上,墙壁上的饰物略有不同,地板的色彩也容易区别。

梵高给高更信里画的草图

梵高在给画家朋友高更的信里叙述了自己的想法,还在信里画出了草图。

梵高给弟弟的信里的草图

1888年,梵高向他的弟弟提奥解释了他作这张画的构想,色彩与绘画的手法,在信中并附上了绘画的草图。

有安全感的卧室绘画

费利克斯·瓦洛东,室内,有两个人物的卧室,1904 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收藏

瑞士出生的法国籍画家费利克斯·瓦洛东Félix Vallotton,1865-1925),这是法国纳比派画家里比较出名的一位。1899年,瓦洛东与一位成功的艺术品经销商的女儿加布里埃尔结婚,他在塞纳河右岸靠近圣拉扎尔火车站的宽敞公寓里安家,而且他还收养了加布里埃尔前妻的孩子。然而,瓦洛顿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这段婚姻给他带来了经济上的保障,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中,而不必为了谋生而去做一些琐碎的工作。此外,与这个家族建立的联系后,他们为他准备了一个专门针对纳比派的特别展览,其中包括他的作品。

卧室有时也会是客厅

瓦西里·康定斯基 ,艾因米勒大街的卧室,1909 年,德国慕尼黑伦巴赫之家市立美术馆收藏

艾因米勒大街是慕尼黑的一条街道,在20世纪初成为艺术波西米亚人(艺术家的生涯)的大本营,也是许多画家卧室的聚集地。里尔克、勋伯格、弗朗茨·马克,还有俄罗斯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和德国女画家加布里埃尔·穆特(Gabrielle Münter,1877-1962)。他们于 1908 年同居。两人于1902年在“方阵”艺术学校相遇,康定斯基曾在那里任教。

卧室给您带来愉悦


格温·约翰,艺术家房间的一角,巴黎,1909 年,英国加的夫国家博物馆收藏

1907年至1909年间,威尔士女画家格温·约翰(Gwen John)住在巴黎南切尔切街87号的阁楼房间里。她喜欢那里,正如她在给家人的信中承认的那样:“我必须告诉你……我的房间给我一种多么满足的感觉。我在靠窗的桌子上用餐……晚上,我的房间给我一种非同寻常的愉悦感”。
这幅画是约翰在她的职业生涯中绘制的一系列室内作品之一,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渗透在约翰作品中的幸福平静的感觉,并展示了17世纪荷兰室内绘画的影响。


想逃离的卧室


卢西安·弗洛伊德,旅馆房间,1954 年,加拿大弗雷德里克顿市比弗布鲁克美术馆收藏

在这里,英国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1922-2011)画了自己看着吉尼斯啤酒女继承人、英国作家卡罗琳·布莱克伍德夫人 (Caroline Blackwood,1931-1996)躺在床上的情景。他们两人看起来都很痛苦和不安。这幅画是在弗洛伊德与第一任妻子离婚和卡罗琳私奔后不久创作的。然而,卢西安和卡罗琳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她最终离开了他。而弗洛伊德也没有再婚,尽管他有过很多女朋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ultureSower”(ID:culturesow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