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恩设计 x KAVIAR:隐而无往

织恩设计 x KAVIAR:隐而无往


 


 
“氛围是我的风格。”
 
威廉·特纳于1844年对约翰·拉斯金如是说。
 


 


 


 

 
 

无论置于何种场景之中,通过与不同事物或对象的互动,我们敏锐的情感便发挥了积极作用,然后获得一种即时反馈的感知体验。凭借直觉欣赏以及依靠自发的认知反应,于是产生难以描述的模糊感,这种模糊感又被自我的主观意识反复确认。



 
 


 
 氛围感知
 
 
“始于灵感,践于匠心”一直是乐屿家居不断践行的品牌追求,作为现有展厅的配套和升级,原本是仓库的二层被改造成服务于接待、社交、品宣的活动场所。由首层经过雕塑般的旋转楼梯而上,体验区以流动性的平面布局贯穿始终,而实际的功能空间则依据灵活的环形动线渐次展开。
 
 


 
 
意式的家具风格向来追求简约的精致,体现品味与调性的同时,往往于细微处独具匠心。尤其产品设计,它具有必要的功能性、注重细节、永恒的审美和协调的形式。以理想生活的塑造为原点,新的概念和构思作用于不同载体之上,突破单一的线性思维,一种非均衡的视觉或感知的平衡感由此被凸显。
 


 

 

 

 
 


 
隐而无往
 


建筑主体由梁柱结构所支撑,借助原始纵深跨度的优势,主要的公共区域唯一可见的立柱被柜体所隐藏,消隐后的柱子成为柜体的一部分,内部展现出无柱的开阔空间。橱柜既是正常家居厨房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是满足访客接待的操作区域。洞石因为薄厚的差异,覆着于不同的面层,立面材料延展至于吊柜门板,形成统一的可视界面。



 

 
 
随意、自由、洒脱似乎是意式生活方式的另一种体现。会客区以多功能沙发为核心,家具摆放形式结合实际需求,兼顾产品展示的特征要点,高低错落,精细有致。于方正的空间之中,一条隐约的中心轴线约束着平面布局、立面构成以及视觉的均衡感,并实践于实体墙的挂画与展示立柜之间的平衡关系。
 


 

 

 

 

 

 

 

 
 
 
 
光的构建
 


 
一次演讲中,彼得 · 卒姆托讲到“万物之光”时,印象深刻并为之感动的是沃尔特 · 德 · 马利亚曾带他去看自己为日本做的新作品。在一个只是前部开敞区有采光而后部则黢黑一片的巨型厅堂,他唯一的艺术动作就是在后部安装了一排木质格栅,表面涂上了金箔。在深邃的黑暗之中,金箔闪耀着,这意味着金制品似乎有能力攒集哪怕最微小的光亮,并使光在黑暗中反射出来。
 

 
 
 

 

 

 

 

 

 

 

 
 
在条形水吧区,顺着台面的方向,天花上两条单色面光于暗黑的空间之中显然出现,一定倾斜的角度使光照更好的照射,同时通过弧面的协调,模拟出更真实的自然光线。对于并无自然采光的二层来说,光的构建激发了场所的活力,同时天花白光与室内暖光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和形式语言。
 


 


 

 

 

 
 
 
 
流动时间
 


 
除了自由的平面布局之外,立面也是自由的。面与面之间互相流动,并通过材料的差异来界定空间。有虚与实的彼此转换,也有柔软与硬朗的密切结合,开放、融洽、晕染在没有明确风格和调性的整体氛围之中。日常居家场景中所构成的组件,都被展示于空间,接受审美需要的高定,也可依据现有模块随机组合、拆解、重新拼装。
 


 


 

 

 

 

 


 


 
“流动”是一种设计语言的表达,或者场域意识的行为路径,也是空间的具体感受;“时间”的释意则指向更加虚无的概念,因为时间并非相对静止或者绝对运动的状态,而是静止与运动的相互作用下,使三维立体的空间具有了时间性。但更直接的所指,“时间”也可以理解为品牌不断的自我更新、迭代,进而由始创走向经典的初衷。
 


 
 

 

▲平面图 ©织恩设计


项目信息 PROJECT INFO

项目名称:乐屿家居丨卡翡亚徐州体验店
   
设计机构:上海织恩空间设计
   
设计总监:李振
   
参与设计:王乾
   
软装陈列:上海织恩空间设计
   
项目地点:江苏徐州
   
设计面积:355㎡
   
竣工时间:2022年8月
   
项目摄影:单行线摄影/朴言
   

李  振
上海织恩空间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

 

织恩设计(Zhen Design)由李振先生成立于2015年,涉及私人住宅、办公、精品商业等空间设计。以业主的客观诉求和审美需要为核心宗旨,主张基于场地的、自然的、原始的风貌呈现,借由事物的内在逻辑、设计思考与价值观念的正向选择来组织材质、色彩、灯光、艺术植入,塑造具有独特性的空间情绪与场景氛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云设”(ID:Qdesign-202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