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收藏家和博物馆的故事(四):桑尼辰的收藏

芝加哥收藏家和博物馆的故事(四):桑尼辰的收藏

自成立至今,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回顾历史,20世纪上半叶堪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历史上的辉煌时代,杰出的芝加哥收藏家们的慷慨捐赠使博物馆的亚洲艺术收藏体系得以创立和丰盈。以百年纪念为契机,我们借由资深研究员Elinor Pealstein的梳理,以系列专栏的方式重访亚洲艺术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走过的道路,钩沉收藏家们的传奇故事。








玉蕴天珍  桑尼辰的收藏


芝加哥律师爱德华·桑尼辰(Edward B. Sonnenschein,公元 1881〜1935年)及其妻露易丝·桑尼辰(Louise Sonnenschein,卒于1949年)也是此时期至为重要的捐赠人,夫妇二人向博物馆赠出诸多上乘的中国玉器及其他玉石珠宝珍藏。

爱德华·桑尼辰

1920至1935年间,桑尼辰夫妇收藏了约800件玉器,其核心藏品为逾600件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玉器工具、礼器及生活用具。秉承严谨的科学研究理念与浓厚的文化兴趣,爱德华·桑尼辰甚至将其收藏定位为宏大的“探险”。


露易丝·桑尼辰

当他人仅因美感以饱视觉之悦而收藏时,桑尼辰已开始搜集残器乃至碎片,进行类型学研究。其所藏的一件跪坐人像尤为瞩目,独特的形态特征与1984年四川金沙遗址出土的器物如出一辙。


绿泥石跪坐人像

公元前2世纪末
高19.6厘米,宽7厘米,厚9.8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671)

1934年的4至5月间,桑尼辰夫妇游访中国,其行程虽未留下详细记录,但可知二人在北京、南京与上海停留了三周。在京期间,他们拜访了古董商黄伯川(即黄濬,公元1880〜1952年)

黄伯川

黄伯川熟知古物,通晓多国语言,在北京琉璃厂经营古玩店,而琉璃厂正是欧美藏家、古董商熟谙之地。从黄氏编纂的图录、所制拓片中可见其治学严谨,其《邺中片羽》(1935年)、《衡斋藏见古玉图》(1935年)、《古玉图录初集》(1939年)三本书中共收录11件桑尼辰玉器。


桑尼辰家中的玉器收藏室享誉国际,并向到访研究的学者开放。对桑尼辰收藏玉器研究最为重要的学者是阿尔弗雷德·萨尔莫尼教授(Alfred Salmony,公元1890〜1958年)。


阿尔弗雷德·萨尔莫尼


1927年,在其任职德国科隆远东艺术博物馆期间第一次见到桑尼辰珍藏。1934年定居美国之后,萨尔莫尼广泛搜集关于类型学、年代学、图像学的前沿理论。1950年,当这批玉器入藏博物馆,他与桑尼辰夫人一起用长达九年的时间为器物做更详尽的编录整理,并于1952年出版《桑尼辰夫妇所藏中国古代玉器》(Archaic Chinese Jades from the Edward and Louise B. Sonnenschein ) 一书,成为桑尼辰藏玉研究的扛鼎之作。



本文采自《美成在久》第23期
群星闪耀时:芝加哥收藏家和博物馆的故事
作者Elinor Pearlstein(潘思婷)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研究员
译者:秦苓育
本文编辑:土明



桑尼辰捐赠品选粹




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26.7×7.6×7.6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526)


玉钺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8.25×7.62×0.32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200)


玉圭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30.5×7.1×1.0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517)


玉斧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可能)
20×10.2×0.5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玉兽面

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家河文化
4.4×8.9×0.9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372)

玉戈

商代
19.6×4.1×0.3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222)

玉柄形器

商代
12.1×2.4×1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260)

玉璜

西周
2.7×12.2×1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560)

鸟形玉佩

西周
8.1×3×0.3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483)


玉兔

西周
2.8×4.7×0.3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406)

玉璜

东周
7.6×1.3×0.2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638)

龙形玉佩

东周
9.2×16.8×0.7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640)

龙形玉佩

东周
22.2×6.5×0.8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645)


玉环

东周
直径5.2厘米,厚0.3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615)


玉韘

东周
4.8×3.2×0.6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828)

嵌孔雀石玉璧

东周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737)


动物形玉佩

东周/西汉
直径3.8厘米,厚0.3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657)


玉璧

战国/西汉
直径14厘米,厚0.4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592)


玉璧

西汉
直径25.9厘米,厚0.5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599)


玉佩

西汉
直径4.9厘米,厚0.3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655)




玉佩
西汉
6.5×4.2×0.5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656)




玉蝉
汉代
6.4×3.2×0.5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807)




玉猪
汉代
9.5×2.5×2.1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803)




玉天鹅
公元17世纪
7.0×7.0×1.9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1009)




乾隆御题诗玉山子
公元17~18世纪
9.0×8.1×2.2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972)




玉磬
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纪年款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1050)



往期链接

芝加哥收藏家和博物馆的故事(一):尼克森的贡献

芝加哥收藏家和博物馆的故事(二):卡尔霍恩的收藏

芝加哥收藏家和博物馆的故事(三):柏景寒的收藏








图文整理:土明

图片来源: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官网

《美成在久》创刊于2014年9月,是国内权威的亚洲艺术品收藏杂志。刊名“美成在久”,出自《庄子·人间世》“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欤。”寓意世间一切的美好事物,都需要长时间的打磨才能够形成;有物有则,方能水到渠成。


国内零售价每期100元,全年共6期,年价600元;直接向本刊发行部订阅,年价享8折优惠。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订阅《美成在久》2022年全年刊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最新一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成在久”(ID:zwmeichengzaiji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