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集讲述了世界各地建筑设计师修房子的故事,从瑞典Anders Solvarm建造的带温室的木屋Naturhus,到马布里生态建筑师David Hertz用可循环材料建造的“世外桃源” Xanabu Ranch Malibu,还有印度建筑师Anupama Kundoo为自己打造的开放式Wall House,再到今天的想要分享的主角👉加拿大设计师Elora Hardy在巴厘岛用竹子建造的Sharma Spring……
Sharma Spring应该算“网红酒店”的鼻祖之一吧,一栋完全由竹子建造而成的六层建筑,也是目前巴厘岛最高的竹结构建筑。
坐落于 Ayung River河谷边缘的Sharma Spring,从开始施工到完成建造用了一年时间,其设计灵感来自于莲花的花瓣,入口处设计了一座长15米的竹桥隧道。
整栋建筑包括四间带浴室的卧室,一间客房,一个会客厅,一个私人泳池,从建筑结构到屋内每一件家具都是用竹子打造而成,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创举,让Sharma Spring成为可以登上《New York》杂志封面的建筑奇迹,也让Elora Hardy成为竹子建筑Icon级人物。
Sharma Spring
但Sharma Spring并不是Elora Hardy参与设计的第一栋竹子建筑,而她本人实际上也并非科班出身的建筑师,所以她也不以建筑师自居,但要说她如何走上竹子建筑这条职业道路,那就需要追溯到她的家庭,以及成长经历了。
出生在加拿大的Elora,实际只在那里生活过五个月,随后便跟随父母John Hardy& Penny Berton 来到巴厘岛,所以在她看来加拿大是父母的故乡,而巴厘岛才是滋养她的故土。
Elora Hardy刚到巴厘岛的时候,和父母定居在乌布一个名为Sayan的小村庄,在这个既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的地方,他们生活所需的一切都需要自己亲手建造,而当时随处可得的减建筑带来就是竹子。
而Elora也就从小接受了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也完全融入到巴厘岛的自然、风土和人文中,她甚至在自家房屋背后种植了一片水稻,享受在稻田边放风筝的童年时光。在其整个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巴厘人需要经历的传统仪式。
这些都隐形的滋养,正如她的母亲说,巴厘岛是鼓励想象的地方,成长于此地的Elora也从“放养’的孩提时代,就开始学习如何欣赏美、自然和艺术,而这些正是巴厘岛文化的核心,所以五岁时她就自己给自己设计了艺术签名,每次出席活动要穿的衣服也是要亲自设计才肯罢休。
在她八九岁的时候,父母分居成为一个契机,母亲决定修建自己的房子,并询问Elora先要如何修建自己的小屋,于是她便在画纸上画出了自己幻想中的仙女蘑菇屋🍄,还一本正经和母亲讨论了这栋蘑菇屋应该要使用什么材料和颜色,甚至细致到窗户的形状。
几年后,等母亲攒够了钱,她的仙女蘑菇屋真的开始建造起来,最终一栋类似巴厘岛传统Lumbung Rice Hut的拱形小屋建成了,建筑主材也是竹子,茅草屋顶则是采用水稻秸秆盖制而成,这或许可以算作Elora的第一个竹子建筑作品吧~
然而随着越渐成熟之后,Elora也意识到一些身份和地域的局限性,就好比她即便成长在巴厘岛,但因为缺乏更为具体的文化背景,所以她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巴厘岛人,于是她想要向外探索世界,了解、学习更多以后,再回来完成自己的梦想。
14岁Elora开始美国求学之路,在21岁拿到艺术学位之后,她却一脚迈进了第七大道Donna Karan的时装王国,在这里为其设计印花,直到有一次Donna在大秀开始前两周临时决定改变新系列的印花,于是找来Elora让她直接在布料上作画,当Elora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实物出现在T台和橱窗后,她明确自己想要用创意来制作真正存在于世的东西。
于是10年,29岁的Elora重返巴厘岛,并加入当时由她父亲主导的Green School设计团队,这是一个希望让孩子可以尽可能接触自然的国际学校,于是他们希望教师是没有墙壁的,并且所有建筑都用巴厘岛本地生长的竹子完成,整个建造过程给了Elora很多灵感和启示,也让她明确了自己想要做一件可以持续的事业。
等Green School项目完成以后,原本为此组建的团队本应该解散,但Elora决定接下这个重担子,为了维系原团队的运作,她将这支临时工程队变成了如今的IBUKU,一家是用竹子及其他天然材料来完成建筑、家具、照明等设计的公司。
于是Elora Hardy也就此变换了职业赛道,不过早年在时装界的工作经历却并非一无所有,就在她设计Sharma Springs的时候,她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当年Donna Karan将一块布料直接披在身上的画面,Donna会感受面料独特的纹理,垂坠带来的褶皱,最终用布料来为身体制造一个空间,这些都影响了Elora如何设计Sharma Springs的空间,包括每一道墙面、每一个转角弧度等。
想到纪录片里时装设计师Donna Karan说,Elora的设计并非出自她的大脑而是出自她的heart和soul,这是设计师、土地和树木(竹子)共同献上的作品,我想Donna本人大概也知道,自己或许也出了一小部分力吧~
包括后续分布在Ayung River两岸,十多栋造型各异的竹屋Temple House、River House、Tower House、Pondok Naga等,以及另外一个“网红”鼻祖Moon House,也都是在此理念下诞生的IBUKU竹建筑。
Temple House
River House
Moon House
这些竹屋最大的共性就是全部用竹子建造而成,包括室内家具,本来最初团队也考虑过用其他现成的的家具、照明、淋浴设备等,但其他非天然材质的成品一旦放入竹屋就格格不入,逼着Elora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开发各种满足不同竹物的定制家具等,而不同的竹屋会根据所处地势来建造,并最大限度将自然引入其中,但又要保证居住在其中人的舒适度,也就让每一座竹屋各有各的风格。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竹子,除了这是巴厘岛和爪哇岛常见的天然材料外,竹子本身就是传统建筑材料,只要处理得当,加上后续的维护,竹子的抗拉强度是可以和钢筋相匹敌的,而它的生长周期却只需3到5年,比起木材更短,但又比钢等材质拥有可持续发现性,堪称完美建材。
其中由IBUKU设计建造的The Millennium Bridge,跨度23米,也是亚洲最大的竹桥,就是竹子力量的证明。
只是在西方世界竹子并不场景,但在巴厘岛竹子是其文化的一部分,据说人们从出生开始,割断婴儿脐带的就是一把被打磨得锋利的竹刀,而当一个人走完一生旅程离世时,人们也会在遗体的左手放入一块黄竹。
这些种种,也都促使Elora和其团队,想要为竹子正个名,所以IBUKU才会不留余力开发竹子的可能性,如今他们的作品不仅遍布巴厘岛,还包括东南亚、非洲各地,共计建造了90余座竹结构建筑。
如今Elora Hardy一家都生活在巴厘岛,用句俗但真实话来说就是,过着不差钱的神仙日子,要说不羡慕是假的,但个人最心动的还是莫过于她和Rajiv那场十年前的婚礼。
Elora和丈夫Rajiv是在纽约相识,直到2012年夏天两人在巴厘岛举行婚礼,婚礼选址就在Elora儿时生活的乌布Sayan。
身穿由新鲜茉莉花串制而成礼服的Elora与Rajiv在河谷溪流的巨石上完成仪式,并在她儿时玩耍的那片稻田留纪念影像,后Elora也不时会在纪念日再回这片稻田留影。
据说整个婚礼整整持续了三天,也不愧是家大业大的Hardy家族呀~不过比起豪门奢华婚礼,Elora依旧遵循了巴厘岛传统,并且让自然成为婚礼最重要的一部分。
第一天他们邀请所以宾客进行一场徒步之行,参观巴厘岛的农业灌溉系统,以及农人是如何种植和收获水稻的,夜晚则在家族奢华度假村Bambu Indah内举办了传统印度教仪式。
第二天是婚礼仪式的举办,穿着茉莉花礼服的Elora在父亲的带领下,穿过一座竹桥,来到河谷边,一块巨石成了礼堂,仪式后众人又乘坐老爷车,像一群嬉皮士一般,汇聚到一棵巨大的榕树下享受晚宴、篝火和星光。
以下是大波图片来袭,不为别的,就是美图共享。
第三天则去巴厘岛寺庙进行传统仪式,夜幕降临后则轮到巴厘岛传统表演登场。
看到此处,居然就跟参加了三天婚礼一样有点累了,那就完结:)
Ps《家园》今年出了第二季,依旧好看,指路小破站。
- end-
编辑|Jasmin
合作联系|style_notes@msn.cn
微信|honeypluz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nStyleNotes”(ID:style_notes)。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