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将顺昌博物馆打造为“城市客厅”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将顺昌博物馆打造为“城市客厅”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将顺昌博物馆打造为“城市客厅”


“博物馆的设计是为了响应当地环境并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它不仅仅是一个收集和展示展品的空间。对于它所在的城市来说,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展览、平台和象征。”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中国顺昌建成了一座博物馆,核心是一个中空结构,其中包含一个景观公共广场。
这座名为顺昌博物馆的建筑是为福建省南平市富屯溪南岸的一家当地投资开发公司建造的,以纪念当地的遗产。

它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UAD)设计,旨在加强与城市环境和当地社区的联系。
它还通过保持河流和附近山脉的景观来向该地区的历史致敬,这也是项目简报中的要求,同时创造了一个大胆而现代的地标。

UAD 说:“博物馆的设计是为了响应当地环境并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它不仅仅是一个收集和展示展品的空间。”
“对于它所在的城市来说,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展览、平台和象征。”

顺昌博物馆的细长地块沿河岸东西向延伸。南侧面向龙山,北侧面向滨水步道。
其中包含博物馆、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办公室和文物储藏室。纳入规划的其他公共空间还包括礼堂、图书馆和咖啡厅。

由于博物馆是为了向当地遗产致敬并且不展示任何知名展品,因此该建筑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以及为社区使用创造空间。
该结构遵循长而线性的地块,并通过在中间抬起形成一个大中庭来保留城市和河岸之间的路线。

这个中空结构为天空的视野构图,并包围了一个为公共聚会和日常活动提供空间的广场。
“这个区域创造了一个‘城市客厅’,它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融入了城市环境,”UAD 说。

“这个地方被滑板手、街头艺人和舞蹈团活跃起来。它为市民的日常活动和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反过来又丰富了市民生活,”该团队补充说。
广场包含博物馆和城市规划中心的主要入口,它们在底层建筑物的两端分为两个翼。

两翼各有一个大型中央大厅,带有弯曲的楼梯和坡道,可通往上层的展览空间。48 米的弯曲桁架让底层保持开放和无柱。
在博物馆主翼,有一个临时展厅和礼堂,有专用入口和相关设施。

环绕二楼中庭的是连接两个侧翼的文化空间和图书馆。坡道从这一层延伸到屋顶露台,也可以使用外部楼梯从河边小径进入。
内部空间通过中央中庭周围的玻璃照明。楼上的办公室也可以从位于大楼南侧的屋顶花园获得自然光。

围绕着中庭的窗户反映了天空的景色,还有一棵大树被移到广场上,作为该地区历史的象征。
中庭吊顶下方的三角形不锈钢面板形成了另一个反射表面,在白天产生斑驳的光影图案。

闪亮的钢材与顺昌博物馆大部分外部的粗糙花岗岩形成鲜明对比。
这块手工切割的石头呼应了附近山脉的崎岖特征,并为城市环境引入了自然元素。
摄影来自赵强。

推荐阅读

全球首个最大陶瓷岩板体验空间:由阔合CROX设计的诺贝尔科技文化中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ezeen”(ID:Dezeen_Chin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