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书法神作,1904个字,值得你学一辈子的范本

这幅书法神作,1904个字,值得你学一辈子的范本

果中国书法史上只留下一件书法作品的话,你会选择哪件作品?这件作品应该是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这件作品的技法极其完善,能够完全让你学到真正书法的传统技法,并且无论是笔法、字法和章法都属上乘,正所谓“取法乎上”是也。




赵子昂行书《临集王圣教序》


第二,这件作品的因为技法的丰富性和天然性,使得后世学习此帖的人,能够出现千人千面的状态,每个人从这本帖当中都能够吸取到适合自己特点的一方面状态。


这也是衡量一件作品水平高下的一个标准,学之者,千人千面,则是高明之作,学其者,千人一面则是非常低劣的作品。



赵子昂行书《临集王圣教序》


第三,这件作品无论在你学书生涯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够给你无穷的启发,并且你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这种高度。


这件作品就是《集王圣教序》。


唐代到了李世民时期,开始了“以书取仕”的风潮,所以举国上下,书风很盛,唐太宗为了表彰玄奘法师西行之壮举,于是命令大书法家怀仁和尚,利用皇宫内府所藏的3000纸王羲之真迹,集字刻碑,内容就是自己亲手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



赵子昂行书《临集王圣教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怀仁和尚自然也不辱使命,整合了全天下最优秀的40多位书法家,并且花费了25年的时间,才集字成功这一部《集王圣教序》。



唐代最顶尖的书法,穷25年之功,利用王羲之的真迹,编成了一部集字作品,称之为“神帖”一点也不过份。


此帖总字数共有1904个字,每一个字都是怀仁团队精挑细选的王羲之真迹,当然极少数自己乃是拼凑而成,但依旧是法度谨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件作品汇集了王羲之的书法精华,后世学习者,倘若能够将此帖临摹百遍,你的书法前途将不可限量。



赵子昂行书《临集王圣教序》


在后世的书法家当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集王圣教序》的影响,并且此碑由于是奉敕所以,书丹之人以及镌刻工艺都极其考究。


很多人说这件《集王圣教序》乃是集字作品,在行气上有所迟滞,其实不然,如果你有一定的章法经验,就不难看出,此碑在行气上十分贯通,怀仁在集字的时候十分注重行气的贯通,在字的大小、开合、疏密等等规律上,都做到了极致。



赵子昂行书《临集王圣教序》


但最为遗憾的就是此碑乃是碑刻作品,对于后人体会前人的笔法是有所影响的,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后世临摹《圣教序》的经典墨迹入手才最合适。


后世临摹《集王圣教序》最好的人莫过于赵子昂了,赵子昂曾毕生学习《集王圣教序》,他的临本如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乃是初学者最适合入门的范本,从中你能体会到真正的“二王”一脉的笔法,并且与原碑对照临摹,受益更深。

附件:

咱们一边欣赏临摹作品,一边和大家讲讲赵孟頫的生活经历。

其实,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把赵孟頫推荐给忽必烈。初至京城,忽必烈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此后,赵孟頫踏上了元代政坛。

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登基后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

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赵孟頫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至此,赵氏政治地位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赵孟頫的为人。尽管很多人因赵孟頫的仕元而对其画艺提出非难,但是将非艺术因素作为品评画家艺术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

鉴于赵孟頫在美术与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贡献。散藏在日本、美国等地的赵孟頫书画墨迹,都被人们视作珍品妥善保存。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

出生贵族家庭,赵孟頫自五岁起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美术观察”(ID:pyyjb12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