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天
180天
是我们从四月到九月
|
「超真实地看中国」
我们以小见大,从小物出发
以历史为脉络,以感情为基调
调出浓郁但不油腻的中国系列文章
比如第一篇文章——中国八仙桌
从小时候的家庭聚会开始说起
提及八仙桌聚会、祭祀的作用
最后提出对“八仙桌的消失”的慨叹
除了八仙桌
还写过彩灯、书信、水果、花茶、伞
这些都是触及中国人灵魂深处的物件
△《这张桌子,快消失了》
△《中国人的智慧与浪漫:只用它,就创造了一方乾坤》
|
△《在400m²的“小窝”里,造一所古道具商店!》
△《他的书,是恋物癖人手一本的圣经》
△《周杰伦花了16年,用这30首歌去诠释什么是中国。》
△《<梦华录>中,刘亦菲没有演出来的22个北宋真实瞬间》
更还有大家热议的台湾回归话题
我们“飞越”海峡,着眼台北
对着台北地图一平米一平米分析
罗列出所有和大陆相关的台北街道
将大陆与台湾省的乡情之页彻底展开
△《这座城市,藏着全中国。》
这180天,我们一起走过
五一、六一、端午、中秋、十一
每逢这些重大节日
我们必出带你游览中国的特辑
脱离无趣、回归好奇和新奇
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看中国
比如五一,我们选择通过
罗列、分类各地小众文物的方式
带你游遍中国34个身份
每点击一次绝美的省份照片
就能发现一段极具代表性的文物故事
△《看完这34件文物,五一我更想出门了!》
还有中秋,我们从「圆」月出发
选出10种中国特色的圆形物件
瓦当、月门、藻井、铺首...
为你凑齐10种圆满
也为你推荐超过100处必看古建
△《中秋,十种圆满》
|
🌸
「为了更好地生活」
这是一个全新的方向
我们以古鉴今
从古人的洒脱、经历中摘取营养
为的就是缓解今时今日的焦虑
我们写苏轼、沈复...
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松弛感
看到了真正爱情的模样
除了上面这些
我们还与匠人、演员、展览方合作
想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
更好地让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世界上最早的动画,是中国人创作的。》
我将这半年的文章
称之为「试验」,是因为
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
有汉服、有古琴、有舞蹈...
而我们期待通过有巧思、有态度的文章
表达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持和信仰
如果你想与我们一起沟通对
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的看法和态度
欢迎加入我们,成为一份子吧!
# 东家文化读者福利群 #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家APP”(ID:idongji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