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求职招聘的高峰期,所以相对往常,在这个时间段,粉丝私信我更多的也是关于求职的问题。
今天借这篇文章,把最近大家遇到相对多的问题聊一聊。
附上几张最近的私信的截图。
这是之前在荣耀时的同事,最近离职找工作也遇到了些问题,因为彼此都很熟悉,所以就开语音聊的。
这位粉丝是关于薪资问题的私信。
准备接下来求职荣耀的设计师。
还有一些就不放了。
我把最近大家咨询相对多的问题总结了一下,其实无非就是以下几个方面,接下来我逐一分析、回答。
问题一:经常面试完没有反馈,越来越焦躁、心急,甚至怀疑是自己能力有问题,不然怎么会这么久都找不到工作?
这个问题是最近被问到比较多的,一般情况下面试过后不管合不合适,公司都应该给个反馈。
但是现在很多HR为了省事,不合适的求职者他们不想给反馈,这无关乎能力问题,只是人家不想“浪费”过多精力。虽然不应该这么做,但我们也没什么办法。
其次关于找工作时间的问题,
有的同学一两周没找到心仪工作就开始焦虑了,甚至开始自我否定。
完全没有必要,从我以往求职的经历来看,能在一个月内找到心仪的工作就很不错了。
比如2018年8月份的我,刚开始找了一家初创公司,面试很顺利,我提的要求人家都满足了,并且最终也入职了。
公司是老板自己的别墅,可是整整一周的时间,我每天都没事干,天天闲着。
那时候我心里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我不是想找个公司养老的,长时间不做项目,人可能就废了,所以我在一周后就离职了。
紧接着就是国美电器了,这段经历我之前在文章中跟大家说过。
面试结束后,当天就接到了Offer,然后是体检,但公司要求必须是三甲医院的体检结果才有效。
当时3C部门负责人又着急我入职,所以我特意买了高铁回老家做的体检,只为结果出来早一些。
但等我把所有的面试邀请和其他公司的Offer都推掉之后,入职当天我在地铁上却收到了国美HR的微信,告诉我不让入职了。
因为我知道这也不是HR的本意,所以即便我心里很不舒服,也没说过激的话。
辗转反侧,最后在国庆节假期前两天,我入职了华为-荣耀,从我开始找工作到真正入职,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是吗?
所以,既然从上一家公司离职了,再找工作肯定是有目标和预期的,过渡焦虑会导致你降低对下一份工作的要求,凑凑活活先干着,从而进入恶性循。
求职本身就是双向选择,公司拒绝你和你拒绝公司都是正常现象,心态上不用过于在意这些。
另外,求职的过程也是学习、成长的过程,
要经常反思自己求职的各个环节,包括:简历的书写、作品集、面试时的状态、回答问题是否合理等等,适时的根据自身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至于能力问题,就更不用焦虑了,因为能力是需要时间慢慢积累的,短时间很难有所改善的,把自己现阶段能做的做好就行了。
问题二:我要多少薪资合适?
这个问题问谁都不如问自己。
向我询问这个问题的同学,大多数并不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应该要多少工资,而是需要我给他一些勇气。
别人的建议最多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最主要的是你自己心里要有个预期,因为影响工资高低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学历、个人能力、所在城市、应聘岗位、以及上一份工作的薪资、工作内容、所在公司情况等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到你接下来求职的薪资要求。
所以如果你连自己要的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问别人也没太大意义,根据自身情况去划分一个自己期望的薪资范围,最后再设定一个目标薪资。
“我要多少工资合适?”和“我能不能要这个工资?”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我更喜欢回答后者。
问题三:不敢要工资咋办?
很多人求职时心里是有目标薪资的,但就是不敢要,总害怕自己把工资要高了错失机会。
说到底就是不自信,从最近大家跟我的私聊来看,不自信的人还真挺多。
说两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现象一:有些同学在接到相对知名、或自己比较心仪类型的公司面试邀请时,总会不自主降低薪资要求,结果入职之后发现,能力不如你的人比你的工资还要高。
现象二:现在回想一下,你身边有没有能力不如你的设计师朋友,他每次换工作工资都比你高。
这种两种现象在职场中很常见,而且我也都见过,究其原因就是不自信,导致每次面试中都很被动,自降条件、容易被面试官抓住漏洞等等。
可能很多人都只有面试经历,没有招聘经历。
一个人自信或不自信,在面试过程中会很容易表现出来,稍微专业一点的面试官都能看出来,这也是我在荣耀面试设计师时最直观的感受。
不自信带来的后果就是太容易被压工资,最终为了拿到Offer不得已降低自己的薪资要求。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叫做:“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用在职场中虽然不合适,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只要是合情合理的薪资要求,有什么不敢要的呢?
问题四:作品集太少,平时的练习作品可以放上吗?
可以放,原则上只要是能体现你能力,对求职有帮助的作品,都可以放的。但如果你不是设计新手,临摹作品除外。
若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询问作品的具体情况时,如实回答即可。
问题五:各方面你都满意,但是入职后公司不签劳动合同,说要签劳务协议怎么办?
这是荣耀的一个同事最近求职时问我的,也是我第一次听说在互联网行业不签劳动合同的。
首先表明一下我的观点,不签劳动合同是肯定不行的。
这两者在法律上区别很大,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上网查一查。
简而言之,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辞退补偿等等;而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
所以我不建议大家在求职中跟公司签劳务协议,换句话来说,即便工资多给一点,也不建议大家去这样的公司。
问题六:马上要入职了,以前很少接触这个类目,我应该怎么做准备才能更快的接手工作?
对于陌生的类目,想要更快的熟悉并接手工作,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分析竞品,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然后在花瓣上建一个单独的画板,专门采集同类目的优秀作品,为日后的工作提前做准备,这样才不至于入职后感觉很吃力。
我记得在我接到华为荣耀的Offer后,等待入职的那几天我每天都在看OPPO、VIVO、小米、苹果等3C类目的电商设计作品,到现在我的花瓣里还有一个名为“智能手机”的画板。
以上是最近私信我相对比较多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接下来的求职有所帮助。
另外,你还有哪些求职问题?或者求职中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都可以在评论区里跟大家一起聊聊。
动手标星,精彩文章不错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工美邦”(ID:laozhang-sj)。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