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也能让小日子更精致

宅家也能让小日子更精致






   正文字数:1950字

图片总数:共35张


虽然国内疫情已经缓解,但是战役还未完全结束。随着宅家文化的不断升级,疫情下,人们久居在家,对居家空间、置业理念也有了更多思考。比如有人换新地毯、窗帘、部分家具,提高舒适度;有人期待拥有更多可支配场地,对大空间产生向往;有人则更重视绿色、健康元素。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的密闭空间舒适需求不断攀升,智能家居再一次推进,变得更加“硬核”!


1

核磁共振无线充电床头柜

由于自新冠肺炎以来电子设备的购买和使用迅速增加,预计到2023年,个人网络设备的数量将增加到12.1台。

由于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所以充电线路在逐渐增加。

磁共振无线充电是一种通过振动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方法。使用谐振线圈,在产品50cm半径内自由充电,并且可以同时为多个电子设备充电‎。

‎结构在产品本体的上部内置板状共振式线圈,线圈紧紧缠绕在上部照明部分,以允许空气在产品半径50cm内的任何地方充电。


光感知充电范围,为了补偿模糊的充电范围,就要自然而然地知道充电范围是光线照射到照明中的范围。当电子设备进入SNOOZE的充电区域时,将自动连接无线充电并打开指示灯。

‎多次充电最多6个单位 产品按电子元件连接的顺序(1~6)编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上的推送通知获得相关的号码信息‎。‎框架由导轨组成,可根据用户环境灵活调节高度。‎

2

SOT加湿器

通常的加湿器具有固定的位置,其喷洒方向是恒定的。SOT基本上是从上述问题中设计的,而且它是一种多向喷洒加湿器,适用且制作精良。

‎希望通过提出不仅仅是旋转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体验。并选用压力锅作为能给人以稳定、保暖、满意的主要概念。该场景的构建是为了将加湿器的使用过程与“浇水”,“将盖子稍微放回以关闭紧”,“蒸汽排出和返回的场景”联系起来,包括在“用压力锅煮饭的过程”中。‎

基本身体是哑光的,因此您可以感受到温暖和稳定,边缘覆盖着光泽,营造出陶器的氛围。在产品的底部,有一张图片,简单地解释了如何使用它。


抓住手柄,打开盖子,像煮饭一样倒水。

3

HEATTLE

‎使用加热装置会使室内空气干燥,同时还会在室内和室外温度中产生间隙,导致眼睛干燥,喉咙痛,扁桃体炎和感冒。保持适当的湿度(40-60%)有利于创造一个舒适和清洁的室内环境,湿度可以长时间保持热量,通过增加加热效果来帮助节省能源。它是加热器和加湿器的组合,以提供愉快和健康的室内空气体验,并创造节能效果。

‎由三个精致的功能组成。”WARMING“功能,使空间保持温暖,而不会感到热风。”加热“功能采用高效PTC陶瓷发热丝,通过加热冷空气而不燃烧氧气,无需预热时间即可快速加热。”加湿“功能,无细菌问题。对流加热地板上的空气,希望将热风与人直接接触。

储水以水壶形式提供的熟悉的储水提供了易用性。


4

AIP PURIFLER

空气净化器作为家居产品,应该是温暖和有情感的而不是冰冷的,在这款空气净化器的设计上,我用器皿的形态和编织元素来使其成为一个非常典雅、温暖、有情感的桌面产品,它可以像花瓶一样成为室内装饰品般的存在。

出风口在不使用的时候会完全关闭,防止灰尘进入机器的内部。

通风口上下流通,这是一个非常有情感的家居产品。编织元素会让用户感到温暖,以及它圆润的身形给予了造型方面优势。

5

LG 模块微调器

由Cheolhee Lee,Taewoo Gil和Gabin Park游戏扬声器模块微调器1.3设计,是一款游戏扬声器,通过在房间中放置三个模块扬声器来最大化三维声音。

在玩主机游戏时,是不是有太多不同的游戏环境被压缩成一个?我们的新概念游戏扬声器可以解决各种人的需求。我们提出了一个可以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自由切换的概念的扬声器。

‎隐藏的空间声音隐藏的空间声音技术是该项目的另一个优势。将扬声器放在家中任何您想要的地方。从无处接近的声音使用户的游戏环境更加逼真

‎通过游戏设备Module Spinner 1.3显示了与以前提出的游戏产品的高度连接。从CMF部分开始,考虑用户生活方式的使用方式也有助于此。

‎模块微调器1.3Module Spinner 1.3是一款游戏扬声器,可让您以模块化方式体验隐藏的空间声音,并通过分析用户的动作半径来改进游戏场景。

‎光照体验游戏场景中的光照体验至关重要。它根据用户的游戏情绪,人员切换和需要联觉的情况建议各种照明,从而有助于提高沉浸感。

从用户与产品互动的角度来看,用户的满意度是由产品的易用性和情感质量决定的。该产品的按钮分组在左侧,从上部突出的形状让人联想到旋转的可用性。此外,为了方便用户,所有不必要的按钮都已被删除。高连接以模块化方式提供的三个扬声器具有很强的连接性。无论您在家中的哪个位置,您都有合适的方案来执行此功能。

素材来源:普象网

版权说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



          
编辑EDITOR|王辰梅
审核REVIEWER|荣令达


          
电话PHONE13871056452
邮箱E-MAIL2028621@qq.com



Join us|扫描二维码关注



Information and Interaction Desig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所”(ID:gh_c1cd7847b23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