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哈迪德建筑所最新线上展览:垂直都市主义——人口密集城市建筑解决方案
Exhibit
在线展览
IAI 设计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扎哈·哈迪德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女建筑师之一,在全球创造过无数经典作品。其建筑公司 Zaha Hadid Architects(ZHA),延续了扎哈·哈迪德的探索精神,表达在各类建筑中。
▲Zaha Hadid Architects深圳湾超级总部C塔竞标作品
近日,香港知专设计学院(HKDI)、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和HKDI Gallery共同推出 "扎哈-哈迪德:垂直城市主义"线上展览。希望向观众展示在人口稠密的大都会里,如何以不同策略开辟充满生机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社区理念的城市空间。
1/线上展览
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展览举办方香港 HKDI Gallery 目前暂停了线下参展通道,改为线上展览。
展览网站:
https://www.hkdi.edu.hk/sc/hkdi_gallery
(长按复制网址到浏览器打开)
本次展览概述了 ZHA 现在正在研究和发展的计划:与知名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仿生、人工智能以及3D 制造等技术,并应用到建筑设计上。
展览包括了大型投影和建筑模型,展示了ZHA在各领域未来的规划和设计范畴。
展览将高楼大厦项目作为本次展示重心,深度剖析与城市环境息息相关的设计方案,探讨他们如何从建筑密度、地面交界、中庭与连廊、建筑幕墙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在垂直高楼为主的空间内,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大都会。
2/垂直都市主义
垂直都市主义即高楼层高密度空间,其目的是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互,方法有,增加建筑密度和增加城市密度。
提升密度不仅是为了节省空间和有效共享公共服务及生活设施,更关键在于促进交流,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
新型的高密度城市使人们的生活不是插肩而过,而是互相影响、交流,提升创意、生产力之间的碰撞,从而提升整体城市繁荣。
3/开放城市设计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总是充满无限可能,她的建筑打破了城市如铜堡垒般封闭的空间,挑战了城市规划的秩序守则,为现代建筑提供了新的观点。
在稠密的都市环境中,社会需要多元化的空间需求,因此互通互连和层叠式式的建筑更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在这种重视动态的理念中,横向发展是重要解决方案。
4/互通的高层设计
一般的高楼楼层之间互不相同,只简单的分成样式相同的楼层,建筑的结构核心一般位于大厦中央,每层楼的可用面积也被分割开来。
在投资方的成本效益衡量中,增加建筑互通性互动性带来的优势一般不能轻易衡量,因此往往遭到忽略。但高度联通的空间更会吸引客户,令他们更愿意为建筑付出额外的成本和费用。
所有建筑,尤其是高楼,内部结构必须空旷以代替互不相同的楼面空间。
5/巨型中庭解决方案
Zaha Hadid Architects主理的北京丽泽SOHO汇聚了几百间中小企业,并拥有全世界最高的中庭。巨大的螺旋形连续空间纵穿整座高楼,将内部的活动与外部的城市脉搏互相接通。大楼骨架将建筑物左右两边接合连起,形成中间优美的镂空空间。
内部优美的曲线吸引观众走进建筑,而观众可以看见建筑内展示不同的楼层活动,让大家意识到彼此的存在,奠定社交的基础。
巨型的中庭空间为高楼提供了连续的共同视野,众多企业聚集榆次,汇聚成二十一世纪的城市广场,是名副其实的室内都市,内部纵横交错象征着城市的繁荣。
6/高楼基座
高楼大厦越高,地面楼层的设计亦愈加重要。高楼形成了大量流向低层的流动人群,导致底层楼面需要特殊的空间规划。
坐落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人称「C塔大楼」的多用途双子大楼。这个项目利用邻近的公园,把梯田般的结构和多层地面的极限推至全新高度。
Zaha Hadid Architects为电讯公司OPPO设计的深圳总部,将高楼集中起来,置于阶梯般的基座上,此基座的功能类似平台,但却有效地将高楼与公共地面互相融合,而不是将两者关系切断。
小型办公空间解决方案 HAPPYWORKS 丨Abin Design Studio
用建筑做盒饭的设计师,安藤忠雄、妹岛和世都是他们的题材 丨 建筑便当工作室
资讯 | 交流 | 平台 | 学院 | 专家
加入IAI全球设计大奖交流群
长按二维码识别 添加IAI全球设计奖组委会
▲APDF与西班牙IE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合作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APDF亚太设计师联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亚太设计师联盟”(ID:gh_bd36f00f9a5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