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响起的一瞬间,是否瞬间将你带回了童年的电视机前。
回首往昔,在那个冰块降温电视机,与父母斗智斗勇的年代,从来没有这样一个角色,能让孩子们自发的吃起了蔬菜。
与很多“妈见打”的动画角色截然不同,这个嘴里念着“我很强壮,因为我经常吃菠菜,我是"大力水手"的角色,绝对是每个妈妈哄孩子们吃蔬菜时的最爱。
而此时哪怕是最挑食的孩子,也无法抵挡菠菜的诱惑;毕竟谁不想变身为电视机中的那个:有着强壮臂膀、时刻叼着烟斗、力大无穷,人人都爱的Popeye呢?
01
大力水手的黑历史
除了横刀夺爱
原型也不爱吃菠菜
1929年,在动画<When the Cat’s Away>中,沃尔特迪士尼先生首次让米奇戴上了白手套;而这也是大力水手Popeye粉墨登场的一年。
最早的米奇是不戴白手套的。
这一年的1月17日,是大力水手Popeye诞生的确切时间点。他的作者是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彻斯特镇的漫画家E·C·西格。最初的Popeye仅仅是其创作的连环画《顶针戏院》中的,一个仅有一句台词的龙套角色。
一眼顶针,请鉴定主角。
而Popeye这个角色最初的灵感来源,是与E·C·西格同住在彻斯特镇上的拳击手弗兰克·弗格。其实这对于漫画家E·C·西格而言,实在是一种常规操作,因为在此之前,他就根据附近杂货店中女老板的形象,创造出了女主角Olive。
大力水手中的角色都是作者的身边人。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E·C·西格观看了弗格的拳击比赛。拳台上这个身材瘦小,但迅猛无匹的男人给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而在赛后的交谈中,后者那伤痕累累的双臂、一只近乎失明的眼睛,与漏洞百出的滑稽语法,则激发了E·C·西格那呼之欲出的灵感。
大力水手的首次亮相。
于是E·C·西格说服了后者,直接将其形象近乎原封不动的,照搬进了漫画中作为一个雇佣水手的形象出现,并为其配以了一句“JA THINK IM A COWBOY”的台词。
有心栽花花不开,没想到读者们全部的吸引力,一下便被这个身材瘦小,一身水手打扮的角色所吸引,并纷纷写信要求作者E·C·西格继续让这个角色出现在后续漫画中。
逐渐反客为主,戏份越来越多的大力水手。
无心插柳柳成荫,虽然作者E·C·西格自己也没有料到,这个基于所现实创作的龙套性角色,居然如此的受读者们的青睐,但依然还是让Popeye的身影继续出现在了后续的剧情中。
随着Popeye在漫画中戏份的与日俱增,其人气也开始持续走高,甚至在漫画的后期风头直接盖过了原本的主角。而在这种情况下,索性西格就直接以他作为漫画的主角,将原本《顶针戏园》也改为了《Popeye》,即后来我们所熟知的《大力水手》。
虚假的主角团队。
而此时原本《顶针戏院》中的大怨种男主角则早已哭晕,不仅未婚妻Olive被横刀夺爱,连自己原本主角的地位也就此不保了。
只是与漫画《大力水手》中的Popeye有所不同的是:原型弗兰克 弗格虽然也身材矮小,且在拳台上战功赫赫,甚至每日也是烟斗不离嘴,但他对菠菜这种食物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真实的主角团队。
02
从最初的“鸡你太美”
到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
菠菜的代言人
众所周知,菠菜绝对是Popeye的最爱。在大力水手的世界中,没有任何艰难险阻是一罐菠菜所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么就再来一罐。
而如果当所有家长得知,在大力水手早期的设定中,其力大无凶的力量源泉并不是一罐菠菜,而是随身携带的一只母鸡时,不知他是否还是家长们哄孩子吃蔬菜时的最爱。
早期设定是需要依靠“鸡你太美”获得力量。
没错,在大力水手早期的漫画设定中,Popeye随身携带了一只母鸡,在遇到任何无法解决的困难和坏人时,只要想办法抚摸一下母鸡的头,立刻就能获得所向披靡的力量,甚至于刀枪不入。
一只神奇的小鸡。
不得不说哪怕时至今日,这种“鸡你太美”的设定,都是十分有趣的存在。而当时漫画中的大力水手,也正是凭借着这种天马行空的设定,才获得了更多读者的青睐,挤走了原本的主角。
逐渐转变为菠菜的代言人。
尤其此时恰逢自1929年起,就席卷整个美国大陆的经济大萧条时代,虽然政府一再宣扬“奋斗就会有出路”,但充斥于社会各个角落的大量失业人群,和人人自危的工作环境,都让哪怕是再乐观的人,都看不见希望。
而漫画中总是能解决所有困难,以一副乐天派形象出现的大力水手,则无疑给予了身处在那个低迷时代中的所有人一种希望。于是应美国政府的要求,漫画中的大力水手开始将手中那只神奇力量来源的母鸡,换成了一罐菠菜。
直到1937年以前,当时西方的科学界普遍都认为,每百克的菠菜中,含铁量可以达到35毫克之多,而这仅仅是因为早期的试验检测中弄错了一个小数点,把3.5毫克错当成了35毫克。
这也就使得当时的美国生产了大量的菠菜罐头,而人们也普遍认为菠菜不仅能够提供大量的维生素,避免败血症的发生,同时铁元素还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壮。因此在大力水手的推波助澜之下,即便是经济大萧条时期,菠菜罐头也是供不应求,价格更是居高不下。
凭一己之力就带动菠菜销量的男人。
更何况在漫画里,随时抱着一只母鸡四处跑,关键时刻也不方便变身,远远不如一罐菠菜来的方便。而也就是在这时,大力水手与菠菜的形象,便牢牢的捆绑在了一起,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ICON。
03
如果没有他
可能不会有
City Boy和马里奥
人人都爱City Boy,现如今一说到Popeye,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创刊于1976年的杂志《POPEYE》,而这本City Boy们的穿搭圣经,其实最初灵感来源就是大力水手Popeye。
《BRUTUS》大家肯定也不会陌生。
pop+eye,虽然字面上可以理解为popular+eye,意为“对潮流的关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曾经的《POPEYE》杂志的确难以脱离大力水手Popeye对其的影响,甚至在早期的封面上都多次出现了大力水手的身影。
而在时隔四十年之后的7月刊上,《POPEYE》不仅在别册附上了创刊号的复刻版,同时还对曾经封面上的大力水手的历史进行了一系列详尽的解说。
《POPEYE》四十周年。
无独有偶,1960年前后就开始在日本电视台播放的大力水手,同样也影响了当时风华正茂的宫本茂,于是野心勃勃的他准备乘着大力水手的东风,趁热打铁制作出一款大力水手的游戏。
缺了一顶绿帽子的宫本茂。
作为当时GAME&WATCH的产物,任天堂迫切的需要一款游戏,来帮其挽回上一款游戏销量惨淡而造成的败局。而当时风靡日本大陆的大力水手无疑是不二之选,因此在还没有谈拢大力水手版权的情况下,便着手开始了游戏的制作。
当年的《大力水手》由不二家赞助播出
不过令宫本茂措手不及的是,哪怕是在游戏制作完毕,即将面临发售的前夕,大力水手的版权却还是依然迟迟没有下文。所以制作团队不得不加班加点,将原本游戏里Brutus的形象改变为一只,有着同样坏笑的大猩猩,而将大力水手Popeye的形象重新涂色,变为一个穿着背带裤,戴着红帽子的木匠,Olive的形象则变为拥有一头金发的公主。
没有大力水手就不会有大金刚,更不会有马里奥。
这一切都很似曾相识是不是?是的,这也正是日后撑起任天堂半壁江山的《大金刚》和《马里奥》的形象来源。
可以说正是因为大力水手,才会阴差阳错的成就了任天堂日后的宏图霸业,与大金刚和马里奥这两个脍炙人口的现象级游戏角色的经典。
后来任天堂还是制作并发行了《大力水手》的游戏。
04
为什么说Popeye
是美式复古文化的
代表之一
大力水手Popeye的形象,哪怕时至今日来看也与英俊和潇洒毫不沾边。在没有菠菜的“开挂”之前,身材瘦小的他,时常被人高马大的Brutus玩弄于股掌之间,甚至经常还会弄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但这依旧不影响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于大力水手这个“反传统”角色的喜爱。
英年早逝的E·C·西格。
根据不完全统计,自1933年大力水手被制作成动画以来,到1980年间派拉蒙公司推出第一部真人电影,期间不仅大力水手的漫画被超过500家的报馆连载,其制作而成的动画与剧集更是超过百部,是当之无愧的橡皮管动画时代的王者。
《Betty Boop》中的Popeye
1938年时《世界漫画》杂志甚至将其评选为“取代米奇老鼠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漫画角色”,而就在同年,大力水手的创作者E·C·西格逝世,年仅43岁。
被当作吉祥物的Popeye。
或许正是因为原作者的撒手人寰,导致大力水手Popeye的版权归属成迷,从而使得其开始被多方滥用。也正是因为这种滥用,反而使得大力水手Popeye的形象开始席卷整个美国,融入进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需要吃下一罐眼前的菠菜,就能扫清面前的一切障碍,解决一切的难题,在超级英雄还没有批量化生产的时代。频频出现在日常各类生活用品上的大力水手Popeye,除了让商家们赚的盆满钵满之外,绝对是每个美国人精神的寄托与短暂逃离现实的最好存在。
精神的信仰与时代的象征。
没有任何一个美国民众能够拒绝大力水手的魅力,虽然他经常会洋相百出,但同时他永远积极向上,自信勇敢,知难而上,更何况男友力爆棚。而这种正能量的态度与随时挺身而出的精神,不仅满足了上世纪美国人的精神需要,同时也见证了美国历史的发展。
也是Nose Art文化里的常客。
在漫长的岁月中,大力水手Popeye的意义,早已跳出了其原本的角色本身,逐渐成为了一种美式复古文化里程碑式的存在。无论是其自信勇敢的形象,还是永不退缩的善良与正直,都对所有人造成了极其深远的积极影响。
有情人终成眷属
身体与心灵
总有一个在路上
1999年时,大力水手终于“转正”,和其横刀夺爱的Olive有情人终成眷属,结束了爱情的长跑,纽约的帝国大厦也特别为这个延续了70年的传奇小人物点灯庆祝。
与各位共勉。
从最初漫画中的初次登场,只有一句台词的龙套,到现如今脍炙人口、美式文化的代表,大力水手Popeye一路坎坷,走了近七十年。而他也让更多的人相信,哪怕路再漫漫其修远,但只要念念不忘,就定会有回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3oz复古文化”(ID:CN-33OZ)。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