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书店看书时,我们听什么?

在艺术书店看书时,我们听什么?








一个问题是始终存在并无法被抹去的,

我们需要一种持久、真正的生活,


还是宁愿在一种暂时、表面的共同生活中起伏?

艺术书或许能给予我们一些思考。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过“人存在于一个共同体之中”的观念。在Politics一书中,他把共同体比作一种如人似马的自然物,或是像建筑一样的人造物。


就像成人是孩童成长发育的目的,建筑是砖片瓦楞被搭建起来的目的,社会,作为最权威的人类共同体,似乎也就可以理所应当地被看作是诸如家庭、宗族、城市、村落这些建立在不同基础之上、各式各样的共同体发展演化的最终归宿。


时间来到千禧年过去二十余载的现在,社会结构的失衡,是与日常生活在形式上的有序同步进行的。人们在被市场提供的丰盛景观喂饱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日益被分割、疏远的常态。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时刻,一个问题是始终存在并无法被抹去的——我们需要一种持久且真正的生活,还是宁愿在一种暂时、表面的共同生活中起伏?


艺术家们或许能从不同角度给予我们抵达彼岸的桥梁,为此,我们与假杂志重提“都市新生”的概念,以“共同体”的名义,利用摄影艺术书这一媒介,向公众逐一呈现共同体里的组成要素:城市与乡野、人与自然。


本期,HA特意为您甄选了这四个要素中的部分画册及其适配歌单。我们由衷期望,在翻看画册的同时,那些熟悉的、生疏的、或者是被遗忘的,能重新排列组合,与我们及此刻的我们产生互动与连结。






德国阳台








平装,牛皮纸封套

240mm X 320mm

出版:假杂志 2019



 陈海舒《德国阳台》






《德国阳台》内页 ©️ 陈海舒


2017年夏天,陈海舒和他的妻子搬到德国卡尔斯鲁厄市北城区。他们所在的居民楼,与周围约五十栋外观几乎相同的居民楼一样,都属于二战后美国驻德军队在卡尔斯鲁厄新建的军营——Paul Revere军营。




《德国阳台》内页 ©️ 陈海舒


如同其他在德美军基地一样,Paul Revere军营设施完善,自成一体,俨然一个“小美利坚”城市。在此驻扎的美军对德国本地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左右着驻德美军与德国本地人的关系。




《德国阳台》内页 ©️ 陈海舒


冷战结束后,美军撤离卡尔斯鲁厄,并将这批军营楼,连同其配套的设施——军用机场、学校及其他基础设施交给德国。随后这一地区被改建为新的城区。军营楼被扩建,加盖,并配上阳台,成了居民楼; 机场则被设为自然保护区。虽然美军完全撤离了,但是其对德国社会长达五十年的影响并没有随之消散。



户型有三居室和四居室两种。每栋楼都有这两种户型。四居室有127平方米,三居室有96.5平方米。过了厨房就是起居室,起居室没有门,面积是46平方米或者38平方米,宽敞舒适,只是不够私密(原因后文会提到)。很宽敞的浴室,面积有7平方米,两边各有一间15-21平方米的卧室,这是中欧地区常见的大小。所有房间的地板都是橡木地板。

巴登州新闻,1951年4月21日 ©️ 陈海舒


《德国阳台》内页 ©️ 陈海舒


作为新的居民,陈海舒与他的家庭通过居住行为体验并实践着居住空间和城市空间的功能转变。正在进行的项目《德国阳台》中,陈海舒一边记录着这一地区的日常生活,一边寻找当地报纸巴登州新闻(Badische Neueste Nachrichten,BNN)在历史上对卡尔斯鲁厄市驻徳美军的相关报道,并将这两者结合起来。



《德国阳台》内页 ©️ 陈海舒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群体、不同文化间的共处面临着或相似、或不同的困难。通过这一形式,作品模糊了过去与现在、公共与私密的界限,展现了当下的日常生活如何在这一历史遗留物中重新展开,并产生新的集体记忆。




A1 - The Great North Road








平装

32.2 x 24.3cm 96页

出版:MACK 2020



Paul Graham

 The Great North Road





Bus Converted to Cafe, Lay-By, West Yorkshire, November 1982  ©️ Paul Graham


Little Chef in Rain, St Neots, Cambridgeshire, May 1982  ©️ Paul Graham


A1-The Great North Road是Paul Graham于1983年出版的第一本书。尽管当时英国的摄影场景十分活跃,但只有少数几本专著书籍—Chris Killip和Martin Parr都各有一本,并且没有专门的出版商或分销商。Graham必须自行出版,但作为第一本彩色图书,它对英国摄影产生了惊人的影响。



Cafe Waitress,John's Cafe,Sandy,Bedfordshire,May 1982  ©️ Paul Graham


Cafe Assistants, Compass Cafe, Colsterworth,  Lincolnshire, November 1982  ©️ Paul Graham


这本书将社会纪录片的传统与崭新的色彩相结合,在英国改变了摄影领域,为从Nick Waplington到Anna Fox,从Richard Billingham到Tom Wood的新一代英国彩色摄影师铺平了道路。



Interior, John’s Cafe, Sandy, Bedfordshire, April 1981  ©️ Paul Graham


Burning Fields, Melmerby, North Yorkshire, September 1981  ©️ Paul Graham


Graham跨越整个英格兰进入爱丁堡,并使用大幅面相机反复沿着“大北路”行驶,以记录1980年代早期英国的人物,建筑物和景观。如今已有40年历史了,这本书既是艺术品,又是撒切尔夫人政府和英国工业基础日渐衰落的历史文献。



Bible, Driver’s Bedroom, Blyth Services, Blyth, Nottinghamshire, February 1981  ©️ Paul Graham







风岛








平装,外封套

250mm X 285mm

出版:假杂志 2019



 高岩《风岛》





《风岛》内页 ©️ 高岩


这里的风很大,台风经常在这里登陆,很多自然地貌形态都是风塑造出来的。




《风岛》内页 ©️ 高岩


最初去平潭拍摄是由于艺术家对当下非常流行的原生态文化概念的关注,想知道这个所谓的“原生态”现实能够给人们带来什么?究竟是基于某个地域的历史、地理、自然环境的基础所遗留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体验,还是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所簇生的模式化、甚至是同质化的消费行为?



《风岛》内页 ©️ 高岩


随着2017年4月和7月的两次拍摄,高岩发现不断的开发正在迅速的改变着这里的地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家尝试用个人的视角记录下来这片岛屿的变化,并在不断的观看中去理解当地人与自然环境、文化遗产、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去思考他们是如何在新的文化生态中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社会位置和生活状态来适应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




《风岛》内页 ©️ 高岩


艺术家在拍摄时希望在被观看的事物中透露出和现实复杂性相关的信息,而不去刻意的用照片解释拍摄问题。将不同层面的现实切片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让自然风貌、宗教信仰、工业地带、旅游开发、城镇规划、日常地带等区域连接成为同一个视觉结构,使图像之间呈现出既互相阻隔又可以打开想像空间的跳跃性阅读,让这个系列的照片成为具有社会信息的历史素材,或是探讨真相的工具。



《风岛》内页 ©️ 高岩


整体来说,这个系列的照片主要是由岛屿上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城市化进程现场、旅游经济在岛屿上的发展现状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等几个方面构成,希望这几条视觉线索可以汇集成为一个可探讨原生态村落城镇化以及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可视化场域,让看到的人去思考现实,追问成因。




A Pound of Pictures








亚麻布面精装,前后粘页

三种纸张,含五张随机照片

25.3 X 31 cm,156页

出版:MACK 2022



Alec Soth

A Pound of Pictures





“Stuart.”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Alec Soth


A Pound of Pictures是对意识流摄影的赞歌。本书汇集了Alec Soth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所拍摄的全新作品。A Pound of Pictures描绘了一系列广阔的主题:从佛教雕像和鸟类观察者者到寻日者和林肯的半身像。




A Pound of Pictures 内页


这这本书反映了摄影作为艺术希望把体验具体化的诉求(特别是当图片被印刷出来之后)。在书中看似随意的图像编排中,反复出现的是符号和纪念品,以及每天出现在生活中的日常影像。




A Pound of Pictures 内页


Soth的照片构成了一个曲折的、具有反思性的“公路旅行”。在他拍摄的笔记之后,还有一个后记。他在其中写道:"如果说这本书中的照片是关于它们闪亮表面以外的东西,那么这些东西就是关于它们自我创造的过程、关于在特定(虚构)的世界中,与物理(真实)世界建立短暂联系的过程。”



White Bear Lake, Minnesota ©️Alec Soth







The Blindest Man








精装

21 x 27 cm, 104页

出版:Void 2022



Emily Graham

The Blindest Man





The Blindest Man 内页 ©️Emily Graham


1993年,一位匿名作者埋下了一件黄金宝藏,它已经埋藏了超过25年未被发现。从那时起,这个未解之谜就一直困扰着众多寻宝者。许多人在已故作者最初埋藏宝藏时发布的一本神秘线索书的指引下继续搜索这件宝藏。




The Blindest Man 内页 @Emily Graham


在三年的时间里,艺术家Emily Graham拍摄了那些追逐宝藏的人,他们可能是徒劳的探索,同时收集研究和短暂的东西。最终拍摄的图像结合搜索而来的文档——文本、通信以及地图——构成了新书The Blindest Man






The Blindest Man 内页 ©️Emily Graham


The Blindest Man中,Graham的照片反映了狩猎的神秘线索:难以捉摸和无法解释的符号贯穿始终,如山坡上的孔雀,墙上的标记,以及通向天空的螺旋楼梯——所有这些都留给观众去解释。作品中蕴含一种隐含的叙事和追求的感觉,道路和路径的图像通向视线之外,电话刚刚被挂断。




The Blindest Man 内页 ©️Emily Graham


“看不见”的主题反复出现——一个男人从墙上的洞里往里看,一张被阳光遮住的脸,还有一只放在手掌上的眼球。Graham的照片与有关搜索的文件一起展出。虚构和事实,再加上猜想,共同呈现了一种没有答案、没有终点追求的矛盾。




The Blindest Man 内页 ©️Emily Graham


艺术家对解决谜题的兴趣不如对线索的各种个人解读:寻宝本身的概念,以及这将把那些寻求明确答案的人引向何方、个人寻宝者的梦想、幻想和痴迷。通过这些神秘的图像,The Blindest Man探索了追求的矛盾性,既没有答案,也没有终结。




Day Sleeper








平装

17 x 24cm

出版:MACK 2020



Dorothea Lange, Sam Contis

Day Sleeper





Day Sleeper 内页 ©️Dorothea Lange, Sam Contis


Day Sleeper中,艺术家Sam Contis为美国标志性摄影师Dorothea Lange的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Contis回应了她和Lange看待事物的方式之间的共鸣。




Day Sleeper 内页 ©️Dorothea Lange, Sam Contis


它揭示了Lange在很大程度上不为人知的一面,包括她的家庭照片,她工作室的肖像画,以及在旧金山和东湾的街道上拍摄的照片。




Day Sleeper 内页 ©️Dorothea Lange, Sam Contis




Day Sleeper 内页 ©️Dorothea Lange, Sam Contis


从Lange丰富的档案中,Contis构建了一个碎片化、陌生的世界,以日间拍摄的人像为中心,构建了一个支离破碎的陌生世界,这既是喘息的象征,也是遗忘的象征。



Day Sleeper 内页 ©️Dorothea Lange, Sam Contis







重·现








锁线胶装带护封

217*285*10mm

出版:JZZP&SCoP 2017



 史国威《重·现》





初春的杨树 ©️史国威


史国威的创作方法被称为“摄影-绘画”,他把自己在对黑白原相上色过程中情感与记忆的变化融汇进色彩,创造出具有情绪的颜色。



生长 ©️史国威


作为原始素材的黑白照片本身,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最终作品的原材料,为反复绘制过程中所产生的灵光或不安提供了一个培养的场所。这层属于更高纬度的思考,将二维的平面图像拓展出了更多观赏的空间。



念小黑 ©️史国威


在史国威眼中,饱含情绪的颜色才是最真实的。他选择了恰好能使他的作品变得生动准确的色调,同时也用更能激起他情绪的方式主观地对原始色彩做出了强调。



多肉乐园 ©️史国威


他的颜色介于现实与虚构当中。在这一层面上,其既对现实有了部分的还原,又对自己对情绪有了一定程度的体现。这些元素对于观众来说,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对感官与理解的挑战。



野草 ©️史国威





In Our Nature








平装,牛皮纸封套

21.6  x 15 cm,64页

出版:SUPER LABO 2011



 Takashi HOMMA

In Our Nature





In Our Nature 内页 ©️ Takashi HOMMA


本书为2011年Takashi Homma于九州福冈的个展「In Our Nature」开展同时出版的摄影集,由拍摄于美国、英国、法国以及日本的「自然」照片所构成。




In Our Nature 内页 ©️ Takashi HOMMA


“自然”也是“人和动物的本性”的代名词。从某种意义上说,照片中的自然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它让你从中感受到一丝人类的气息。




In Our Nature 内页 ©️ Takashi HOMMA


In Our Nature是可以映照出存在于自然背后的自身身影,如镜一般的一本摄影集。这种摄影与纯粹的自然本身无关,而是与我们人类所想象的自然有关,让你感觉在远处某个地方有生命的迹象,远离常态化的一步。



In Our Nature 内页 ©️ Takashi HOMMA










共同体


展期|Exhibition Date

2022年10月22日—12月11日


开放时间|Time

周一—周日 10:00-19:00

Mon - Sun 10a.m. - 7p.m.

(广场全天开放)


合作机构|Cooperative Institution

假杂志

JIAZAZHI


票价|Price

免费入场

Free

*根据防疫规定,请您提前准备好72小时内核酸阴性结果并现场扫描场所码


地点|Location

Harmony Art艺术社区

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888号

 Harmony Art, No.888 Dong’an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展期内活动,如遇变更,我们将及时通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HarmonyArt”(ID:gh_de6b11e1a74c)。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