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惨遭火灾3年后,损毁严重的巴黎圣母院竟在美国“复活”了?

在惨遭火灾3年后,损毁严重的巴黎圣母院竟在美国“复活”了?






在巴黎圣母院火灾事件过去了三年后,这个受损严重的世界文化遗产通过AR科技获得了新生 / 图源:截自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视频


就在三年前,法国巴黎的一场火灾揪起了世界的心。那场肆虐的大火损毁了闻名世界的巴黎圣母院,令教堂的一个尖顶如拦腰折断般倒塌,建筑物的大部分屋顶和上层墙壁都被摧毁,彩色玻璃窗的铅缝被熔化,一些画作也因烟气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对于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和重建工作,预计将到 2024 年才能完成。不过,得益于先进的数字科技,这个曾吸引无数游客的文化胜地,如今已经在虚拟世界获得了新生,以新的面貌重新与来自全球的观众们见面。

就在今年 4 月中旬,一场名为“巴黎圣母院AR展(Notre-Dame de Paris: The Augmented Exhibition)”的展览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建筑博物馆揭幕,以AR的形式带领参展者全面了解巴黎圣母院那八百余年的悠久历史。


在展览现场,参观者可以使用Histovery公司开发的手持平板HistoPad™,来解锁可移动的交互式增强体验。同时,参观者可以通过这一技术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身临其境地了解这座哥特式大教堂的丰富历史。从 1241 年的荆棘王冠,到 1804 年拿破仑加冕,再到 19 世纪对尖顶的重建,本次展览共有 22 个关键历史事件可供参观者浏览。


值得一提的是,参展者也能从修复团队的视角,近距离观察 2019 年巴黎圣母院大火后的最新修复进程。除此以外,本次展览主办方还发起了一个自助虚拟寻宝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进行文化探索。




图源: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


令这场多感官体验更上一层楼的,是对实地展览的场景设置,从视觉,触觉和听觉上提升参展者的沉浸感。这其中包括大型照片墙,用乙烯基材料对大教堂棋盘格地板的逼真再现,精美的彩色玻璃,以及音频播放的教堂标志性的钟声等等。


据悉,这个由法国品牌欧莱雅赞助的展览,是与负责圣母院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公共机构合作创建的。除了在华盛顿举办外,该展还在巴黎的伯纳丁学院同时进行,并会在未来几年内前往包括新奥尔良、上海和德国德累斯顿在内的其他城市。




图源: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


在此之前,诸如国家美术馆的“虚拟维罗内塞(Virtual Veronese )”展和普拉多博物馆“绘画的本质(The Essence of a Painting)”展这样的创新性展览,便已多次向我们展现了先进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可以发挥的独特作用。


而本次的“巴黎圣母院AR展”,也同样是这样的一个值得研究的案例。在这个展览中,AR技术不仅用于记载和重现巴黎圣母院的建造过程,也积极记录着它正在进行的修复进程,进一步证明了这类技术在再现历史和传承文化遗产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这类新型技术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新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一同感受文化历史的魅力。




/ 图源:截自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视频


而对于本次展览的举办地——国家建筑博物馆来说,这也标志着该馆首次举办以互动科技为特色的展览。作为一个依托实地而展开的现场体验,它进一步拓展了博物馆体验的可能性,以吸引那些在经历了疫情封锁后渴望实体活动的“后疫情”时代的观众们,从而有效刺激博物馆访客量的提升。对于此次展览,该馆的总裁兼执行董事Aileen Fuchs这样表示:


“我们很高兴能将这一顶级展览带到美国,并相信它能提供一种新的方式去体验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参观者将亲身体验技术能如何促进我们对建筑的理解。凭借其独特而又令人身临其境的虚拟性质,本次展览将提供一个走进这个世界遗产的窗口。”



图源:截自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视频



· End ·



文字:Fei Lu

翻译:Mint;Yifan

辑:Yifan



JCC 文创未来





J I N G

往期推荐


· RECOMMEND ·









JING CULTURE & COMMERC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JCC文创未来”(ID:JingCultureCommerc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