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月19日是雨水节气。古人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尔雅》曰:“天地之交而为泰。”天地和同,联手“酿造”雨水,所以春之水为泰。“春”字体现阳光,“泰”字体现雨露,皆是万物所需。“甘雨时降,万物以嘉。”
所谓“春气博施”,就是春天以阳光雨露施予万物,彰显博爱精神。此时,降雪开始减少,但并未终结。
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流域,往往是“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霜、雪可能发生在春季的任何一个节气当中,老话儿说:“三月还有桃花雪,四月还有李子霜。”就气候平均而言,多数地区的终雪,即最后一场雪,是在雨水到惊蛰节气。
在乍暖还寒之时,抽青早的草木格外受到人们的青睐,毕竟物以稀为贵,待到万紫千红之时,大家几乎已经审美疲劳了。柳梢头若有若无的一抹新绿,便是残冬早春时节人们的视觉盛宴。
郑板桥有副对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我觉得“春风放胆来梳柳”这句特别传神。数九数到一半儿,冬将军还威风凛凛的时候,春风来撩拨柳树确实需要胆量。待到大暖之时,春风去撩拨枣树,那根本不算什么本事。
春,或许是一种气息、某种味道。踏遍岭头缭绕的云层,似乎也找不到春在何处。
待回到自己的园中,拈来梅花闻一闻,发现春并不在远处,而是在自家的枝头。
雨水时节,獭祭鱼,雁北归,草木萌动。
獭祭鱼是说,东风解冻了,水獭捕鱼,既吃,也在岸边嘚瑟,弄得像一个典礼似的。
雁北归,是说大雁向北飞。立春时河开了,雨水时雁来了。是雁,不是燕。古人所说的春分第一候是玄鸟至,也就是燕子来了。所以“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在春分,不是在雨水。
草木萌动,即草木开始萌发。现在我们经常说:“发生什么事了?”这个“发生”,从前是专门描述春天的词语。《尔雅》曰:“冬为安宁,春为发生。”发生,原来专指萌发、生长。
但雨水时节,往往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若有若无,或许这才是诗人心目中的“最是一年春好处”。
雨水节气在南方,被称为“可耕之候”,就是可以陆续地春耕了。从前人们观察物候,鸟语花香,都和领导的重要批示差不多,“花开管节令,鸟鸣报农时”。
二十四番花信风之雨水花信是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古人有“望杏瞻榆”的习俗,望着杏花开,看着榆钱落。所谓“杏花春雨江南”,只写了杏花开时的唯美,没有写杏花开后的繁忙春耕。人们在鸟语花香之中猜测气候密码,草木之枯荣、蛰虫之启闭都是与农事高度关联的缜密序列。
雨 水 · 花 信
小寒: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 二候兰花 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 二候樱桃 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 二候棣棠 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 二候麦花 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 二候荼蘼 三候楝花
一候 · 菜花
菜花,也就是油菜花,植物学上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在我国种植非常广泛。每年从1月到8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油菜花从南到北次第盛开,点缀出一副副最美乡村画卷。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二候 · 杏花
杏花是李属李亚属植物蔷薇科。杏花单生,先叶开放,花瓣白色或稍带红晕。含苞时纯红色,开花后颜色逐渐变淡,花落时变成纯白色。大多成簇状开放,花繁姿娇,占尽春风。中国在公元前3000年就开始大量栽培。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三候 · 李花
李花,即李树的花。“李”,又名玉梅,古称嘉庆子,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白花,小而繁茂,以其洁白秀美、素雅清新得喜爱。
图/插画师 吴都Jasmine
《李花》
「唐」李商隐
李径独来数,愁情相与悬。
自明无月夜,强笑欲风天。
减粉与园箨,分香沾渚莲。
徐妃久已嫁,犹自玉为钿。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清家具之家”(ID:tieliw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