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洪管理,设计师在行动 | 向国际获奖项目学习
近年来,洪涝灾害危及全球,经济损失巨大,各国政府都积极开展各项防洪减灾措施,以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洪水危机。风景园林学科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根本使命,重视自然生态,国内外很多基于雨洪管理的景观项目取得了广泛认可。此外,一些国际景观奖项的组织与评审者也越来越关注洪灾防治和城市水环境治理,如2022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非中东地区奖(IFLA AAPME Awards)和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奖(LI Awards)都设立了“洪水和水资源管理”(Flood and Water Management)这一奖项类别,以促进全球设计师们从更加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实际行动改善水环境。
自2015年起,我国至今已有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30个,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45个,以“海绵城市”理念为主的治水措施颇具成效。许多国内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也屡获IFLA、ASLA等国际景观大奖,得到国际同行们的认可,提升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国际影响力。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
来看下近期国内海绵城市的获奖案例吧~
1
项目名称:坪山河公共水岸景观规划设计
所获奖项:2022年IFLA AAPME奖未建成项目类-分析和规划杰出奖
设计公司:AECOM
项目亮点:坪山河公共水岸景观规划设计,以韧性景观的设计理念应对城市环境的变化。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远规划设计角度出发,为构建坪山的生态、游憩、文化展示窗口,打造促进人与自然共生的韧性景观,项目团队提出韧性防洪、韧性栖境和韧性水岸的三大设计策略,融合蓝绿空间的韧性滨水设计,“还水于民”,营造生态健康、环境宜人的滨水区环境。
▲提高河流流动性,同时提高沿岸生物多样性
▲与净水厂相通的燕子湖,可在洪水期作为滞留池吸纳上游30%的水量
设计提出以河湖分离解决季节性水量不均的问题,发挥分洪与滞洪功能以舒缓洪水期中下游排洪压力,并以恢复缩窄低水河槽宽度至自然河貌断面来优化河流流动性,创造韧性可调适的水环境。
图片来源:AECOM
整理自:https://mp.weixin.qq.com/s/S3KgrzSNV12sHQK8YEjccw
2
项目名称:青岛胶州国际机场
所获奖项:2021年IFLA ASIA-PAC奖景观设计项目-基础设施类卓越奖
设计公司:阿特金斯
项目亮点:在整个设计方案中,景观与建筑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新机场的航站楼呈“海星”状的五指廊向心布局,实现大集中与单元式的合理平衡;航站楼前的景观设计则运用了“海浪”的大地景观设计手法,充分体现了与航站楼建筑设计的呼应,建筑与景观主次分明。景观设计不仅注入“齐国”地域文化基因,还具有前瞻性的协同设计,将结合景观地形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与市政管网融为一体,有效降低了航站区的内涝风险,助力青岛机场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海绵机场。
▲航站区水资源管理流程图
在雨季:积极利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收集、净化和蓄积雨水资源,将其作为景观水体补水,节约水资源且帮助削减洪峰;
在旱季:蓄积的雨水资源不足时,采用再生水补给,维持水景景观;
在洪涝期:超量雨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往飞行区的四大调蓄池,最终外排至河道。
▲航站区景观水资源调配图
图片来源:阿特金斯
整理自:https://mp.weixin.qq.com/s/OXLGAZS5AN2OMLTHf0okzQ
3
项目名称:飞来峡海绵公园
所获奖项:2021年ASLA Professional Awards研究类荣誉奖
设计公司: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
项目亮点:飞来峡海绵公园是广东省水利试验基地内一个中心湖区的改造项目,它的地理位置处于城市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区域,周边没有污水处理厂。设计团队在该项目中提出“多功能海绵景观”的概念,即雨水管理功能、污水处理功能、生态修复功能、景观功能以及示范功能,打破传统单一的海绵技术与水利学、生态学和景观学的屏障,融会贯通地解决基地的雨水、污水和生态问题,形成系统性的海绵城市建设,达到85%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60%的径流污染控制率。
▲LID设施、土壤和基质的选择与组合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研究过程:根据正交试验法则,将四个低影响开发设施作为组合因子,模拟出9种组合方式,在SWMM平台中分别模拟径流控制率,TSS和TP的去除率,并叠加建造及维护成本的计算,最终确定低成本高效能的最优组合方式。
▲设计策略:台地形式的人工湿地水处理流动路径
▲设计策略:表流湿地承接来自潜流湿地的雨水和污水尾水进行二次净化
▲建成后的基地景观更加趋于原生态,除了必要的维护,几乎不需要人为介入
该项目不仅运用了海绵技术,同时与景观改造达到很好的结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那些地理位置偏远和资金缺乏地区的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
整理自:https://mp.weixin.qq.com/s/6WglhgdUyr63eVYtjPoQnQ
想听获奖团队详细解读更多海绵城市建设干货内容,
欢迎参加
2022海绵城市国际高峰论坛!
张丹华
AECOM中国区水务与生态团队负责人,环境规划总监,美国绿色建筑LEED认证专家
夏源
阿特金斯中国城市发展事业部副董事、中国区景观负责人,浙江生态河湖智库专家
闾邱杰
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设计总监,风景园林高级工程师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报名!
为促进海绵城市建设更好落地,促进国内外城市水系统韧性建设实践案例的学习和交流,《风景园林》杂志联合科研机构,将于2022年11月16—17日在线上举办“2022海绵城市国际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将提供一个集中学习和交流国内外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实践经验的线上平台,邀请来自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的顶级奖项获奖单位、知名院校、优秀设计院及技术企业的相关专家出席并作精彩演讲,讲授不同地域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实践的项目经验、落地途径和关键技术,探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城市水系统的生态韧性塑造。
国际获奖团队,头部外企,国内大院,顶级高校,重磅来袭!
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海绵城市规划管理单位、生态环保建设单位、规划设计院、地产开发企业、风景园林师、建筑师、高校专家及广大师生们相聚云端,共话海绵城市建设。
01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北京《风景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家林草局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
协办单位
DHI 中国
学科支持
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学(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
支持媒体
风景园林新青年
中国花卉园艺
LAC景观网
《规划师》杂志
更多支持媒体持续招募中……
02
时间
2022年11月16-17日(星期三、星期四)
9:00-12:00、14:00-18:00
03
嘉宾阵容
拟邀请嘉宾
Jeremy Person
Jeremy Person,美国风景园林师,就职于波特兰市环境服务署(简称BES)工程服务部地表水修复设计组。
Jeremy自2007年以来一直在BES工作,在加入地表水修复设计团队之前,他在流域修复项目组工作了13年,负责起草建设文件,审核许可证并领导雨水生物滞留和湿地修复项目的现场施工。他在风景园林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涵盖生物滞留、修复、私人开发和住宅设计。
张丹华
AECOM中国区水务与生态团队负责人,环境规划总监,美国绿色建筑LEED认证专家。
张丹华女士拥有16年生态环境规划与设计领域的工作经验。擅长水资源管理、流域整治、河湖治理、海绵城市、人工湿地、生态修复、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等,以及与规划设计方向的多专业融合。
夏 源
阿特金斯中国城市发展事业部副董事、中国区景观负责人,浙江生态河湖智库专家。
夏源先生有着丰富的全球设计经验,注重设计背后的理性思考和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对绿色低碳、城市设计、景观规划、景观设计,棕地再利用都有着丰富的设计及研究经验。他师从著名生态主义设计大师拉茨(Peter Latz)先生,曾参与上海辰山植物园方案设计以及多项中德合作项目。2010年开始在上海工作并主持南京滨江风光带、克拉玛依金龙湖公园,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海绵机场),宁波中交未来城滨江生态公园等多个项目。
Yun Fu
哈佛设计学院教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设计评论家;Semester Studio联合创始人。
Yun Fu 2018年加入哈佛设计学院的师资团队,参与编写了新的高阶城市设计课程。他目前协同指导建筑学硕士的核心内容,包括城市设计Studio课程、“城市设计的元素和设计中的城市”讲座,并讲授“现代住宅和城市街区”的研讨班。他同时是设计研究实践项目Semester Studio的联合创始人,探讨关于建筑物、对象和邻里社区的论题。他曾获美国建筑师协会Henry Adams奖章、Deans Award和Eric Daniels住宅设计奖。他的学术研究方向聚焦于设计思维的机制、有关风险和弹性的设计问题以及亚太地区的建筑和都市主义。
刘海龙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导,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刘海龙先生长期从事区域景观规划、景观水文理论与实践、流域治理与生态规划、自然流淌河流保护、遗产地体系规划等研究;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子课题、亚洲开发银行课题等40多项,发表论文70多篇;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英国LI Awards景观创新奖入围奖、ASLA规划分析荣誉奖等。
栾 博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所所长、碳中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大学深圳市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栾博先生长期以景观学与环境学结合、产学研联动的方式从事绿色基础设施和低碳韧性景观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设计实践工作。主持承担国家与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已主持设计与技术咨询项目100余项,获国际大奖10余项。代表性奖励有:2020年IFLA 杰出奖、2019年国际建筑大师奖(AMP)、2019年MUSE金奖、2018年艾景奖年度唯一卓越奖、2014ASLA荣誉奖、2013年第四届中国环境艺术金奖等。
张守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守红教授是中国水保学会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科技产业工作委员会常委,北京水保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专著5部,获评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中国水保学会青年科技奖、科学技术一等奖、优秀设计一等奖等。
戈晓宇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委,《风景园林》杂志特约编辑,本次论坛学术主持人。
戈晓宇先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SWMM情景模拟的半湿润地区绿色基础设施集雨功能优化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城市更新背景下北京市口袋公园体系功能与布局优化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规划设计咨询项目40余项,累计获得IFL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教育部勘察设计奖项20余项。
闾邱杰
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设计总监,风景园林高级工程师。
闾邱杰先生师从当代景观设计大师乔治·哈格雷夫斯、玛莎·施瓦兹,拥有23年全面的景观设计经验。曾就职于世界顶尖设计机构美国Sasaki事务所,参与了包括北京2008奥运会总体规划、阿布扎比Lulu岛总体规划等多个国际知名项目,项目经验遍布世界3大洲及20多个国家与地区。闾邱杰先生还非常重视学术领域的发展,主要研究方向包含: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策略等,成为为数不多的跨界景观设计专家。
吕谦明
DHI(丹麦水力研究所)中国总经理、丹麦工程师协会(IDA)会员。
吕谦明先生在水资源、水环境、洪水预报、湖泊研究、城市供排水、河口海岸工程等方面具有40多年的研究和项目管理经验,参加过中国水专项太湖流域水质管理系统开发、欧盟—黄河中游水污染事故管理系统开发、松花江整体水质数学模型开发、三峡水库洪水预报系统、上海合流污水二期、长江口研究等多个国家重点项目。
白伟岚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园林院总工兼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
白伟岚女士从业近30年间,从事多项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规划设计咨询、标准规划编制及工程设计工作。参与或主持国家级课题及子课题的研究工作10余项,以及30余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及地方科研项目研究;取得国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作为主编之一完成著作3项等。主持的项目、科研和标准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20余项。
赵 丹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博士。
赵丹女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保护修复和低碳韧性城市规划。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北京韧性城市规划纲要研究》《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专项规划(2021年-2035年)》《北京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年-2035年)》等多项重大规划和课题,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近40篇,获得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全国及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等奖励10余项。
左俊杰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研究员,博士。
左俊杰先生主要从事水环境系统治理、景观水文与雨洪管理方面的规划设计及研究工作,出版专著1部,授权专利3项,相关研究论文10余篇,长期担任江苏、浙江等地水生态学会及海绵城市建设咨询专家。重点负责国家海绵试点城市济南、珠海等城市的海绵城市设计项目;负责三亚滨海型海绵城市建设导则编制、龙岩山地河谷型海绵示范项目设计、横琴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系统方案编制等工作。
王 宁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
王宁先生专注于海绵城市的科技研发和成果应用工作,在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市政工程规划与设计、韧性城市等方面具有技术专长,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标准10余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7项,发表专业论文数20多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各1项,参加编写《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方法与实践——以厦门市为例》等著作。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优秀规划设计奖、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20余项。
更多嘉宾敬请期待!
04
会议形式
小鹅通“LA研学堂”线上直播,直播通道后续公布。
参加本次论坛,您将获得:
1)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大咖们零距离互动
2)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能力提升
3)全域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战干货
4)ASLA、IFLA、LI等国际顶级奖项的获奖经验
5)持续的直播回放,让你随时随地温故而知新!
05
报名缴费
论坛费用:899元/人
在校学生持有效学生证可享受优惠价:699元/人
报名方式
请扫描二维码填写报名表:
1)需填写的报名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以及开票信息等,并需同步上传缴纳报名费的付款截图,在校学生需上传有效学生证照片;
2) 报名成功后,会前由工作人员统一将报名手机号录入小鹅通后台,待论坛直播链接发布后,用报名手机号登录小鹅通平台可直接观看;
3) 欢迎填写报名表中的参会调查,会后我们将抽取幸运观众,送出好礼(杂志或周边)!
缴费方式
请在2022年11月14日前对公汇款至以下账户:
户名:北京《风景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淀东区支行
账号:11250501040031548
1) 汇款时请务必备注:“海绵+单位简称+姓名”;
2) 汇款后请在填写报名表时上传汇款信息截图;
3) 本次论坛报名费发票全部使用电子发票,开票类目为“会议费”,不使用纸质发票。电子发票将在会议结束后统一开具,请在报名表内填写准确的收取发票的邮箱;
4) 如需盖章版论坛通知,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至风景园林官网www.lalavision.com-下载中心进行下载。
06
联系方式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学研大厦A座1402室
电话:
曹老师 13520740084;李老师 15801604763;010-62337675
如有疑问,请于工作日09:00-11:30;13:00-17:30致电联系
官方邮箱:
caojuan@lalavision.com、liziyu@lalavision.com
微信编辑 荣琪 师青霞 李梓瑜
海报设计 刘青杨
审核 曹娟 戈晓宇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BC建筑中心”(ID:CBC_201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