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格局,才能过好小日子。
人生在世,不过沧海一粟。
我们在意的时间,可能只是宇宙电光火石般的瞬息。我们纠结的地方,也许不过才如蜗牛角那样渺小。
何为格局?格局是指一个人的眼界、胸襟等因素的综合呈现,代表了一个人生命的容量。
有句话说:你从八十楼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从二楼往下看,可能全是垃圾。
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问题;人若没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鸡毛蒜皮。所以心怀大格局,是为了过好小日子。
知乎上有人问过:“你认为的格局是什么样?”有个高赞的回答是:“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
人有大格局,便深知生活的常态是高低起伏。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得到时是经验,得不到时是经历。
苏东坡在数次被贬后,依然能走到哪吃到哪。他知道那些萧瑟处,不过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他的豁达,是对生活的心怀高远。
曾国藩时常以一句话训诫自己:“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以低调之心,行高调之事。见过高山,方知下山不易,才会格外珍惜每一个随风而行的日子。
终其一生,我们不过都是人生路上的旅者。
心中有大格局,如同占领高地。望得见前路坦荡,亦深知总有歧路。一程又一程出发,一期一会在当下。
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收到老家来信,说为了三尺宅基地,和邻居吵了起来,要他帮忙。
他看完一笑,挥笔回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里人看到信后,马上不争了,还让出了三尺地。邻居知道后,也让出了三尺地。成了著名的“六尺巷美谈”。
其实谁的生活不是如此?曾经的书画琴棋诗酒花,总有一天会落到日常里,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
但人的圈子越小,心万万不可越变越小。不然,可能生活就成一地鸡毛。
心小的人,是在错综复杂的日子里,与这个世界为敌;而心大的人,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爱这个世界从而爱自己。
落在生活的实处,每个人都有很多自私的理由。可是,当你把心放宽后,人生总会有危机后看到转机,在纷繁错杂的生活琐碎里迎来属于自己的平安喜乐。
心有大格局,方能容事,不怕事,会抗事,自在过生活。因为风花雪月总会过去,高楼大厦总会夷平,生活终会归于平淡和寂寥,唯有把心放宽,才是最好的处世之道。
这一年,最火的词,大概就是“内卷”和“躺平”了。可一个真正经过思考,明白自己要过什么生活的人,是不会被这些所影响的。
辞官归乡,于乱世小隐隐于野的陶渊明,便是在一种安贫乐道,悠然闲适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本心。
不是没有过挣扎,但挣扎过后是依然坚定的选择。他在《停云》中写道:“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又写“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这四句诗字面是什么意思呢?是说:阴云密布于空中,又到了下春雨的时刻。东边的园子里树木成行,枝繁叶茂。
自然的雨,时节的雨,总是会如期而至,纷纷而下,陶渊明却在这样的时节恒常之中了悟到了人生如植的真谛。
时间的消磨,人生的灰暗,生命的苦痛也许是一种必须,但人的生命也许就应该像植物一样,在春雨中焕然一新,在夏阳中野蛮生长,在秋风中自在成熟,在冬雪中枝头抱香。
所以陶渊明,能把带月荷锄归的生活,过成世外桃源。
其实,一个人究竟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生命早就知道,那就是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选择。
大格局的人,方能悟透生命真相,收获本真之心,去过自己真心欢喜的生活。
因为人这一生,不是什么都拥有要得到才是幸福,而该是认真思考后,去过一种有选择的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清家具之家”(ID:tieliw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