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亲生物设计的手法让室内空间焕发生机活力

用亲生物设计的手法让室内空间焕发生机活力

用亲生物设计的手法让室内空间焕发生机活力

亲生物设计旨在创造人与自然联系更加紧密的空间。现如今,这种设计方式正变得越来越受

欢迎。本期 Dezeen 收集了十个抚慰人心的亲生物室内设计项目。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天然材料,以及融入更多自然光线和绿色植物,来将亲生物设计原则运

用到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

本文收集的十个项目包括一间采用脚手架作为装饰的日本房屋和一间室内种有榕树的意

大利房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亲生物设计是如何在全球各地的项目中得到运用的。


 

摄影|Murray Fredericks
 

欢迎来到丛林(Welcome to the Jungle),澳大利亚,CplusC Architectural Workshop 设计
 
这间位于悉尼的“欢迎来到丛林”小屋由建筑工作室 CplusC Architectural Workshop 为其总监 Clinton Cole 设计。
 
这座建筑部分采用回收材料,旨在打造一处可持续城市生活实验空间。屋顶设有一片蔬菜花园,以及一套饲养可食用鱼类的鱼菜共生系统,确保生活在这里的人即便在城市中也能与自然保持紧密联系。
 

图片由山田纱子提供

Daita 2019,日本,山田纱子设计
 
这间日本房屋不同寻常地将脚手架用作了永久性装饰,看起来可能有股工业风的味道。但设计师山田纱子创造的这些钢结构可以让屋主直接走到一楼花园,有效实现了让人与自然环境联系更加紧密的目的。
 
二楼两处钢平台铸成的阳台上摆满了绿植。与此同时,整间房屋共设计了 34 扇大小不一的窗户,自然光线十分充足。
 

 

摄影|Hiroyuki Oki

墙屋(Wall House),越南,CTA 设计

越南的墙屋采用穿孔砖建造而成,中央设有中庭,为房屋营造出了一种庭院般的感觉。总部位于胡志明市的 CTA 工作室还在房屋周围增添了绿植和树木,整间房屋感觉就像一座花园。
 
CTA 工作室希望借由穿孔砖和大量光线及绿植,创造一间能够“24 小时全天候自我‘呼吸’”的房屋,从而改善房屋空气质量。
 

 

摄影|Leonardo Finotti

里贝朗普雷托住宅,巴西,Perkins+Will 设计
 
Perkins+Will 建造这座位于巴西东南城市里贝朗普雷托(Ribeirão Preto)的住房时采用了亲生物设计原则。
 
这间住房采用可伸缩的玻璃墙,能够向户外开放室内空间,同时还设有手感优良的木质屏风,屋顶上则铺满了绿色植物
 

 

摄影|Hiroyuki Oki

钵场宅邸(Bat Trang House),越南,Vo Trong Nghia Architects 设计
 
钵场宅邸采用多个高空花园作为自然降温系统,陶瓷建造而成的外立面则采用孔洞设计。
 
陶瓷外立面上的孔洞发挥了通风口的作用,整栋房屋都能享受到循环空气。与此同时,这些孔洞中还会探出树木、灌木和其他植物,形成第二层“缓冲区”,为室内降温。
 

 

图片由小野司提供

Sumu Yakushima,日本,小野司设计
 
这个合作住宅项目由建筑师小野司设计,旨在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小野司运用了一种他称之为“再生建筑”的原则,重新定义了人类住所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Sumu Yakushima 采用木桩建造而成,木桩表面进行了烧焦处理,能够促进菌丝生长,同时也利于树根生长,有助于加强土壤。
 

 

摄影|Delfino Sisto Legnani 和 DSL Studio 的 Alessandro Saletta 

The Greenary,意大利,Carlo Ratti Associati 和 Italo Rota 设计
 
The Greenary 的生活空间中央栽有一棵 10 米高的榕树,设计师 Carlo Ratti 和 Italo Rota 希望借此“模糊自然和人工之间的界限”。
 
这处住宅位于帕尔马郊外乡村一处农场和粮仓,被设计成了一间“永远的家”。南侧墙壁采用全玻璃设计,不仅能够让充足的光线进入室内,还能向外展示屋内的榕树。
 

 

摄影|Barton Taylor

胡椒树被动式房屋(Pepper Tree Passive House),澳大利亚,Alexander Symes 设计

这间棱角分明的房屋位于澳大利亚尤兰达那,由建筑师 Alexander Symes 设计。整间房屋内部均铺设木板,屋顶设有一处位于大树树冠上的露台
 
绿色植物和棕色及棕褐色的色调增强了整个生活空间与自然的亲近感。
 
Symes 表示:“可持续性是这个项目的核心原则,具体体现在天然材料的色调、高性能设计和与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
 

 

摄影|Hiroyuki Oki
 
抽屉屋(The Drawers House),越南,MIA Design Studio 设计
 
抽屉屋的设计旨在尽可能加强室内与户外的联系,同时保护屋主隐私。与此同时,房屋设有多个种满植物的庭院
 
房屋的白色抹灰墙上也铺满了植物,进一步加强了被大自然包围的感觉。走廊旁爬满爬山虎的墙壁从视觉上延长了走廊的长度。
 

 

摄影|Lenny Codd

软木工作室(The Cork Studio),英国,Studio Bark 设计

Studio Bark 打造的软木工作室几乎全部采用软木建造。软木是一种可以完全回收、重复利用或用于堆肥的天然材料。
 
软木工作室使用了一家葡萄酒软木塞制造商废弃的软木粒。整座建筑围绕着一棵原本就生长在此地的美国梧桐建造,室内弥漫着一种舒适的树屋氛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ezeen”(ID:Dezeen_Chin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