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古的方式,挖出一座房子

用考古的方式,挖出一座房子

Maison Owl


洞穴餐厅



我希望自由地思考建筑,尽可能灵活、广泛和巧妙地扩展我对建筑的看法,超越那些建筑曾给人留下的固有印象。 」
—— 石上纯也


“穴居”,又称“洞穴居”。《易·系辞》载:“上古穴居而野处”,洞穴为人类提供了最初的庇护所,是人潜意识中对自然浪漫与野性自由的追求。“穴居”形式不但在起源上同建筑存在着密切关联,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质,也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灵感的源泉。


一些人从穴居中找到自己的平静,在洞穴中建造自己的家,例如近期刷爆朋友圈的石上纯也的洞穴餐厅,与任何洞穴建筑不同,这个洞穴实在通过“负”空间的形式,建造出来的。并且里根据屋主要求,完美结合了餐厅与住宅两个功能。


01


自然化设计

DESIGN FOR NATURE

石上纯也作为当代最具实验性的日本建筑师之一,他极具诗意的设计理念和充满自由的建筑形态,让人印象深刻。

△石上纯也
“洞穴餐厅” (Maison Owl)位于日本山口市区,建筑的委托人是一位法国料理师,也是石上纯也多年的老友。

老人的交情始于一家名为 “餐厅的桌子”(Tables for a Restaurant)的项目。

这次的洞穴餐厅项目与早期项目不同,委托人希望这家餐厅足够充满自然的粗旷感,不受时间推移的影响,具有永恒的传承性和居住性。

于是在有限经费下,石上纯也为这位老板设计了一个不但日常可用于餐厅营业,也可作为家人的居所。

02


原始的

空间氛围

LIVE IN 
THE NATURE

餐厅和住宅区域分别位于北边和南边,三个室内庭院隔开起居空间和餐厅。




每一处空间,自然光都可以照射进室内。落地窗保证空间密闭的同时,也使空间更加明亮通透。




为了简化管道路线,供水和排水管呈直线贯穿三个庭院,水龙头和通风管道均从庭院直接穿过玻璃窗进入房间内部。



粗糙的质感搭配现代的陈设呈现出充满对立又不失和谐的平衡美。






当餐厅营业时,大厅成为用餐场所。当不营业时,这里则是家人们的娱乐场所。





住宅区位于餐厅的南边。





玻璃隔板形成一个低调隐蔽的开口,连接了室内空间和室外景观。





与卧室相连的庭院,石板路丰富了洞穴的原始感。





夜幕低垂,在空间中点上蜡烛灯,浪漫的氛围在空间中蔓延开来。






03


“负空间”

建造

NEGATIVE SPACE



餐厅设计方式非常特别,与传统向上搭建不同,洞穴餐厅的搭建方式为向下挖掘。

设计之初,石上纯也先制作了模型,再数据化了模型的体量与尺寸,并对其进行精确的图纸呈现。

手稿▽


数据化模型▽


他将地块作为模具,挖掘出洞穴质感的空间后,向其中浇筑了混凝土。



当这些混凝土体块完全干燥后,将土壤去除,留下混凝土建筑的结构。



通过这种“倒置”的方法制作“负空间”,让水泥完美复刻了泥土粗旷的自然与随意的有机感,从而创造出了类似于真实洞穴的空间效果。

空间结构偏平,内部形态如同自然侵蚀的地貌,好似已形成千年。

然而美总是伴随意外诞生。其实最早先的计划是泥土挖出后,将混凝土结构上的泥土冲洗掉,保留灰色混凝土本身的颜色与质感。

原方案效果图△

可是当设计师团队真的清理泥土后,发现被土壤包裹的混凝土更富有原始洞穴的粗旷和有机感,因此便保留了这一特色。



实际效果△

整个建造过程全部人工作业,尽管施工人员通过ipad不断确认桩柱的位置和形状,以保持精确程度,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偏差。只不过这种不确定性产生的误差,反倒形成意料之外的空间与美感。





我一直在思考像岩石一样的建筑那有可能创造出像岩石一样的建筑吗?”曾经,石上纯也对自己的建筑生涯中立下挑战,而今,这个不可能俨然变成现实。他将匠人精神与意外完美结合,在看似随意的建筑中留下严谨的痕迹,将自由与浪漫送给每一位热爱自然的人。

平面图▽

剖面图











//


这才是真正的毛坯房!



石上纯也新作,屋顶有59个洞,却没一根柱子!




下一个要火的建筑师?差点毁在“改方案”上


一起设计新媒体矩阵






将我们设为「星标」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一起设计官网

点个赞

点在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起设计”(ID:together-desig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