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到500块的拍立得赚到500万的摄影师

用不到500块的拍立得赚到500万的摄影师





宝丽来在今年发售了目前世上最小的拍立得相机PolaroidGo,这也难得让许多人的目光又回到拍立得身上,与数码相机相比拍立得的专业性不值一提,但曾几何时它是艺术家的创作工具,有人说它只能称得上玩具?不,还真的有摄影师用拍立得当做摄影工作的设备。说它已经不是主流?是的,但却还是有人可以用500块的拍立得可以赚300万。不知道在座有没有喜欢摄影或者本身就喜欢拍立得的小伙伴,今天就来讲一样本身就带着传奇色彩的拍立得背后的故事。






1948年,埃德温·兰德(Edwin Land)发明了世上第一台即时成像相机。对于今天而言一次成像相机已经稀松平常,但很难想象它在70多年前就被人发明出来,而它自始至终都充满神奇的光环。埃德温·兰德22岁便从哈佛辍学,而发明拍立得的原因也只不过因为兰德的女儿问他为什么拍的照片不能立刻看到,也正是女儿的一个问题,至此拍立得就诞生于世。







图1:第一台宝丽来相机Land Model95

图2:拍立得发明者EDWIN LAND

拍立得的发明者埃德温·兰德虽然22岁时便从哈佛辍学,但并不影响宝丽来公司在1970年就能有5亿美元的销售额,并且即便把拍立得放在今天,我们拥有数码相机和手机,但是让你得到一张拿在手中的相片,仍是无法言喻的神奇感受。即时性」便是拍立得颠覆传统摄影的意义,在即时摄影之前,必须先拍照,然后将胶卷带到实验室进行显影,并且至少1周才能看到完整的图像。



在历史的进程中,许多公司相机推出过自家的拍立得产品,其中大家熟知的便有宝丽来、富士、徕卡,但其中宝丽来的产品更加被大家喜爱。宝丽来有许多经典产品,例如机皇SX-70、折叠机SLR690以及奇形怪状的牙医机,而牙医机曾被当做牙医治疗时的观察工具,甚至也在一段时间内作为法医在犯罪现场取证的工具,这也侧面说明拍立得对于人们不言而喻的意义。

宝丽来在大家的日常认知中,主要的功能就是记录生活,把它当做玩具。但是却有人将拍立得变成生产力工具。国内外都不乏艺术家、摄影师把拍立得当做自己的创作工具,而今天想要给大家介绍三位用拍立得玩出名堂的摄影师。



第一位摄影师名叫TenGuSan,对摄影不感兴趣的人应该不会了解到他,他微博粉丝98w,B站粉丝75万,大多数的粉丝被他的摄影吸引,而他也是国内摄影界第一个,用一次成像相机出道的摄影师。在网络上TenGuSan的标志就是他的面具,而关于摄影吸引人们的是他极具个人特色的拍立得相片,而让人们惊叹的是他用富士SQ6一个不到500块的拍立得相机赚到过500万。







📷 TenGuSan的人体摄影

7本画册,北京798举办两次个人摄影展展,用拍立得记录过伊藤润二,用拍立得给张一山、小鬼、朱星杰、周彦辰、张晏恺拍过商业写真集,这只是他与拍立得的故事中部分的成绩单,他便是一个用大家当做玩具的拍立得年入百万的人。












曾经编剧出身的TenGuSan是宁浩导演的编剧,辞去编辑的工作后在国内用拍立得摄影赚取一桶金而后又赴日本留学,而许多人喜欢他的摄影是因为他那略带色情的人体摄影。





第二位则是用宝丽来拍立得记录世界各地风光的摄影师祁卷卷,而他也是获得宝丽来官方的认可为他开设专栏《宝丽来旅行家》,每周更新一次,展示他在环球旅行中用宝丽来记录的各个城市。











⬅️  左滑开始祁卷卷的旅行日记







有人说宝丽来是艺术,徕卡是摄影,佳能是情怀....,不得不承认拍立得相机在历史的进程中成为艺术家的创作工具,其中就包括安迪·沃霍尔。他喜欢记录身边的物体、朋友等等,本人也开设过展览《Torsos and Sex Parts》,这些相片都是沃霍尔通过拍的相机拍摄完成的,对于沃霍尔来说,拍立得就是他艺术创作的工具。







如今的相机品牌中,每个品牌都有可以独当一面的能力,哈苏精准的色彩掌控、徕卡不可替代的高贵、佳能有莫名的情怀、尼康光学的专业程度、索尼性能的专业实用。一次成像相机与他们相比丝毫没有光环可言,但是从诞生至今已经70多年的拍立得在数码时代仍然被热爱是有原因的。









⚡️  Polaroid X Fragment




拍立得最吸引的人的地方就是即拍即得,就连藤原浩也是它的忠粉,并与宝丽来联名发售过一系列产品。藤原浩说过:“如果你使用徕卡拍照,只看照片你就知道那是徕卡,而宝丽来也有这种感觉。”这就是拍立得的魅力。并且它是在数码相机出现之前,可以立即查看拍摄的照片的唯一方法。即便放在今天,能够立刻拿到一张可以放在手中的相片,仍然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宝丽来价格昂贵,而且拍摄数量有限,在拍摄前多加考虑,这是使它与众不同的很大一部分。并且拍立得的相片本身就具有可玩性,可以签名像艺术家一样落款让它成为唯一的艺术品真迹,也可以进行拼贴组合或者涂鸦,这是专属于拍立得相片的玩法。





而在英国有位名叫大卫·霍克尼的艺术家,其艺术生涯横跨了多个领域,这位曾打破在世艺术家作品拍卖价纪录的画家对摄影也充满着热情。而拍立得独特的拼贴玩法最初从他这里开始,并被人们称为“霍克尼式”拼贴,他不在乎创作工具是什么而在乎自己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而还喜欢拍立得人们应该同样是如此,他们不在乎手中的相机像素如何,画质如何,而是在意拍立得创造的独特性和神奇的感受,也是为什么拍立得如今还能存活于世,被人们喜爱。








🟦  David Hockney的拼贴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许多人把拍立得当做艺术创作的工具,但在许多被称之为艺术品的拍立得相片中大多数都会打擦边球与情色沾边,甚至拍立得拍出的情色相片比情色短信诞生的还早,除了艺术家一些普通人也同样会利用拍立得拍摄一些情色照片,而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抛开使用者的主观因素或是艺术与身体的某些关联,拍立得本身的属性也是这一现象的导火索。







📷  Leanne Surfleet




首先,拍立得能够在1970年左右就能风靡成为情色作品创作的工具最大的原因就是它改变了人们获得一张相片的方式。当时传统的胶片相机需要通过第三方冲洗才能得到,这就大大降低了隐私性。但拍立得的出现,人们可以获得一张相片而避免第三个人知道,这为情色照片需要的隐秘环境提供了先天优越的条件,当不会被发现时,人们总会释放自己的天性。









⬅️  左滑看更多



其次,就是拍立得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色调,在摄影中色调往往是情绪和感情的延展。拍立得相纸由于化学反应使得到的照片有复古感,甚至会根据温度在显色时产生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区分,正是这种昏暗复古的色调与情色的性感、暧昧、朦胧、神秘相符合,所以被人们选择。
















讲了拍立得的意义、价值、艺术性以及各种故事,但其实拍立得或者说是摄影,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其实只是在保存你生命中的某个瞬间,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瞎拍,这是取悦自己的一种方式,摄影对于拍立得说是一种颜色,那些显影后的颜色被定格在胶片中常常只留下一份追寻,这也是大多数人喜欢摄影,喜欢拍立得的原因所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设计便利店”(ID:designm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