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问藏:不会手绘的设计师,不是真正的设计师。

一周问藏:不会手绘的设计师,不是真正的设计师。

手绘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在设计的前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设计师来说,手绘可以说是一种工具,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通过手绘的方式呈现出来,清晰自然的展现了设计的过程,因此很多经典的手绘稿也拥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本周问藏君为大家推荐6本建筑手绘的书籍,一边感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之美,一边感受来自手绘的魅力。

 



 

《東京老鋪:Mateusz Urbanowicz 手繪作品集》


 

本书是由波兰超人气画家Mateusz Urbanowicz游历了近两千家东京老店之后,从中挑选了极具特色的50家,然后手绘出这些店铺的门面全景和店内透视图,为我们展现了东京街头巷尾的昭和风情。作者用其精湛的水彩画技法配以浪漫复古的色彩,再现了这些店铺昔日的繁华与热闹。目前虽然很多店铺已经停业或者是已经被拆除,但是本书可以带我们穿越时空,邂逅那些沉寂在东京街头不可预知的小美好。

 


从日式传统建造的和果子店,到带有欧式风格的照相馆,从充满文化气息的老书店,到传承了百年的日本料理店,作者在动笔之前,都会去每家店取景,和店主聊天谈话,去了解每一家店过去的故事,希望能在书中充分展现出每一家店的魅力和精髓,也希望这些老店铺们能够被保存下来,成为东京最独特的城市印记。

 




《紙上咖啡館旅行》

 


本书用手绘平面图的形式,介绍了来自日本、台湾、泰国、老挝和越南的80家特色咖啡馆,从另一个你没有想过的视角,进行一场纸上咖啡馆旅行。各种北欧风、工业风、怀旧风和老屋风的人气咖啡馆,用独家的俯瞰视角,最能全面感受到店家有形·无形的用心和细节!从今以后,你也会用不一样的眼光,欣赏每一家曾经去过和还没造访过的咖啡店。

 


作者林家瑜在美国波特兰跨年之旅时,开始在笔记本上以手绘的方式记录到访的咖啡馆,仔细观察每一家咖啡馆在氛围营造和打造空间的用心,包含地板贴材、墙壁粉刷、家具材质&风格等等,将每一家咖啡馆的独特风格转化成精美的手绘图,配以温暖而细腻的介绍性文字,让书中的每一家咖啡馆都充满了迷人的气息。

 




《解讀「日本城」》


 

现代都市设计师山田雅夫用300幅简朴写实的温暖手绘,深入剖析了日本城郭的机能美与造型美,传达出超越照片的空间感与规模感,带领读者一起感受前所未有的古城魅力。聚焦日本21座经典古城,通过手绘详细描述了每一座古城的细节之美,也将手绘特有的“诉求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如果是将城郭象征性的轮廓之美称作是“静态美”,那么随着登城路径的推进,转折所带来的景观变化则可称作是“动态美”。转折动线的设计,原本是为了让入侵的敌人迷失方向感进而造成心理上的不安,从而更容易取得战争的胜利。对于现代的我们,沿着路径登城,则能感受到随着时间流逝,空间也一幕幕大幅变化的美妙动态体验。

 

 

 

《和の庭図案集》


 

本书以手绘图的形式,清晰地为我们展现了日本传统庭园的各种景观与组成元素的细节之美。灯笼、蹲踞、围栏、景石、枯山水、门窗等景观,被日本人赋予了无限的禅宗意蕴,极尽精致,而又趣味无穷。


 

日本庭园也是日本美学的重要表达之一,充满了设计感与艺术气息,追求灵动自然,淳朴静寂,带给人们悠然、安逸的享受。这本介绍日本庭园的手绘图案集,为我们了解日本庭园的不同景观做了详细的介绍。

 



《All the Buildings in London》

 


这是一本写给伦敦的情书,充满了温情与浪漫,也是澳大利亚著名艺术家詹姆斯·格里夫·汉考克手绘城市建筑系列的第三本,除此以外,还有手绘的巴黎、纽约、悉尼,每一本书都尽情的展现了不同城市的建筑特色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汉考克喜欢骑行穿梭于伦敦城市的大街小巷,然后用简单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彩手绘出这个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圣保罗大教堂和白金汉宫、伦敦眼以及其他著名的经典建筑,就这样生动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让这个古老的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天才建筑插画师,每一栋建筑在他的笔下,仿佛都能熠熠生辉。

 

 

 

 

《水彩的30堂旅行畫畫課》


 

本书由色彩及线条基础练习开始,延伸至小开本的欧洲简单街景小品,再宽展到大幅的古城全景、展开拉页的全幅连绵山景……,详细分析了旅途中的作画,可以如何选择适用的写生本、素描工具和水彩等。



从一张白纸开始取景、构图、光影的变化、动笔;到水平及垂直基准线、连线法、不同线条的混合使用、上色的注意事项等等,让初学者可以轻松上手,跟随指引逐步画出自己的好风景。发现边旅行边画画的美好与感动。用画笔和写生本,将自己与这个世界紧密相连。


问藏书房收藏了以上书籍,欢迎借阅。



无论多高的屏幕分辨率,都无法替代纸质的美好!

问藏书房所有图书均可免费借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問藏書房”(ID:wencangshuf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