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肢设计:重新定义“人”

义肢设计:重新定义“人”

点击上方“蓝字” 可以订阅哦!


假肢就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完全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和制作装配的人工假体,又称“义肢”,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佩戴假肢后的残疾人士,可以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假肢的设计对于帮助他们重归社会主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有着重大意义。





DIY假肢指南

Desiree Riny 设计了一本假肢制作指南,让没有医疗服务的残疾人可以使用自行车零件和其他废旧材料来制作自己的 DIY 假肢。这位设计师在花了一年时间,调查发展中国家农村居民如何应对下肢截肢的问题。

Riny 着眼于这些社区的人们的现有解决方案。她的设计使用村民常用的材料和技术,包括自行车零件、旧衣服、米袋、废旧木材和金属。Riny 的设计提供了闭环的解决方案,假肢可以在社区内进行修理、调整和制作,不必依赖外部的服务。







意念控制的“动力外骨骼”




格勒诺布尔 Clinatec 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外骨骼(exoskeleton),瘫痪者可以用意念对其进行控制,从而移动自己的手臂和双腿。这一创新设计是假肢外骨骼在恢复瘫痪残疾人动力方面的首次成功实践。该项目背后的主要创新并非外骨骼本身,而是一种名为 Wimagine 的植入芯片。


其中的两个芯片会通过手术直接放置在大脑表面,一个在感觉运动区的右侧,另一个在左侧。与其他3D打印的外骨骼设计相比,Clinatec 实验室的这套外骨骼胜在融入了佩戴者的意念,从而实现直接控制,可以极大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Re-Finger

在韩国,每年医院都会为大约120,000个意外地割断了一根或多根手指的人提供治疗。在许多情况下,医生可以重新连接切断的手指,但是有时错误或不及时的治疗会导致手指永久丢失。发生这种情况时,患者需要继续生活下去,但他们会忘记了失去的手指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虽然可以使用假肢,但康复可能很困难。
这就是使Re-Finger成为理想解决方案的原因,它可以通过解释人体的EMG信号来复制手指的运动。当患者看到自己的手指丢失时,它会刺激某些他们从未意识到的手部肌肉,从而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的生活中手部的功能。



 


“电子人尼尔”的触角

在伦敦长大的Neil Harbisson,这位患有完全色盲的少年如今最被人熟知的两个身份是:Cyborg(赛博格,即电子人或者义体人类)和色盲艺术家。


几乎全色盲的他通过植入头骨的无线传感器,将看到的一切颜色都变成了一支交响乐,而随着对不同“色彩声音”的熟悉,这已经渐渐进化成了一种不同于常人的感官,他甚至可以通过声音“看”到红外线和紫外线,不仅如此,他还能通过声音的变化判断不同的事物。



Hannes义肢


INAIL、Ddpstudio 和意大利理工学院用了3 年时间,花费了约 500 万欧元开发出来了“Hannes”义肢。它与真实手指相同,有三个可移动的关节,通过电子眼测量所需抓取物体的大小来决定接下来输出的握力大小。它的腕部可以弯曲、伸展和俯卧,在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旋转,甚至比真手还实用。假体中的特殊传感器通过前臂的肌肉反应“读取”大脑的信号,并将该信号传输到手中的电子组件,从而激活运动。“Hannes”还针对男女手部构造和大小的不同,设计了两种款式供用户选择。





KLIPPA

普通的假肢除了帮助使用者行走以外,还会去模拟正常腿脚的外观,让使用者看起来与正常人无异。而KLIPPA则不一样,它的设计是围绕着“帮助残疾人参与攀岩活动”而展开的。


在外观上,这款产品并没有尝试着还原人体的外形,而是以攀岩器材的形式进行设计;在结构上,参考了能够在峭壁上活动的山羊的腿部结构。



素材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8MwzW_Pw-BWlUDBu-DayJg

https://mp.weixin.qq.com/s/6kzTG6qxCOZ0u2O-rouSUQ

https://mp.weixin.qq.com/s/S301E4jlqR-hHCkHZVSCeg

https://mp.weixin.qq.com/s/eJaodIkS9TEyg8Dx8zg8Ow

- END -

(版权说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

编辑|邵禹兮
审核|孙锐奇


联系我们:13871056452

2028621@qq.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点个“赞”和“在看”给我们鼓励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所”(ID:gh_c1cd7847b23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