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雪,杭州就美成了临安

一下雪,杭州就美成了临安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湖心亭看雪》    




有人说:一下雪,北京成了燕京。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不同于北方的凌冽生猛,雪落在南国,就有了一番江南独有的诗情画意。


元代诗人杨朝英《水仙子·西湖探梅》: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骑驴踏雪溪桥路。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是的,一下雪,杭州就美成了临安。





雪落在北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雪落在江南: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
——陆游《雪后煎茶》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卢梅坡《雪梅》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因地域的不同,景致的差异,雪,也有了不同的韵味。



白居易《问刘十九》中写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离开杭州多年后还在恋恋不舍: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一场小雪,整个杭州就像披上一层白色的薄纱。


如果是一场漫天大雪,杭州便会在一夜之间穿越回南宋古都:临安。




01    

在杭州,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湖,夜湖不如雪湖。


雪西湖的美,有一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





朋友圈中那些美到令人惊叹的俯瞰西湖的大片,大半都是在杨公堤上的「卧龙桥码头」拍的。



被雪花装点过的「雷峰塔」多了一丝不食人间烟火的端庄气质。



「茅家埠」是西湖难得的清幽之地,人少,景却很美。

亭台水榭和茅草亭顶,在雪色的映衬下散发着梦幻的气息。




赏雪也可以走水路。到卧龙桥码头找一位船家,躲进船中避开游人。

上船前备上一套热茶的杯具,坐在船舱内游西湖、赏大雪、饮热茶,岂不美哉?





泛舟湖上听雪落的声音,再看那亭台水榭,飞鸟水鱼。


天地之间的山水,皆被雪浸染。




「断桥残雪」作为西湖十景之一,不知是多少人念念不忘的一种情结。

当雪花终于洋洋洒洒地落满西湖,人走在桥上,又仿佛是走在一幅水墨画中。



南宋诗人王洧在《断桥残雪》一诗中写道:


望湖亭外半青山,跨水修梁影亦寒。 
待伴痕旁分草绿,鹤惊碎玉啄栏干。


南方的雪,最神奇之处便是:来得快,化得也快。

厚厚的积雪下,草木依然郁郁葱葱,河水仍是汩汩流淌。






02    

 
不止西湖雪景很美,雪后的灵隐寺也别有一番韵味。


在这天地间最为清净的时刻,何不去探访一座古寺,寻一段佛缘?





查辛香《清稗类钞·咏罗浮藤杖所作》:


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大雪纷飞的天气,在偌大的寺庙中踏雪寻梅,是漫长的四季中独一份的浪漫。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为什么远远地就知道枝头上是梅花,不是雪呢?


是因为梅花传来阵阵的香气。



沿着被雪覆盖的小路,走进安静的灵隐寺。


站在高处的佛殿门口眺望,看层层佛殿覆盖白雪,灵隐古刹,山林寂静。






03    

 
千年前,杭州的名字是,临安。


临安的风情不在一朝一夕,而是藏在纷飞的雪花中。


那些与雪有关的诗句,似乎总能把人的思绪带回一场洋洋洒洒的大雪中。



有人说,“杭州的美,不是一眼看到底的惊艳。”

“就像斟茶讲究的七分满,国画讲究的留白,让人存了一份余韵在心中。”



每年凛冬雪落之时,这座城就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大雪中夹杂着的淡淡梅花香气,让人有一瞬梦回临安。


如果可能,到杭州看看吧。



图片: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清家具之家”(ID:tieliw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