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代表队,进军世界杯

义乌代表队,进军世界杯


21天后,2022年世界杯将在卡塔尔打响,随着比赛日临近,世界杯元素开始在各地攒动。
图/卡塔尔世界杯的官方吉祥物——La’eeb

足球串联了世界各地,虽然距中国队上次进入世界杯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中国南方小城义乌正在用另一种方式深度参与这场盛会
比赛还没开始,义乌的世界杯相关商品已经产了半年,为了让全世界球迷第一时间拿到比赛周边,大大小小的工厂加班加点,制造足球、国旗、喇叭、奖牌等周边商品。
图/IC PHOTO
世界杯举办国每届都在变化,不变的是义乌制造的商品,世界杯生意已然和“义乌制造”牢牢绑定。

 
01
义乌代表队“出征”世界杯

 
来到义乌就会发现,这里可能是世界上世界杯氛围最浓厚的城市之一。
走进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商场道路两侧的体育用品店铺橱窗上,挂满了球衣、助威旗帜和贴纸等世界杯元素商品。
店铺老板时不时拿起手机和国内外客户沟通,话语简单,匆忙又熟络地确定货品款式和订单量。
“光是世界杯前后足球出口能达到100万个,大约价值2000万元。”店铺老板吴晓明和足球的渊源已有27年,先后经历了6届世界杯。 
年初开始,吴晓明的工厂陆续接到多笔海外订单,足球出口达到100万个。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覃澈 摄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无论你去没去过义乌,只要你关注世界杯就没法和这个地方切断联系。
根据义乌体育用品协会估算,从旗帜到足球、球衣,“义乌制造”几乎占到整个卡塔尔世界杯周边商品市场的70%。 
几乎每届世界杯赛场外,“义乌制造”都未缺席。
从南非世界杯的呜呜祖拉到巴西世界杯的卡塞罗拉,再到俄罗斯世界杯期间球迷手中挥舞的应援旗帜。
图/IC PHOTO
“如果早半个月来,还能看到更热闹的场景。现在很多大货都发出去了,只有零星的补单和部分国内订单还在追加生产。”
经营着原创球衣的义乌丹娜丝进出口有限公司创始人温从见告诉我们,每届世界杯前夕,都是义乌体育商们最忙碌的时刻,“通常提前半年乃至一年就会做好准备。”
经营足球生意的义乌奥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晓明,同样忙碌于不断涌入的订单。
8年前的巴西世界杯,吴晓明就卖出150多万个足球。
图/贝壳财经记者 覃澈摄
今年自年初陆续接到多笔海外订单,其中更不乏官方授权的纪念品足球,“光是世界杯前后足球出口就能达到100万个,大约价值2000万元。”
多位义乌商家告诉我们,这段时间世界杯相关商品的外贸订单呈现井喷态势,几乎所有订单和安排都围绕世界杯。
图/IC PHOTO
“疫情因素导致世界杯订单在年后集中暴增,也使得工厂随时需要加班赶制。”
一位销售球迷围巾的商家告诉我们,最近大半年自己几乎吃住在工厂,直到将外贸订单全部发出去,才终于能回家好好睡上一觉。


02
世界杯为什么选择义乌?
1995年入行以来,吴晓明和足球的渊源已有27年,其间先后经历了6届世界杯。 
“世界杯热潮真正在义乌爆发,还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背后原因除了举办城市距离较近,氛围很容易传播到国内外。更重要的则是中国男足首次闯进世界杯,国内足球氛围空前热烈。”
“仓库里的囤货几乎全部被经销商抢空,自己每天都会接到无数个订货电话,根本忙不过来,“最后感觉整个义乌都在造足球。”

图/贝壳财经记者 覃澈摄
世界杯带来的巨大商机让吴晓明动心,此后,每届世界杯开赛前一年,他都会安排人手准备足球生产。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前夕,一位客户找到他,对方得到官方授权,允许其开发部分周边产品。计划生产10万个印有32强国旗的纪念足球,并希望他接单。
“我们的足球无论品质还是款式都是市面上最好的档次。”吴晓明补充说,公司主要市场在欧洲和南美洲。疫情前几乎每年都会向这两个区域销售100多万个足球。特别是欧洲市场,吴晓明早在2012年就和西班牙马德里大区足球协会进行合作,如今当地所有社区赛事所用足球都是由他提供。
图/IC PHOTO
“通常一款足球生产过程需要近10道工序,从下料到剪裁印刷,再由工人将球片缝纫成新球进行充气检验,直至最终包装出厂。”
“工厂除了60多位工人外,还有专业的生产机器。每天产能可以达到3000个足球,尽管10万个足球只要1个多月就能完成,但这期间还不断接到其他客户的订单,需要同时开工。”

图/IC PHOTO
制造足球考验的不仅是质量和产能,还有时运的把握。
身处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商人对商机有一种天然的敏感。
一些商家对参赛球队了如指掌,通常工厂和采购商都会根据销量数据“押注”几匹“黑马”。
上届世界杯时,网上流传着一张截图。

赛前,义乌提前“预言”了法国队夺冠,据传原因是有商家已经接到法国队夺冠的纪念币订单。
义乌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聚集地,和当地完备的产业链、完善的物流体系也分不开。
 
为了让世界杯相关产品更快运到世界各地球迷手中,9月中旬,义乌还专门开通了一条“世界杯专线”。
通过这条海运专线,从宁波港和上海港出发,只要20天至25天就能直达卡塔尔哈马德港。
就这样,义乌靠着品类多、物流快、价格低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这些年,一些商户也逐步开始了自己的产品创新和品牌规划。
义乌商人温从见向我们分享了他的遗憾:“以前因为版权意识薄弱曾吃到不少苦头,他决定自己原创设计今年世界杯球迷助威服。”
图/贝壳财经记者 覃澈摄
“球衣并非改个颜色这么简单。为了避免千篇一律,我们通常选择球队以及背后国家的独有元素和色彩,将其设计进球衣里。” 
“以阿根廷球迷服为例,保留传统蓝白色元素的同时,还在球衣中间绣了太阳图案以及两颗金星,以代表阿根廷此前夺得过两次世界杯。
“虽然这些款式都是全新的设计,但球迷根据衣服上的元素也能清楚是哪个国家的助威服。”
3个月后,当32支参赛球队的衣服样品全部出炉,温从见将图片逐一发给此前合作的外贸伙伴,对方很快发回肯定反馈。一位南美客户在看到巴西和阿根廷球衣时,当即预订了近4万件球服。


03
世界杯里的中国身影

 
曾经,人们对于义乌制造总有一种低端、廉价小商品的刻板印象,而今天在各大活动中的频频“出圈”,也从侧面证明“义乌制造”的转变与升级。
图/IC PHOTO
 义乌制造的背后是中国制造,这届卡塔尔世界杯上还有很多少“中国的身影”。
今年,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卢塞尔球场,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承建。
比赛大巴车来自:浙江金龙和宇通客车。
海信、蒙牛、Vivo等中国品牌,出现在世界杯官方赞助名单里。
观众席飘扬的旗帜和喇叭声响也都来自义乌制造。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品牌登上世界杯,我们能在电视转播里看到更多熟悉的汉字。
心里唯一的遗憾就是,我们没法看到中国队登上赛场了。
记者:覃澈 撰文:杨一凡 校对:刘军
本文由硬壳INK出品,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分享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使用




一起聊聊
你眼中的义乌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壳INK”(ID:xjblvyo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