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照入内心的光

一束照入内心的光


“ 青春是一种锐气,
意味着勇气战胜懦弱,
进取压倒苟安。
这种锐气毛头小子有之,
花甲之年则更常见,
年岁有加,并非垂老;
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青春》塞缪尔




在九月份安藤忠雄80岁生日之际,我们发起了“为安藤送祝福”的线上征集活动,在长长的留言列表里,我们读到了大家对他复杂且真挚的情感。有建筑专业的学子们对他的敬仰与学习,有建筑从业者的肯定与尊崇,也有建筑同好们分享的个人经历与情愫,等等。


借此,我们想与大家分享这些“我与安藤的青春故事,以及我与“安藤的青春”






01 点亮启蒙之光




在懵懂的年纪,我们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心跌跌撞撞地前行,在各自不同的道路上询问着自己同一个问题——我是谁?我该去哪里?也许有些人的答案来得很迟,有的人终其一生也并没有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并非人生的目标,但却是能为漫漫长路增添一丝光芒的重要因素。


也有着那么一群人,
在这条路上因与安藤的偶遇获得了第一缕指引前行的微光

光之教堂 ©松冈满男
 您是我学习建筑行业启蒙老师。让我认识建筑,爱上建筑,体会到建筑是带有情感的并赋有生命力的;作为一个毫无专业基础,没有系统的训练如何创造机会学习如何热爱自己的事业;教会了我什么是建筑精神,您的经历一直激励着我,是我的驱动力” 
 — 来自粉丝 Angelina
安藤老师,您是我建筑学的启蒙,始于刚入大学时了解的光之教堂,虽然仍未亲身参观过,但光看图片已给我深深的震撼。后来一直有在了解学习您的建筑,如今我已快毕业,进入社会后,希望我能像您一样一直保持斗志,不要被现实打倒。在纪录片中看到您的精神状态,像个仍在台上的拳击手,令我非常钦佩,生日快乐安藤老师!
— 来自粉丝 OLIHP



直岛系列 —— 地中美术馆 ©文筑国际
“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在濑户内海的艺术祭,在安藤忠雄博物馆门前。那一次旅行我还有幸见识到了地中博物馆、淡路大舞台等一系列作品,它们打破了十六岁见识浅薄的我在知道安藤先生以前对混凝土抱有的成见,也拓宽了我的审美。安藤先生的作品彻底扭转了我对于建筑的认知,从材料的运用,空间的构成,到光线的照射。也许尚且年轻的我还无法从非常专业的角度去解释我对于先生作品的感受,但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一些日本美学理论,直到今年报大学,我选择了建筑学专业。

— 来自粉丝 。 
“ 如果我是一只花栗鼠,您的建筑(空间)会是一个远远隐隐透光的松果塔,如同星星,黑暗松林中指引行路的方向” 
 — 来自粉丝 西_蝣
看到第一眼,我心率就加快了,震撼来袭,摄人心弦……太喜欢了,仿佛看到神灵与童话的故事,又仿佛听到了相机抓拍美好的回忆的瞬间发出咔嚓咔嚓咔嚓的悦耳声音……恨不得能置身其中感悟大师带来的冥想空境……
— 来自粉丝 海上明月


还记得高三时候做语文阅读题有一篇文章正是介绍拳击手转为建筑师的安藤老师,当时只觉得这位老师很励志,还特意记下一句话:”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奋力奔走,在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这句话对高三学子来说是多么大的鼓舞啊。后来选择了建筑学,每次拜读安藤老师的作品,都会想起这句话,建筑作品和这句话都犹如一束光照进一位学子的内心。希望自己能够不忘初心,永远追逐。
— 来自粉丝 花以 





光之教堂,北京展览现场 ©文筑国际
“ 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进入建筑里的光。我极力奔跑,追逐的那束光,是希望。追逐着希望之光,心无旁骛,一股脑儿我奔跑到了现在。” 安藤如是说。而当这缕微光轻轻地洒在我们身上,总有一颗希望的种子会慢慢生根发芽,等待土壤日益肥沃,经历风雨的磨炼后,再注入一捧能量之泉,由此便逐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此时,我们停下脚步,会发现这缕光早已在身后之路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光照进来的时刻,可能我们没有即刻做出选择,而是迎面而立,静待滋养,这颗种子或许没有在未来长成丛林中最为茁壮的那颗树,却也时刻提醒着我们最初它被播种下的原因,对他们来说是踏入行业的勇气之源,是感动,是启发,更是指引。
对此刻的你来说又是什么呢?






02  萤烛亦希日月之光
回顾安藤的成长历程,从少年时代起便陶醉于木工制作东西的过程,转而又学习并成为了职业拳击选手,到高二时对劳埃德·赖特设计的帝国大饭店产生深刻印象,再到20岁四处打工并自学建筑时在二手店偶遇勒·柯布西耶的作品集,而后又游走于各国观摩学习,最终建立个人工作室攻克一个又一个设计难题,如今靠着足履实地、不务空名一步步成为世界顶尖建筑师。





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依别墅



在每一个年龄段,哪怕看似与建筑毫无瓜葛的阶段,那些丰富且曲折的经历都化作了溶于血液的因子,为他铺设的建筑之路添砖加瓦。虽放弃了职业拳击手的工作,但堵上性命、独自决一死战的劲头让他建立起强大的自信;虽没有成为手工匠人,但醉心于器物制作的经历让他在放弃拳击后找到了重启人生的锚点;虽没有同龄人足以上大学的家境,但边打工边自学建筑的过程也让他最终练就了不落窠臼且关怀社会的建筑思维





17岁时的职业拳击手安藤


不难看到,于他而言,任何境遇也许都不算“糟糕”,提醒我们,先活在这个时刻,记住当下,认真过好每一分钟,“苦难”与“挫折”也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奖励,只不过要先奋力跨过他们而已,或如年轻的安藤这般在意识到“不能成为拳击手”的节点,及时放弃,同样是一种勇气。即便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做过大大小小的手术与治疗,也不曾放下对“当下”的执念,依旧保持热爱,保持行动。昔日的萤烛已然成了大众眼中的日月。
无论面前的你身处何地,所做何事,遇何等境地,请保持热爱专注坚持、理智 —— 若不啻微茫,便能造炬成阳。
“ 安藤老师教会我试着去感受建筑背后那股强烈的意志…建筑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充满意志拥有情绪的。因为安藤老师我义无反顾开启了人生第一次建筑朝圣之旅——19年去到濑户内海艺术祭让,第一次身临您的作品,在Benessehouse里做梦,在地中美术馆里徜徉流连,在Ando博物馆您的手稿面前手舞足蹈,在光之教堂里心潮澎怕,在本福寺水御堂里虔诚合十……祈祷再次走进您的作品,永远怀揣着想象力活下去,一定要长命百岁哦🙏🏻”
— 来自粉丝 February



“ 之前读了安藤忠雄老师的自传,印象特别深的就是他不断挑战的精神。从自学建筑到现在成为响誉国际的大师,书里的话在脑里盘旋让人挥之不去。‘一开始尽是不尽如人意的事,想尝试些什么,大多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我还是堵上仅存的可能性,在阴影中一心向前,抓住一个机会,就继续朝下一个目标迈进……我的人生就是这样,抓住微小的希望之光,拼命地活下去。’ ”
— 自粉丝 2%


安藤忠雄的建筑摄影-地中美术馆©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 超爱安藤忠雄的建筑风格,还记得他曾经说过,“光是什么?对我来说,光不仅仅是进入建筑里的那束光。我极力奔跑追逐的,是我内心的希望。”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是一位用“光”来造型的艺术家,他始终以勇往直前的精神跨越阻碍、追逐内心的光和影。光从他的创作中衍化为一股超越物理的能量,孕育希望的同时,唤醒人们精神与心灵对光的感知。期待一场光影盛宴。安藤忠雄设计的教堂,风之教堂、光之教堂、水之教堂、诗之礼堂都很不错,很有意境,建筑以开放的姿态面朝溪谷而打开,自然与建筑和谐共融,在时间的流逝中丰富了建筑的表情。期待在展览现场好好体验一下。上次在上海人实在太多了,我出差赶时间走到了BFC门口遗憾没有进去,这次来了北京家门口,一定要去瞅瞅。”
— 自粉丝 王嘉炜
“ 从十五年前大学课堂第一次看到“安藤忠雄”这个名字,再看到那“诗”一般的建筑,充满力量感而诗意的表达,让我对建筑的奥妙充满了探索欲,可以说是安藤忠雄指引着我在建筑的道路上行走、奔跑……,希望老先生能够快意人生!
— 来自粉丝 SUN.FIRE


 你一生的设计追逐光,你最终活成了一道光。
— 来自粉丝 馮國强GQ Feng
“ 从小到大没有太多崇拜的偶像,大学偶然看到安藤大师的光之教堂,毅然决然的喜欢上建筑,毕业后也跨专业从事建筑设计,时至今日,一直坚持,最开始自学建筑的时候,很多次想放弃,每当放弃的时候就想想安藤大师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鼓舞着我前行!

— 来自粉丝 空



光之教堂,北京展览现场 ©文筑国际


“ 安藤先生、お誕生日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我是今年三月修士毕业现在在日本兵库的一个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的中国留学生(もう社会人になったんですが……)遥想当年本科看到您的光之教堂的时候大受震撼,建筑的空间竟然能够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第一次感觉自己能够学习建筑是多么幸运,您让我对日本的建筑学习环境充满了期待!于是在毕业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就选择了日本!因为刚开始日语能力不行,所以当年先选择了进日语学校学习,再进的大学院……单纯学习日语的那两年里,我完全是靠去见学您的作品跟听您的现场讲座来支撑我对建筑的热情,最终我也是在您设计的大阪的「日本橋の家」的建筑展览中发现了我现在的导师,并且现在在其工作室工作!……尽管以我现在能力跟您还是很遥远,但是您让我感觉拥有梦想并且能够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实现的人生很是充实!您的作品跟您的经历都让我们年轻人备受鼓舞,充满希望!最后再一次祝福您能开心长寿,生日快乐!”
— 来自粉丝 _Irene😷


“ 青春和挑战不论在何时,都是进击之人的永恒主题。而对于一名建筑师尤其如此。从业十年,从学徒变成带学徒的人,从一个小朋友变成一个老鸟,看到很多有潜力的朋友、同事放弃了我们初始的热情,转行和流失,一如我们逝去的青春和熄灭的挑战之心。国内的行业竞争和内卷空前严重,也使行业的所有人的前景蒙上阴影。 上学时听过安藤的汇报,后来也多次看过安藤的展览,对于一名建筑师,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和屡败屡战的挑战之心,安藤无疑是从早年的经历中继承了很多宝贵的意志,也支撑他走过很多波折。这些内在的品质,是我辈青年建筑师,在观展之余、在研习手稿、欣赏工作模型的快乐之余,需要镇静下来仔细考虑的。时尚、网红,仿佛是我们的关注点,而中国大地崛起的市场,吸引了安藤等一批大师纷至沓来,我辈敢不敢以青春的名义,和自己和大师和时代展开不休的挑战。”
— 来自粉丝 changmin


“ 谢谢您陪伴了我很多年,从当年想要备战考研,把朋友拍的您站在上海保利大剧院里面,背靠着混凝土墙面的一张照片打印下来,是我一直以来前行的动力,也是我的手机桌面壁纸,如今研究生毕业了,感觉您像一个前行的灯塔照亮黑夜远方的航船🚢。希望您身体康健,万事顺遂,安藤大大。”
— 来自粉丝 翠花是一只猫





安藤的旅行速写




“ 安藤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学习室内设计的大三学生。第一次接触您的作品是在专业课的课堂上,后来听说“安藤忠雄——挑战”在上海开展了,我毫不犹豫地买了门票。记得4月那天我坐了12个小时的火车从武汉到上海看了那个展,到展厅门口的我还依旧懵懵的,不敢相信自己原来那么大胆,说走就走了😂。那天看展的人很多,身边大部分都是您的粉丝,而我自己更愿意理解为去上了一堂课,而不仅仅是看了一次展。整个展览对我影响很大,对设计也产生了由心的敬意,唯一遗憾的就是没能亲自到光之教堂感受建筑的魅力了,也因为时间原因我没来得及一丝不漏地看完您所有的作品,所以北京的展我很希望自己能再次亲身体验。最后,我希望赶上九月的末班车,祝安藤老师耄耋之年所见皆所愿,永葆青春之心!
— 来自粉丝 二


“ 安藤さん,谢谢您带我领略建筑之美。19年之前,只是在书籍中,视频里了解您,19年去到了濑户内海,参观了地中美术馆,在那里深呼吸的时候,似乎可以和您产生共鸣了,我爱极了那座建筑的一切,那种可以让人平和静谧的感觉,在那里我流连忘返,不舍离开。大阪的光之教堂本也打算去的,因为路途遥远加之临时关闭只能作罢,上海的展览因为要准备考试,也错过。前些日子一个人跑去复星看了🍏,虽然展出内容不多,但几幅手稿和那让人怀念的地中美术馆的图像已足以让我着迷。谢谢您,让我懂得永远保持青苹果之心,接下来,我们北京见。”
— 来自粉丝 Casper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还在等待希望之光,又或是像他们一样错过了亲身体验的机会,那么请到“青春展”来吧,漫步于极致简朴的清水混凝土空间,将光之外的事物统统抛之脑后,感受它的沐浴,在“光之教堂”与自己的内心进行一次坦诚的对话,又或是在“冥想空间”静静感受混凝土的气息,或许你可以得到不一样的体验与灵感。


如果说复刻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作品的“在场”,那么我们希望在不同的语境下物质形式的在场能够唤起观众不同却依旧即时即地的真切情感,只有这样作品的“光韵”才不会消失。
安藤忠雄说,“去美术馆吧,提升自己的好奇心”。而我对自己说,去美术馆吧,也许能觅到这第一缕光。




参考资料:
《 建筑家 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著,龙国英译,中信出版集团,2020





回音壁

也许你也到过天坛的回音壁,因其材料与考究的建造工艺——用磨砖对缝砌成,使得墙面光滑平整,基本符合弹性体波动方程在表面的边界条件,可以很容易地接受到靠近墙面的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声波能量损耗较小,加上频率较小的波渗透深度较大,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两人即便相隔百米,也能互诉衷肠。

在留言征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到给安藤,给大家,或是给自己写下寄语的队伍里来,由于不能在文章中全部贴出,所以我们决定开启这个特殊的通道,把朋友们的感受、情绪、想法、祝福等等,在这里一一发布出来,希望能通过这道回音壁为你带来阵阵回响。


*由于留言过多,不能逐一发布,我们将进行筛选,以随文更新的方式附在当日文章的结尾处。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安藤老师保我考研成功,我读博去东京找您
—— Study

展览太治愈 祝身体健康
—— 大岛欢Joy Island

我是一名刚踏入建筑领域的大一学生,我意识到我以后的工作也许就是画水泥盒子,生活也许就是住水泥盒子。但我非常想探寻我与安藤先生的水泥盒子之间有多大的距离。
—— Swaggy C

想坐到您的对面,请教一个小时
—— GeNeral

“只有与生俱来的面对严酷现实,绝不放弃,坚强活下去的韧性!”没有谁会一直笑,现实社会对谁都是公平的,所以没有谁会一直哭!
—— H.

很喜欢您对生活的态度,永不放弃挑战一个接一个的困难,也很开心遇到您的建筑,ありがとう。
—— 光の信奉者

青春是赋予生命庄严意义,祝好
—— 群青-1

建筑是永远的梦,祝您幸福。
—— Rayune

祝您健康长寿,很喜欢您的建筑,第一眼就喜欢上了您的建筑带来的安静美好的感觉。
—— 糖桔子🍊

安藤先生80岁永远青春下去吧!!

—— stardust💫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 August.


I really like ayer tample,i think is beautiful
—— 77

安藤老师保佑我明天方案过…!

—— 不聊天


你好可爱

——王佳讯


希望可以亲眼看到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建筑~(⁎⁍̴̛ᴗ⁍̴̛⁎)

—— 神经蛙


很喜欢您的作品,今年刚上大学,第一次大作业,我借鉴了您的光,风,水三个教堂,刚刚接触这个行业,三个教堂结合的不好,但我会继续努力,把您当成我奋斗的目标
—— 尘埃

先生是用凝固的混凝土延续了自己的青春啊…
—— 青空冷却

先生,很荣幸看到您的世界巡展,祝您一切安好。
—— SUNSHINE

祝您身体健康,世界多欢喜
—— 到六十六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留言

参考资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回音壁/3719927?fr=aladdin





推荐阅读





投稿


如果您有与

安藤建筑、艺术、人生等
相关的各类优秀文章
欢迎您的投稿
editor@cagroup.cn
投稿请注明“安藤文章投稿”
展览进行中




海报背景图为安藤忠雄在直岛的第二座建筑——倍乐生之家别馆(1993-1995)


看展直通道
(长按下方小程序码可直接购票)



安藤系列衍生品购买



购票须知
· 一人一票,一次入场有效(只限当日参观)
· 早鸟票 80元(已售罄,限时使用日期,已延期至2021年12月14日,请大家早日使用,逾期不退
· 原价票150元
· 团体票 50张起售,面向企业开售,详细请拨打展览热线:021-33773001(周小姐)
· 双人票270元,两人一起入场,仅限售票平台
· 学生票100元,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生凭本人有效证件,可至展览现场购买学生票/平台下单,携带个人有效证件及有效学生证入场
· 免票人群:1.2米以下儿童及70周岁老人享受免票;残疾人及烈士家属凭有效证件可免费参观
· 1.2米以上需买票,1.2米以下儿童入场需有家长陪同,一名家长仅可携带一名1.2米以下儿童,入场前需签署《儿童告知书》
关于展览
安藤忠雄全球巡回展中国北京站·青春
策展⼈:⽔⾕孝明(⽇⽅) 马卫东(中⽅)
地址: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 9 号
展期:2021年10⽉12⽇(周⼆)⾄2022年1⽉9⽇(周⽇)
开放时间
周⼆⾄周⽇10:00-18:00(最后⼊场时间:17:30)
周五、周六10:00-20:00(最后⼊场时间19:30);
(每周⼀闭馆) 
主办
中国建筑⽂化研究会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安藤忠雄建筑展实⾏委员会
 
联合主办
⽂筑国际
北京当代艺术基⾦会
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协办 
IAM国际建筑联盟
拾分之壹
 
⽀持
北京⽇本⽂化中⼼(⽇本国际交流基⾦会)
中国民生银行
中国民营⽂化产业商会
战略赞助单位
首席战略合作
英菲尼迪
赞助合作
春沐源小镇
UNION
华贸中心
建业拾捌
和绚室内
远洋·源山春秋
合作媒体
媒体协办机构
CCTV新闻中心《文化十分》
CGTN
微博
抖音
网易新闻
比酷传播集团
 
首席媒体合作伙伴
综合新闻类首席  新京报
时事文化类首席  三联生活周刊
建筑设计类首席  Domus CHINA
生活美学类首席  一条
 
战略合作媒体
a+u中文版|环球时报英文版|87.6北京文艺广播|艺术中国|时尚家居|文化月刊|艺术市场|芭莎艺术in|建日筑闻|That’s  BJ |三联人文城市|上海三联书店READWAY|雅昌艺术网|搜狗输入法|民航杂志|建筑实践|爱范儿|大师之旅|微博美学|微博艺术|网易新闻设计|居上lifeness|景观中国|顶尖文案TOPYS|AssBook设计食堂|一起设计|日本设计小站|NYT for kids 栩栩多多|designwire设计腕儿|薄雾馆time|知了Home|一筑一事|superlook超级时刻|易车|戴蓓talk(以上排名均不分先后)
 


关于主办方&协办方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Society of China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是中国建筑文化创作、研究、实践的专业性文化学术团体,经国家文化部、国家建设部批准,国家民政部正式注册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主管单位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研究会凝聚了国内外建筑文化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联合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和各高等院校建立了数十个专业委员会,涵盖了建筑文化的各个领域;研究会的专家库在城市化进程中能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建议、建言和实施方案,成为政府推进建筑文化产业最可靠的智囊和助手。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Beijing Minsheng Art Museum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坐落在和著名的中国当代艺术聚集地 798 艺术区一街之隔的北京恒通国际创新园,其前身是改革开放之初受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之邀在京开办的中国内地首家外资企业北京松下彩管厂。美术馆利用松下厂房改造而建。2015年6月25 日,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式建成并对公众开放。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致力于现当代艺术的研究、收藏、展示、教育和传播,力求独立客观地梳理中国现当代艺术史,总结呈现当代艺术界的发展趋势和创作成果,扶持青年艺术家成长,开展当代艺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打造为专业化、国际化、高质量和前瞻性的综合美术机构。2020年9月25日,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推出全球首个中国当代艺术常设展“绵延-变动中的中国艺术”。
文筑国际
CA-GROUP
 
文筑国际由马卫东先生创始于 2003 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在中国香港和日本京都设有分部。发展迄今,其业务链跨域全球,并成功形成“策划—设计—管理—运营—媒体推广”专业服务闭环,专注文化营造的全生命赋能和建筑空间的全过程管理,始终致力推动中国建筑文化事业发展。
 
文筑国际是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唯一的中国合作伙伴,并且与日本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坂茂,日本虹夕诺雅酒店御用设计师东利惠,美国现代建筑巨匠萨福迪,日本京都近200年历史的日式庭院大匠加藤友规及世界顶级当代艺术画廊吉井画廊都保持着同样的紧密合作关系。除此之外,文筑国际长期与国际著名设计师事务所SANAA、长谷川逸子、藤本壮介、马里奥·博塔、桑丘·玛德丽德霍斯等国际大师保持友好合作关系。


“运营大师建筑,再造中国文化”,作为文化建筑的出品方,文筑国际是策划者、总体设计、顾问、技术专家、设计者、工程师, 也是建筑界软硬件的体系开发者。文筑国际旨在为每一件作品的全生命周期负责,也愿意倾情投身于项目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与客户一起,走过每一次 0 到 1,和 1 到 ∞。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Beijing Contemporary Art Foundation
 
中国唯一专注于当代人文艺术发展的公募性基金会和文化智库。
 
BCAF(Beijing Contemporary Art Foundation)以“发现文化创新,推动艺术公益”为使命,在文化创新、艺术公益和智库研究三大领域展开类型广泛而富有活力的公益项目,让更多人自由平等地分享文化艺术。
 
BCAF致力于支持具有全球视野的艺术家和创作者,将中国当代文化推介至国际舞台,支持中国新一代的国际文化合作与交流。BCAF已与十数个国家的国际性平台紧密合作,其中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戛纳电影节、洛迦诺电影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亚洲协会、亚洲文化协会、帕森斯设计学院、纽约时装周等。BCAF策划组织了多项高规格政府项目,例如中欧/中美/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德文化年、中德青年创新年、“中法文化高峰论坛”、“中国与欧盟在文化遗产、文化与创意产业和当代艺术领域相关方的合作调研报告”、“中欧人文智库峰会”、“中印文化连线”、“中日文化连线”、“亚洲文化节”等等。
 
IAM国际建筑联盟
Internationaional Architects Mission
IAM国际建筑联盟于2020年由文筑国际联合著名媒体《a+u》等国际学术机构在日本京都共同发起成立。国际建筑联盟总部设于日本京都,由著名建筑家安藤忠雄设计。旨在建立一个建筑元宇宙,集结顶尖资源,为解决和建筑有关的一切问题提供一个公共、平等、生态的目的地。
 
2021年,国际建筑联盟在文旅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国际建筑联盟中心(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100000500020710F),并在中国北京和中国上海设立分部。目前正在筹办两大建筑文化盛会——“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和“安藤忠雄全球巡回展北京站·青春”。
 
拾分之壹
One-tenth Art Company
拾分之壹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聚焦于建筑及城市文化空间,提供策划及运营服务的创意类公司。我们致力于打造当代语境下独一无二的文化空间,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从顶层设计、到建设落地、再到运营传播的创意型团队。
 
目前有拾分之壹策划、设计、运营、传播四大板块。代表项目:《新时代山水城市·丽水山居图总体策划》《绍兴鉴湖旅游度假区总体策划》《扬州三湾运河公园精神建筑和空间群落总体策划》等城市策划;《和美术馆》《明珠美术馆》《嘉源海美术馆》等建筑策划;《新时代山水城市·丽水山居图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等竞赛;《超越:安藤忠雄的艺术人生》《礼堂四部曲·安藤忠雄建筑与影像作品展》等策展;《天利·安藤忠雄画廊》《天等·凌云里艺术空间》等空间运营项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安藤忠雄之家”(ID:AndoTad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