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乡建”重构了人与人、人与乡村、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激活人的个体价值和乡村资源价值,是振兴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复活乡村文明的有力途径。
前言
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简称“艺术乡建”)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并涌现出一大批成功个案,如意大利阿库梅贾村、芬兰菲斯卡村、波兰萨利派村、日本越后妻有地区、韩国甘川洞村等。
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马岩松与MAD建筑事务所《光之隧道》
“釜山的圣托里尼”——甘川洞文化艺术村
乡村书店——陈家铺村先锋书店
陈家铺村
2018年,陈家铺村集体与南京先锋书店合作打造的陈家铺先锋书店平民书局。由村文化礼堂改造的书店,有上下两层,含图书2万余册,被称作“悬崖边最美的书店”和“中国最美书店”。一举出圈后,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人去感受山野间的“诗和远方”。相比于在闹市中找一方净土,乡野间那几乎处处是“净土”。
电视剧《流金岁月》取景:陈家铺先锋书店
先锋书店是集图书馆、书店、咖啡馆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休闲体验空间。书店入口处就是一个宽阔的走廊,一侧是整齐排列的书架,另一侧则是一个大型的玻璃窗,在视觉上拓宽了书店的宽度。里面还特意开辟了一个观景平台,可以浏览村落中的山川风光,近在咫尺的山峦云海,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
书店内部景观
不仅如此,书店上层还开辟了一个“冥想室”,冥想室改变了老房子普遍比较灰暗的感觉,用建筑材料和空间区分,做出了一个独立、明亮的精神空间。而“冥想”的功能主题,也使得这里成为图书馆仪式感的顶点。
冥想室
从书店的整个状况来看,整个建筑充满了手工艺质感,却不会显得一板一眼,反而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内部装修也十分有格调,用色方面也大多使用能令人心情放松的大地色,加之无数摆放整齐的图书,使得书店营造出了一股独特的文化氛围。
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无数人特意来到这里打卡,CNN还将其评为了“中国最美书店”,入围了世界图书馆建筑大奖。
嬗变的莲花穴村落
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莲花穴艺术村落,曾是一个典型的半空巢村。“村里总人口151人,常住人口却只有21人,多是留守的老人、儿童;24栋建筑里有7栋破败不堪,剩下可供居住的砖房也多处于空置状态……”村史馆里,和这段文字记述一同展示的还有村落改造前“脏乱差”的照片。
改造前的莲花穴村落
莲花穴院落艺术活化项目启动于2019年,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前,项目团队花了大量时间做田野调查:挖掘莲花穴村史,整理包括人口、生产生活方式在内的乡村生态,理顺各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权属。
在田野调查中,艺术家们有了重要发现:为什么那几栋破败的建筑都集中在村落中心?原来莲花穴的各家各户,绝大多数都同祖同宗,随着子孙后代“开枝散叶”,村落中心祖屋的权属也越分越细,没有哪家人能单独决定祖屋的未来,于是祖屋便少于维护,渐渐衰败下来。反而是各个小家庭在祖屋周围新建起了砖房、楼房。
于是设计师采用新旧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在村落结构中区分主干建筑和周围建筑,汇总形成共生、共建、原生、动态的村落格局。“通过空间更新,我们想将破败的房屋改造为公共空间,希望再造一个‘中心’,将塌陷的伦理结构给顶起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艺术家们不仅改造了7栋破败的房屋,还在院落空坝搭建了露天剧场,在闲置宅基地建造了可以观赏稻田的咖啡厅,将它们活化为公共生活和艺术生活平台。
村落格局
村落里的艺术化生活空间
在莲花穴的艺术空间里,有一栋“返璞归真”的火塘屋,是用方圆一公里内收集的条石建成的。与周围的木质结构建筑相比,火塘屋有些与众不同,却又十分协调。这间火塘屋有个独特的设计:墙上镶嵌着彩色的玻璃小窗,光线透窗而入,屋里立刻多了股梦幻的味道。“这跟日常稍微有点距离,但又是日常中不可缺少的。”设计师说道,乡村现场里的当代艺术不是教化,而是共同生长。如果村民天天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他们会有记忆和感受,也会自带艺术和美的模样。
火塘屋墙面上的玻璃小窗
随着更新活化后的莲花穴村落走入人们的视野,各类艺术市集、活动、大赏等在此展开。2021年,艺术家们把重庆第二届雕塑大展“搬”到了莲花穴,约200多件雕塑作品展出,师生们将学术交流、艺术沙龙也搬到村里,“土气”的村落瞬间变身艺术现场。
重庆第二届雕塑展(局部)
重庆乡村艺术集活动
莲花穴艺术村落项目共计打造了乡建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研究所等八个室内项目,剧场、稻田美术馆等两个室外项目,共十大主题核心艺术区,实现了 “艺术介入乡村,乡村成就艺术”的目标。设计师希望能以此作为乡村振兴中有现实意义的探索。
改造后的莲花穴村落
结语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已成为乡村振兴独特的发力点。如今,艺术乡建的模式逐渐多样化,但不可否认的是,艺术乡建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其协作性、互动性,凸显地域性、创新性,深度挖掘出乡村和艺术的内在潜质,可持续地推动乡村振兴,值得深入思考。
艺术乡建之所以可贵,就在于艺术的独特价值在乡村大地上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乡村大地为艺术搭建了广阔舞台,艺术化春风于无形,也将让我们的乡村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周铭翔
编辑/版 丨蓝多多
责任编辑 | 刘可乐
免责声明: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等综合整理,版权及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分享不用于商业用途。相关事宜可联系我们。
加入小镇乌托邦
联系电话:0571-85066824
业务咨询电话:18600022980
关联微信公众号: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镇乌托邦”(ID:gh_2a5dd2dd824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