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天地||摄影是一种有魔力的病毒
文 | 杜广磊
2017年,MACK出版社发行了《鸦》的复刻版,一度“洛阳纸贵”,成为摄影圈内热议的话题。其作者深濑昌久,也为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所熟知。在此之前,凡谈及日本摄影师,往往绕不开森山大道和荒木经惟,他们宛如并峙的双峰。由那之后,一只阴郁孤绝的鸦闯入人们的视野,它就是深濑昌久。
深濑昌久的最后一组作品,发表于《中央公论》(1992年8月刊)
2012年6月9日,深濑昌久去世,享年78岁。而作为摄影家的深濑昌久,早已在20年前的雨夜“死去”。1992年6月20日深夜,梅雨季节的东京风雨大作,深濑昌久醉醺醺从新宿黄金街的酒吧走出,不慎从楼梯滑落。大脑受到损伤的深濑昌久,无法回归社会,在养老院中度过人生最后的20年。相比于深濑昌久,因为耽溺酒精而中毒的日本摄影师中平卓马,似乎要“幸运”一些。尽管丧失了语言和逻辑能力,但病后的中平卓马起码还能够继续拍照片,并变成“成为相机的男人”。而深濑昌久却再也没能拿起相机。他过剩的生命力、横冲直撞的欲望和本能、稠重的忧郁,再也无处释放,无可附着。其创作生命的戛然而止,令人扼腕,饶是如此,深濑昌久依然是日本摄影界独特而鲜明的存在。
深濑昌久是当中独特的物种,他似乎并不关心现实议题,而是将镜头对准了屠宰场的猪、家族的亲人、暮色中的鸦群、家中的妻子和小猫,并通过这些创作来探究生死爱欲等终极问题。他对“外面的世界”兴味索然,却开膛破肚般偏执而残忍地剖白自我世界。
深濑昌久的作品,极致的贯彻了“与我有关”。他的作品,无不是由他自身生发而出,开枝散叶。如日本摄影评论家饭泽耕太郎所说:只要拿起相机拍照,这个行为就会直接转化成“我自己”的写照。因此,了解深濑昌久其人,是更好地进入他作品的钥匙。读过《深濑昌久:渐渐变成乌鸦的男人》,便掌握了这把钥匙。
没有多少人比濑户正人更适合书写深濑昌久。在深濑昌久发生意外之前的18年,他作为助手始终伴随深濑昌久左右,在深濑昌久倒下的20年,他又以影像输出员的身份,为深濑昌久印制了数百张照片。对于深濑昌久的为人和作品,濑户正人均有深入的了解和具有穿透力的洞见。在本书的后记中,濑户正人写道:我已被他(深濑昌久)“浓重的身影”附体,这是一种被命名为“F型摄影病毒”的摄影之病。深濑昌久对于濑户正人有深入骨髓的影响,以致于“前行的道路上,总会看到即将消失的车辙。定睛一看,深濑先生就沉默地站在那里”。
与深濑昌久长时间的深入交集,让濑户正人获得了外人无法具备的“贴身视角”。他将他近距离接触过的深濑昌久最大限度的“暴露”:声息、秉性、言谈举止,他作为一个摄影家的天才和伟大,同时也不避讳他的荒唐和瑕疵。濑户正人的书写格外诚实,他毫不留情的爆出深濑昌久的“黑料”:深濑昌久给事务所的同事打电话,让他们快过来拍下自己上吊的样子,同事赶到后发现烂醉的深濑昌久仅着一条内裤,把自己挂在门框上;看过森山大道摄影集《致圣卢的信》里面的玫瑰照片,大发嫉妒之心,在酩酊大醉之时骂道“可恶,把玫瑰拍的跟陶器一样”;在手头紧缺的时候,没有打招呼就把濑户正人闲置的相机拿到当铺卖掉;《鸦》的画册刚刚出版,深濑昌久就要求濑户正人买下十本,上演了“强行买卖”的戏码……
深濑昌久斩钉截铁的答道:“摄影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整个世界都很无聊,为了打发无聊,只能喝酒和拍照。”
《家族》摄影集
作者
杜广磊,摄影师、纪录片创作者、写作者,工作、生活于北京。
书名:《深濑昌久:渐渐变成乌鸦的男人》
作者:[日] 濑户正人
译者:唐诗
出版社:光启书局
装帧:方脊精装空脊+跨页平摊
实物尺寸:140mm×203mm
页数:280页
or
淘宝链接
【淘宝】https://m.tb.cn/h.fGxq8mV?tk=0DTH2mjAd1E「正版 深濑昌久 渐渐变成乌鸦的男人 濑户正人 日本摄影书籍 摄影艺术作 汇编百余幅影像资料 侧写日本摄影黄金时代的破碎残影书」
点击链接直接打开
柒摄影官方摄影团简介
十年坚守 探秘地球
柒摄影机构简介
柒摄影机构坚持十年只做国际摄影创作旅行的机构,所有的行程都是由本机构独立开发,拥有中国摄影团的许多第一的辉煌记录。比如:巴布亚野人、勘察加火山、北极光冰瀑布等。不仅寻找地点走在别的机构前面,还注重摄影旅行的体验和创新,第一个在纳米比亚红沙漠和死亡谷拍摄黑人男女模特人体,第一个带僧人模特拍摄柬埔寨吴哥窟,第一个......
如今我们逐渐回归摄影旅行的本源、从南极到北极,从抚摸鲸背脊到拍摄北极熊;从马赛马拉草原到加拉帕克斯群岛,都可以看到柒摄影机构的摄影师们愉快地拍摄着。从2019年开始,当柒摄影机构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联合了广东畅游、平一摄影机构、爱廉飞商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中国摄影师和旅行家提供优质专业的摄影安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老柒摄影”(ID:Qifot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