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天地|| 被误读的凡·高的一生
1853年3月30日,凡·高诞生于一个荷兰家庭。作为表现主义的先驱、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凡·高对20世纪的艺术,尤其是野兽派和表现主义,有着深远的影响。
即使是一个从来没有看过任何绘画作品的外行人,也一定知道凡·高的名字。
可是,你真的了解凡·高吗?这位闻名古今中外的荷兰艺术家,在惊世绝艳的油画作品背后,背负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和秘密。
// 追求崇高的“平庸”画家
从小性格孤僻,也不爱说话的凡·高,从小生活在死去兄长的阴影之下,得不到母亲的关爱,也不被理解。15岁辍学,为了活下去,他去找了很多份工作,在古比尔画廊做实习生,在矿区做传教士,在商店做售货员。而在工作时经常和人吵架,没做多久就被解雇了。
后来学习绘画,画廊工作时的老板说道:你起步太晚,不是当艺术家的料。你过去一无所成,将来也不可能有所成就。唯一支持他从事绘画工作的弟弟提奥,在经济和感情上都提供了极大的能量。
凡·高曾说:“我将尽力而为使自己不成为一个平庸的画家,但如果平庸意味着简单的话,我一点也不小看平庸。人们当然不可能对简单的东西不屑一顾而获得很高的成就”,“我变得越丑,越老,越病态,越穷,我就越想用安排巧妙、生动明艳的色彩来报复这一切”。
凡·高生于平庸,热爱平庸,但成就了崇高。他在平庸的生活里,找到了通往艺术崇高的道路。凡·高内心由衷地喜欢乡村生活,他喜欢这种纯粹的美。结束海牙的访问旅行后,他在海牙画派的影响下,下定决心创作自然乡村的风俗画。麦田、星空、田野和鸢尾等一系列自然、平凡的景物,在他的笔下呈现出生动明艳的生命力。
// 极致热情的“好色之徒”
在凡·高的油画中,光辉耀眼的色彩,有着足以令所有人都为之惊艳的美。
凡·高是一位以运用纯粹原色而闻名的艺术家,有烧焦的棕褐色、赭石色、金色、深红色、银白色和黑色等。其中,黄色和蓝色,是凡·高绘画中的两种主要色。向日葵、房子与麦田是浓烈的黄色,天空、星夜、与鸢尾是深邃的蓝色。
向日葵和房子里的黄色,明艳温暖。绚烂或者枯萎的向日葵,给人一种明媚、强烈的生命力。麦田里的黄色,代表着丰收与温暖。尼德兰黑土的麦田、南方阿尔勒的麦田、奥维尔的麦田,里面包含着他对自然与生命的喜爱。例如,1888年创作的《阿尔的黄房子》和《普鲁旺斯的农舍》,充满着黄色激情与狂热。
星空中的蓝色,扭曲而璀璨,介于晕眩与明亮之间,美得震撼人心。鸢尾花、杏花中的蓝色,或清冷如海,或浓烈似墨。创作于1889年的《鸢尾花》,是带着些许忧郁的蓝色。
为了更完美地表现色彩的变化和情感特点,凡·高在创作上实现了多方面的创新:在色彩表现上借鉴了东方日本的绘画艺术,在题材运用上选取了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在创作手法上运用拟人化等。例如,《老爹唐居伊》体现着丰富的日本绘画元素。
虽然所有的人都知道凡·高色彩强烈,但是又容易忽视这些颜色背后的内涵。在凡·高的理念里,色彩是表现内心波动、实现感官实体化的最有效手段。
为了表达内心难以抑制的情感,凡·高把色彩的可能性发挥到极致,对于他来讲,绘画并不是单纯的假象,而是具有真实质感的东西。通过这些色彩,凡·高尽情地描绘着生活的真情真质。
// 靠脸吃饭的灵魂画手
很多人都知道凡·高的《星空》《向日葵》,但是,很少人知道他还喜欢画人物肖像。凡·高的这些人物肖像,一部分取材于他人,一部分取材于自己。
从1884年开始,凡·高便热忱地投身于肖像画创作中。为了避免传统绘画技术的单调相似,他试图通过纯粹的色彩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从而传达出模特最本质的特征。通过对农夫、农妇、矿工、穷人等底层人物的肖像创作,凡·高的创作表现出生命的热量、厚土的气息。
《坐在火炉旁地上抽雪茄的西恩》,凡·高笔下的西恩,为了喂养孩子而挣扎度日。凡·高在其中刻画出她那忧郁症患者一般的情绪,表现出自己对其境遇充满同情。
《吃土豆的人》再现着乡村家庭的寒酸和艰辛,却整体氛围呈现着不卑不亢的生活姿态和朴实的家庭温馨。
同时,凡·高也酷爱画自画像的。凡·高认为,“肖像有着来自画家灵魂深处的,它们自己的生命”。凡·高曾在信中写道:“人们都说了解自己很难,我很同意。其实,画自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他笔下的自己,每张面孔都不同。
《作为画家的自画像》,墨绿色的眼眸有着悲伤的意味,透露着孤独的永恒,没钱取暖的凡·高创作了第一幅“冻着了的”自画像。
《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创作于著名的“割耳事件”之后。身着绿色上衣,双唇紧闭,面容憔悴,但表情显得平心静气,绷带反映出自己的创伤。但是画家在鼻子、额头、下巴和脸颊上采用了大量亮色,看起来有着不错的精神气色。
《献给保罗·高更的自画像》里,凡·高剃着光头,随意穿着茶色上衣,消瘦的面孔上眼睛略微上扬,眼睛画得比实际纤细,目光凝视远方。
在创作1889年的《自画像》的过程中,尽管凡·高病情很严重,病情的缓解使他能够全神贯注并且坚定地画画。从画中,我们看见凡·高在遭受精神疾病折磨时表现出的韧性和勇气。
每一幅自画像,都是凡·高心中治疗疾病的良药。凡·高并非为了引人怜悯而将自己描绘成一个病态的、破碎的人。他坚信绘画会帮助他康复。正如他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所写的那样,“我保留所有美好的希望”。
凡·高为什么要割去自己的耳朵?
他真的就像传言所说的那么躁狂?
他的每一幅肖像画都有着什么样的创作意图?
柒摄影官方摄影团简介
十年坚守 探秘地球
柒摄影机构简介
柒摄影机构坚持十年只做国际摄影创作旅行的机构,所有的行程都是由本机构独立开发,拥有中国摄影团的许多第一的辉煌记录。比如:巴布亚野人、勘察加火山、北极光冰瀑布等。不仅寻找地点走在别的机构前面,还注重摄影旅行的体验和创新,第一个在纳米比亚红沙漠和死亡谷拍摄黑人男女模特人体,第一个带僧人模特拍摄柬埔寨吴哥窟,第一个......
如今我们逐渐回归摄影旅行的本源、从南极到北极,从抚摸鲸背脊到拍摄北极熊;从马赛马拉草原到加拉帕克斯群岛,都可以看到柒摄影机构的摄影师们愉快地拍摄着。从2019年开始,当柒摄影机构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联合了广东畅游、平一摄影机构、爱廉飞商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中国摄影师和旅行家提供优质专业的摄影安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老柒摄影”(ID:Qifot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