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琪谈·第六十八期 | 人性之光永不暗淡

艺术琪谈·第六十八期 | 人性之光永不暗淡

据《早期教皇传记集》记载

公元847年

罗马中心的波尔哥区突发大火

熊熊烈焰包围了民居和人群

直到教皇利奥四世出现

为人民祝祷

大火才奇迹般地熄灭了


既能提供光明和温暖

也能将一座城池

瞬息化为灰烬

按照西方人的说法

自从普罗米修斯将火种带来了人间

人类文明就在火光的照耀下

痛并快乐着



《普罗米修斯带走火种》,杨·科希耶,1637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然而越是在灾难面前

往往越是能体现出人性的光辉

拉斐尔就以《波尔哥的火灾》为主题

创作了一幅壁画

以此来描绘火灾的无情

灾难中闪亮的人性





《波尔哥的火灾》,拉斐尔及其学生,1514

梵蒂冈博物馆


画面中心处

无助的市民聚集到老圣彼得大教堂

向教皇利奥四世求助


其中有拄拐的老人

也有举着婴儿的母亲


他们上方

教皇应声出现在柱廊上

朝起火的方向摆出祝福手势

为人民祈祷

廊柱下方刻的是:“教皇利奥四世”

拉斐尔将教皇及其教众

摆在遥远的后方

而将忙碌救火的市民们

置于前方

热情赞美那些

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人民


身强力壮的男女

在前景中端着水缸奔走呼号

竭力自救


母亲们一边呼救
一边照顾孩子



左侧的建筑已被烧得面目全非

衣冠不整的居民

惊慌失措地蜂拥而出


一位妈妈

从翻腾的火焰和黑烟中

挣扎着伸出双臂

将自己的孩子递了出去

画中的人物不论男女

都异常健壮

这是受米开朗基罗的影响


米开朗基罗笔下的猛男猛女


拉斐尔还在角落里

植入了一个古希腊神话:

英雄埃涅阿斯

逃出燃烧的特洛伊城




埃涅阿斯背上皓首驼腰的老人

是他的父亲安喀塞斯

年轻时的他风流倜傥

与爱与美之神维纳斯相爱

生下了埃涅阿斯


可惜岁月无情

曾经玉树临风的青年

如今已双目失明

形销骨立

孱弱到无法行走


作为人类和女神的后代

埃涅阿斯拥有完美的外表

英俊又强壮

他低首俯身

一边扛起行动不便的老父

一边看顾年幼的儿子

拖着一家人逃难


埃涅阿斯的妻子在哪里呢?

相传他的妻子克鲁兹

在城池被洗劫的混乱之际

没能跟上他们

而当埃涅阿斯折回去寻找妻子的时候

却为时已晚


《埃涅阿斯逃离特洛伊》,蓬佩奥·巴托尼,1753

妻子克鲁兹也曾与他们一同逃亡


画中拉斐尔选择用一位陌生的老妇

来代替埃涅阿斯走散的亡妻

以突出命运的冷酷无情


他们的孩子阿斯卡尼俄斯
抱着行李跟在父亲身侧

他是整幅戏剧性的图画中

神情最为淡然的人

或许对眼下正发生的一切

还有些懵懂


拉斐尔将罗马和特洛伊的火灾

融入一幅画中

是因为当时的人们相信

罗马就是新的特洛伊城



历史长河漫漫

跌宕起伏

每一次事件背后

都是鲜活的生命

都是一个个望眼欲穿的家庭


拉斐尔用他的画笔

为我们定格住了灾情下的人情冷暖

引导我们去想象

那些被真假莫辨的宏大叙事淹没了的

普通人的喜怒悲欢



或许就是艺术的意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成在久”(ID:zwmeichengzaiji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