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随笔 | 德拉克洛瓦的日记——微观与宏观

艺术家随笔 | 德拉克洛瓦的日记——微观与宏观

编者按:欧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法国著名画家,19世纪浪漫主义绘画的领军人物。德拉克洛瓦在勤奋作画的同时也有写日记的习惯,身后留下近万件艺术品和数本厚厚的日记,这些日记之后成为研究他艺术创作思路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资料。今天选取的是画家56岁时写的日记中的一段,围绕着他对自然界宏观与微观现象的思考。




1856年1月8、9号的日记手稿




1854年8月5日,巴黎


大自然具有非常令人惊奇的逻辑性。我在特鲁维尔(Trouville)的时候,曾经给某些不规则的碎石块画过素描,当我把它们画到纸上之后,那种不规则性所表现出的比例和匀称感,倒让你觉得它们似乎是一些山崖巨石,只要搭配上一些适当的物体,就可以衬托出它的体量。此刻,我正坐在一座蚂蚁堆成的大蚁丘旁写这些东西,蚁丘坐落在一棵树的脚下,部分借助于不规则的地面而构筑,部分来自于蚂蚁的辛勤劳动。这里是一片平缓的斜坡,有一些小型山谷,山谷中的居民就在下面匆忙地进进出出,就好像一个微型国家中的部分居民正一心一意地忙于自己的事业,这种景象可以让你在瞬间释放出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感谢这些迷你的小居民们,正是它们才让这片广阔的国土变成了悬崖峭壁和陡峭山坡,一个煤块或者一片燧石,也许都能够具体而微地呈现出庞大的岩石山群的形状。


沙滩上的岩礁

欧仁·德拉克洛瓦

纸本水彩

11cm x 16.5cm


当我在迪普的时候,也注意到了相同的情景。在海水涨潮时,我仿佛在那些石头之间看到了港湾,看到了引水道,看到了深谷中突出的石崖以及弯弯曲曲的河道。事实上,凡是自然界能够看到的各种地貌,在那里都能够见到。海浪起伏的时候也是如此,大浪跌下来的时候裂成若干小浪,小浪再分散开来形成无数涟漪,在每一道波纹的起伏不平中呈现出相同的光亮和相同的图案。大海某些特定区域的狂风巨浪,例如好望角外的大浪,据说有的时候它们能长达一公里以上,但这些大浪也是由无数的小浪组成的,其中绝大部分并不会大过我家花园中喷水池里的波纹。
在我画树木的时候,我时常察觉到,每一个枝桠本身也是一株微型的小树;你只需要按一定的比例添加树叶,整棵大树就能由此成形。


树枝习作

欧仁·德拉克洛瓦

纸本石墨

10.6cm x 17cm





原载于《德拉克洛瓦日记》,李嘉熙译、陈尧校,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光达美术馆!

光达美术馆地址:

杭州市上城区虎玉路18号
联系电话 1575772872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达美术馆”(ID:guangda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