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他物”建立联系,不断的变化和搬迁。我的实践尝试去实体化个人臆想,创造超现实世界,将信息和能量转化为物件,并通过绘画、装置和数字处理图像呈现。
—— 魏子一
——2022年12月陈顺林于贵阳市南明河畔记
丑蛾日记
《蛾不丑,“丑”的是人性符号》
这样来看,137.8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的时候到现在,为了创造一只专门为猫创造出来的蛾子,人类到底做了多少荒唐事?猫狗从人类驯化野兽的农耕时代的产物,到今天进化成人类消遣寂寞的心理产物。人类既浪不虚名,羊人们很喜欢用自己建的框,自己套自己,但小猫咪其实只爱破布袋子里塞满的猫薄荷。人类很清楚,猫爱的不是玩具,是它的“瘾性”。那个玩具,等于我买给了自己。这样来看,我的猫、狗,我的蛾,都是人类野心和欲望生成的丑态。撇开艺术家创作的精神力不说,一个丑蛾背后需要的庞大社会运转能力重到模糊,如果地球真是程序建的..什么高维cpu才不会烧坏啊…到底啥样的能量能指引到丑蛾的生产?
靠我自己观察,社会的群体认知不完全来自于信息筛选疲劳,大量主流媒体对审美同化的洗脑,以及high-traffic social media interaction。换句话说,上面有老大哥,让你喜欢啥,你就得喜欢啥。大爆炸产生的星尘也没想到这个地球被一群糟老头子管理着.. 能明白人生而平等这个概念其实很难,daily struggle it should be,事实上,可以去讨论的事情有很多,问题不是开阀,是找阀门。
卖丑买丑确实不是什么新概念,但要学会定义什么是“真、丑”,创造的意图不同一定会影响结的果是不是个好“商品”。很多人以卖美的名义卖着丑.. 和卖浦西没区别,至少卖浦西自己知道自己在卖浦西,浦西很美好,文化糟粕不兴宣传啊。哎,没想到买个蛾,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社会价值流失,学会买丑真的很重要。大家都在一块大石头上在宇宙中漂浮着,天天吃着资本的屎,数着用生命时间换来的钱,转过身看着资本老爹要你拿命换丑蛾,你还换吗?
他真的不是蛾,是人性的符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ultureSower”(ID:culturesow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