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 1932-
当看到这样一组油画风格时
你会觉得这是出自于怎样的画家之手?
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于我们国家的女画家之手吧?
印象中对于国人的绘画印象主要停留在高考联考的素描中
长期以来 主要欣赏的都是西方画家的油画作品
突然发现国内竟然有这样一位大佬 而我们在此之前竟然对此一无所知
感觉真是错过了一个亿
今天的画家主角是邵晶坤,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女画家
她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离我们还很近
还记得学生时代的语文课本中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么
或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徐悲鸿么
邵晶坤就是他们那一个年代 那一个绘画圈子的人
邵晶坤不仅直接师承徐悲鸿 还曾在美协的组织的活动中,跟这些绘画大佬去西藏采风
虽然 今天可能是我们第一次见到邵晶坤这个名字
但其实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美术学院培养的第一代成绩优秀、卓有成就的知名女画家,就在去年 也就是2022年3月份左右,还曾举办过她的个人油画展
而她的许多作品也曾拿到国外去参展,并且获奖无数。
哪怕我们之前不曾知道和了解过
但单单只是看她的作品
你会不会也觉得画面上的色彩丰富绚丽又不凌乱?
会不会觉得有点像印象派的风格意味?
是的,邵晶坤前辈特别钟情于印象派光与色的交融
她自己甚至还出了两本关于光与色的书籍,《与色彩对话》以及《光与色的美感表现》
邵晶坤前辈于1949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学院前身),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留校读研究生毕业。
1962年任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研究生导师,1962年中国美协组织画家董希文,吴冠中,邵晶坤赴西藏写生创作,历时半年之久。回到北京后作品在美术馆展出,并举办全国巡展。
1962年她随董希文、吴冠中等人赴西藏进行写生创作,期间创作了多幅反映西藏人民生活的人物肖像、风景、风俗画等,那些作品无一不展现了她在油画艺术方面的才华。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她的艺术素养更加成熟,个性和风格也更加鲜明。
她的作品大多是通过写生完成的,但她从不死板地再现物体,而是喜欢在创作中加入个人的理解和感受,她常在现实的基础上,对画面中的光影和色彩进行主观化的艺术处理,其中散发着创作激情。
可以说,她的绘画风格大胆而独特,无论是肖像、人物、风景还是花卉,都能够把握人的性格和神韵,而不刻意追求人像的雷同;无需刻意雕琢花瓣的纹理,即可体现花朵的芬芳与美丽。
她也从印象派大师的名作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将其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她的人生哲学融为一体,形成了中国民族特色和自己独特的风格。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西方油画”(ID:kautly1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