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从电影中看 “名画” 般镜头

《隐入尘烟》|从电影中看 “名画” 般镜头

这是一部从土地里种出来的电影。

为了呈现一年四季的乡村生活,导演李睿珺花一年时间完整地记录下乡村四季。记录麦子从种子一步步成为馒头,房子从泥巴到一砖一瓦搭建起来。


导演李睿珺的拍摄记录

影片中除了饰演曹贵英的海清,其他演员都是实打实的农民,男主角马有铁就是导演李睿珺的姨夫,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

为了更好地演绎角色,海清提前到拍摄地花墙子村,和导演一起住在姨父家,干农活,学方言。

"农民在把种子撒进地里,在日复一日的全情陪伴中收获粮食,而电影剧本中的每一个字就像农民撒进地里的种子,它们最终在镜头中结出果来。"


电影中的许多画面都让我们想起了米勒、梵高、莫夫画中的乡村生活。

人物都和乡村自然融为一体,角色的故事就浸没在这些静谧的画面中,隐而不发。



上图 | 《隐入尘烟》
下图 | 米勒《午间休息》

上图 | 《隐入尘烟》

下图 | 米勒《拾穗者》

不卖弄痛苦,不堆砌悲情,不刻意煽情。

它只是单纯的将镜头,将目光,聚焦在那片土地和那片土地的人身上。

收割干草、拾捡麦穗、翻动泥土......

最平凡的农家场景,如油画般徐徐展开。


上图 | 《隐入尘烟》

下图 | 米勒《马铃薯种植者》

上图 | 《隐入尘烟片段》

下图 | 莫夫《干草车》

这些“名画”般的镜头,也让我们重新触碰到了“美”的真实内涵。

这些年,荧幕上,网络上,各种各样的“网红”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眼球,所谓“美”,变得愈加浮夸功利,甚至高高在上,似乎美天然具有门槛,你觉得不美,是因为不具备欣赏美的眼光。

而《隐入尘烟》的逆袭,却在向我们重新强调:所谓美,其实就是人的存在本身,其实就是生活的本身,是一种朴素的真诚。


上图 | 《隐入尘烟》

下图 | 米勒《翻土的人》





上图 | 《隐入尘烟》

下图 梵高《用镰刀收割者》

上图 | 《隐入尘烟》

下图 | 米勒《农夫施肥》













-更多精彩,猜你喜欢-

Claire Sherman|克莱尔·谢尔曼艺术作品

Sedrick Chisom|塞德里克·池森艺术作品

Hermann Hesse|赫尔曼·黑塞艺术作品

HuangYi | 黄奕艺术作品——水做的女人

Ben Reeves|本·里维斯艺术作品
Alex Katz|亚历克斯·卡茨艺术作品

Hurvin Anderson|赫尔文·安德森艺术作品

Peter Harskamp|彼得·哈斯坎普艺术作品

Markus Konttinen|马库斯·康蒂宁艺术作品

Kristoffer Axén|克里斯托弗·阿克森艺术作品

Katherine Sandoz|凯瑟琳·桑多斯艺术作品

Nick Goss|尼克·高斯艺术作品

-画一-

画出你的风采

印刷出版|论文发



版权为创作者所有
部分内容如有不当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以便处理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画一”(ID:HuaY-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