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百年前的南京老照片:明城墙依旧坚固,明孝陵破败不堪

影像|百年前的南京老照片:明城墙依旧坚固,明孝陵破败不堪


 

编者按

 




 

 

这是一组一百多年前的六朝古都南京,作为明朝初期的都城,这里还能看到一些明朝留下来的遗迹。
 


 

图为一名僧侣在大报恩寺的露盘旁。大报恩寺是朱棣为纪念朱元璋和马皇后所建,历时近19年修建而成,极其辉煌,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
图为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车间。同治四年,李鸿章代理两江总督,治所南京。在南京在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扫帚巷东首西天寺的废墟上修建厂房,创办了金陵机器制造局。

图为南京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城南秦淮河边,曾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也是夫子庙地区主要建筑群之一。照片中的高大建筑为明远楼,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重建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是中国保留的最古老的一座贡院考场建筑。

图为南京明朝古城墙。众所周知,北京古城墙成为目前全国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城墙,朱元璋居功至伟,他对城墙施工提出了严格要求。至今,南京明城墙上的很多墙砖还刻有负责烧制城砖官员的名字。

图为明孝陵神道上的大象石刻。大象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以示国家江山的稳固。

图为明孝陵神道两侧的武士石刻。明孝陵神道长约600米,分为“石像路”与“翁仲路”,明孝陵神道与之前帝王陵墓神道有明显的不同,最大特点在于建筑与地形地势的完美结合。

图南京古城墙外的低矮房屋,这是穷苦老百姓居住的场所。

图为玄武湖,可以看到湖里全是水草和淤泥。玄武湖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也被誉为“金陵明珠”,明朝时这为禁地。

图为远眺南京城,城墙非常显眼,南京古城墙果然名不虚传。

图为南京明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雄伟壮观,规格极高。后因遭战火而被毁,满清入关后鼓楼仅剩城阙,康熙南巡曾登上观看,南京官员才在废墟上树碑建楼。
晚清时期,南京江南贡院为苏皖赣三省乡试的考试场所,这张照片是江南贡院最完整的影像。(摄于1880年代,秦风老照片馆收藏)
晚清时期,秦淮河畔的茶酒楼,也是当时南京城的娱乐中心。(摄于1880年代,秦风老照片馆收藏)
晚清时期,南京明孝陵神道上的翁仲路段。(摄于1880年代,秦风老照片馆收藏)
民国时期,南京玄武湖远望玄武门。(摄于1930年代,秦风老照片馆收藏)
熙来攘往的南京城南大街。(摄于1930年代,日本亚东印画辑)
游客正准备登船游玄武湖。(摄于1930年代,日本亚东印画辑)
南京中山陵刚建成的时候,三三两两的拜谒人数虽然不多,然而此地逐渐成为南京的重要新地标,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摄于1930年代,日本亚东印画辑)
民国时期的南京新街口。(摄于1930年代,秦风老照片馆收藏)
南京夫子庙春节灯会。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美术”(ID:dangdaimeis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