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装备带给你最安全的保障

应急救援装备带给你最安全的保障



正文字数:1688字

图片总数:共42张

根据《全球重大突发事件规律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的日益加深,世界范围内重大突发事件成灾次数、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明显增多。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类事件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威胁,而且这两类事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为此,小编本期为各位读者带来一系列应急救援装备设计,来提高大家对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变处理能力的认知。



01

Vento

Vento的概念是基于医学研究,来自博尔扎诺的欧洲山区急救医学研究所的反馈,以及来自登山者的实践经验。为此举办了一个创造性的评估研讨会,以验证这些概念,找到和定义用例,并获得科学背景和对设计师的想法的支持。

探索和原型设计。探索阶段的特点是混合了调查草图和软泡沫原型。这使得设计师能够在流程的早期尝试想法,了解分体线和焊接线的可行性,比例和位置。原型还使设计师能够实时测试,并在讨论中获得有价值的反馈。

Vento是一种连续气道正压通气面罩,专为高海拔条件下的紧急缺氧治疗而设计。它允许患者呼吸加压空气,以模拟下降并增加血液中的氧饱和度。它可以暂时治愈山地病和肺水肿,并帮助患者下降到挽救生命的低海拔。

该产品可在严重情况下进行独立医疗和重要观察。它可以由同事或攀岩伙伴直观地操作。



可靠、独立且可重复。为了实现可靠的独立产品和系统,确保可重复的处理,压力是用空气泵而不是电气或插装系统手动产生的。

该泵连接到压力储罐,该储液器可以提供必要的压力供应。储液器和面罩之间的机械阀将面罩内和患者气道上的压力调节到200 mbar的恒定水平。两个光学生命传感器跟踪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

易于使用。Vento可以由同事或攀爬伙伴按照4个简单的步骤直观地操作。该设备旨在保证即使在极端情况下也易于使用。该产品可在严重情况下进行独立医疗和重要观察。它可以由同事或攀岩伙伴直观地操作。

身体状态观察。前面的显示屏显示患者的重要数据和健康进展。除了身体状态观察之外,该设备的功能是完全机械的,因此即使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靠的。

作为户外设备,Vento既轻便又节省空间。由于充气压力储液器和柔性空气管,该产品可以折叠成非常小的尺寸。包装在软壳包装中,可以放在任何背包中。

重量轻,便于携带。由于其便携性,Vento即使在地球上最偏远的地区和最高峰,也能为人们提供救生和直观的缺氧治疗。







02

5G导航消防面具

在着火情况下,受困者很难知道往哪里跑。这款导航消防面具与5G连接激活“心脏”后,建筑物内的5G网络将在建筑物内定位火源,通过转发器发送的信息可以通过导航灯安全地逃脱用户。



设计师通过从威胁生命的心脏的形式来设计音量,突出区域指示打开的掩模的方向。


配有面罩和按键,带有打开包装盒的外壳。中继器的外壳打开并处于活动状态,并闪烁。心脏通过向左和向左方向显示灯泡为用户快速提供帮助。





面罩在胎盘上贴有橡胶环,因此在佩戴时可以将其密封。为防止跌落,鼠标片被设计用来粘在脸上并用两只手使它们有用。



5g斜坡模块在卸下盖板的情况下激活连锁灯。

在建筑物内收到火灾警报,并使用底部的塑料透镜指示方向和距离。





03

可吹口哨的呼吸面罩设计

火灾中,人们因为吸入浓烟而无法有效呼救,口罩也会妨碍呼救,带电物品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火灾。


设计师在口罩中加入了一个哨子,使用者呼出的气体会通过导气罩传到哨子中。随即,哨子发出响亮的哨声,能使使用者在佩戴口罩的同时进行有效呼救,从而提高获救几率。


同时,用户在自然呼吸的时候会发口哨声 用户不需要在慌忙中学习如何使用。





04

Nimb

Nimb看上去和一般的装饰戒指并没有区别,简单的造型设计。但在这个戒指内却隐藏着一个紧急按钮,当你遇到危险时只要按下按钮,它就可以将你的求救信息发送指定的朋友。

让小孩戴 Nimb 智能戒指,能消除父母的焦虑感,无论你是在看电影、午睡、或外出吃饭,只要戴着 Nimb 智能戒指,就不用担心漏掉任何小孩需要寻求协助的时刻。

给家中的长辈戴也很适合,不像戴在脖子上的警急按钮会感到不舒服,且那样的产品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年纪大,戴上这只戒指,更方便、更优雅、更是一种穿搭时尚。

Nimb配套设计了一个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它预先设置报警的范围,比如家人、朋友、警察局或者周围的人等等。用户还可以加入 NIMB 社区,跟更多的用户联系起来,帮助周边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求救信号发出后Nimb会产生微小的震动来向求助者确认这些信息已经发出。



素材来源:

1.普象网

2.http://www.damanwoo.com/node/9949

版权说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



          
编辑EDITOR彭一航
审核REVIEWER陈阳阳


          
电话PHONE13871056452
邮箱E-MAIL2028621@qq.com



Join us|扫描二维码关注



Information and Interaction Desig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所”(ID:gh_c1cd7847b23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