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兰荣获2022 ULI亚太卓越大奖丨首钢工业遗址城市更新

易兰荣获2022 ULI亚太卓越大奖丨首钢工业遗址城市更新


城市土地学会(ULI)喜报



2022年6月21日,城市土地学会(ULI)亚太卓越奖最终获奖名单揭晓。城市土地学会ULI卓越奖,是全球土地开发领域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早在1979年ULI便推出全球卓越大奖计划,皆在甄选私企、公共以及非营利机构的杰出开发项目。获奖项目代表着土地开发及相关行业的最高成就,被ULI会员视作其专业成就的标准以及职业生涯的奋斗目标。


作为ULI全球卓越大奖计划的区域版,ULI亚太区卓越奖代表了开发领域的地区最高成就标准。2022年ULI收到了来自亚太地区众多国际知名设计机构的破纪录数量参选项目,国际评委团首先在众多参选项目中筛选出入围的优秀项目,并组织专家对入围优秀项目进行现场考察和答疑,最终甄选出获卓越奖的项目进行表彰。由易兰设计的首钢园·六工汇及冬奥训练中心等项目,用设计的智慧助力百年首钢园转型,受到评委一致好评,喜获2022年ULI亚太卓越奖殊荣。

城市土地学会(ULI)是一个非盈利性教育与研究研究机构,成立于1936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跨学科关于土地和地产合理开发、管理、运用的专家联合体,致力于为全球社区塑造与时并进的建设环境。城市土地学会(ULI)现拥有四万五千余名会员,这些会员是来自土地利用和开发学科等不同领域的代表。

2022年 ULI 亚太卓越奖全名单

Ayala Triangle Gardens Tower 2 — 菲律宾马卡蒂

设计方:Skidmore, Owings & Merrill及Leandro V. Locsin Partners

开发商:Ayala Land, Inc.


Brookfield Place — 澳大利亚悉尼

设计方:Make Architects, Architectus

开发商:博枫地产

首钢园·六工汇及冬奥训练中心等 — 中国北京

设计方:易兰规划设计院ECOLAND, 筑境设计

开发商: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铁狮门,首钢基金,北京首奥置业有限公司


Desa Park City  — 马来西亚吉隆坡

设计方:BEP Akitek Sdn Bhd – Architect Ho Wai Ping

开发商:Perdana Park City Sdn Bhd

Enabling Village — 新加坡

设计方:WOHA Architects Pte Ltd
开发商:新加坡协助身障者自立局

法里群岛 — 马尔代夫

设计方:Studio MK27、Kerry Hill Architects 、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Andre Fu Studio、URBNarc及Gedor Maldives

开发商:Pontiac Land Group

Olderfleet, 477 Collins Street — 澳大利亚墨尔本

设计方:Grimshaw Architects

开发商:Mirvac Projects Pty Limited


West Village —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设计方:Nettletontribe, Smart Design Studio, Plus Architecture, RPS Landscape Architects及Hayball

开发商:Sekisui House Australia


130 Lonsdale — 澳大利亚墨尔本

设计方:Cox Architecture

开发商:Charter Hall


80 Collins — 澳大利亚墨尔本

设计方:Woods Bagot & UN Studio、Jouin Manku、Seventh Wave及Universal Design Studios

开发商:Dexus/ DWPF


昌平363安垦里弄 — 中国上海

设计方:安垦集团

开发商:安垦集团

博华广场 — 中国上海

设计方:Gensler

开发商:Hines


瑞虹新城 — 中国上海

设计方:BWSS, ARQ建筑事务所, AvroKO, 王董国际,天华,奥雅纳,WAA,地茂景观设计,瀚翔,阿特金斯

开发商:瑞安房地产

ULI亚太区总裁David Faulkner先生表示:“能够对2022年ULI亚太区卓越奖的获奖项目进行表彰是我们的莫大荣幸。这13个获奖项目除了对社区产生积极影响外,在土地利用实践中表现出了高标准的卓越和创新。我们也要衷心感谢今年的评委会成员,感谢他们拿出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精力遴选出了亚太地区的最佳项目。”


ULI亚太区卓越奖对项目的整个开发过程进行评估,而不仅仅是建筑或设计。评委会按照广泛的标准,并基于项目和方案在以下方面的表现对其进行评估:


  • 获得市场认可/财务成功;

  • 在建筑、设计、规划、施工、韧性、经济、管理等一系列学科领域达到高标准的卓越;

  • 对社区和/或周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 具有环境可持续性和/或韧性;

  • 提供一种在其他项目或社区可复制的模式或策略。


评审团主席、Cistri顾问Peter Holland先生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大量优秀项目入围,这凸显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的土地开发建设行业因秉持创新精神而具有的韧性。入围项目展示了参赛专业人士的杰出才能,并为土地开发建设行业注入灵感与创新动力。”


首钢园

六工汇及冬奥训练中心等

ECOLAND

项目信息


项目业主:铁狮门, 首钢基金,首奥置业,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北京市石景山区

景观设计:易兰规划设计院   

建筑设计:筑境设计

所获奖项:

IFL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文化与传承类荣誉奖,2020

IFL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经济效益类类荣誉奖,2020
BALI英国景观行业协会国家景观奖,2020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奖,2020
北京园林优秀设计奖,2020



△总平面图©易兰规划设计院

△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  ©一界摄影

△六工汇鸟瞰效果图©筑境设计

项目位于北京首钢园内,这里是百年钢铁企业——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为了首都的绿水蓝天,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钢实施史无前例的钢厂大搬迁,留下来的8.63平方公里老厂区涅槃重生,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建设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借势借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大机遇,首钢园区打造山-水-冬奥-工业遗存特色景观体系,努力推进“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成为北京城市深度转型的重要标志,成为奥林匹克运动推动城市发展的典范,成为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和工业区复兴的典范,焕发出澎湃的能量和崭新的活力。

易兰规划设计院作为首钢大改造的参与者之一,近几年深度参与到首钢园区更新工作中,完成了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北京六工汇、北七筒仓RE睿.国际创忆馆、首钢网球馆及运动员公寓、洲际智选假日酒店秀池店、星巴克冬奥园区店、首钢极限公园等项目的景观设计工作。

首钢的变迁史又折射出首都工业发展的轨迹,见证了百年来中国工业发展与进步的历程。因此,设计不仅需要保护首钢工业遗址风貌,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实现工业遗产资源的再利用;同时也要挖掘场地历史记忆,考虑社会与经济效益,注入新的业态与活力,实现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更新。易兰用设计的智慧助力百年首钢园转型,沉浸式参与首个设立在城市工业遗址上的永久奥运场地设计工作,以设计之力赋能冬奥,为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和城市更新做出重要贡献。

The Shougang Steel Complex multi-phase gentrification project transformed an area of 49.42 acre post-industrial brownfield into a vibrant mixed-use district in the outskirts of Beijing.

This collaborative multi-disciplinary project reinterpreted the industrial relic’s historical value, transformed the site into the 2022 Winter Olympic and Paralympic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arena, proudly showcasing its past and present, while looking confidently towards the future.

After the Games, the project transitioned into an office park with a multi-function activity center. Office units, along with F&B outlets, were artfully incorporated within the monolithic steel facilities structures, incubating multi-sized business entities, while fostering a lively community atmosphere. The site is visually anchored by the (now) iconic steel factory facilities towering above the landscape. Thes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are intentionally preserve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as a self-assured visual identity, while providing contemporary multi-functional amenities.

The project’s innovative melding of landscape and infrastructure, transforming a condemned site into a verdant gem, exemplifies the compatibility of design excellence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practices for China’s brownfield sites.

北京六工汇

六工汇位于北京首钢园北区的核心地块内,秀池和群明湖之间。共六个地块,呈C字形与石景山一起环抱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项目占地13.2公顷,地上建筑面积为1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含地下)为22.3万平方米,包括23个建筑单体,是一个拥有国际甲级办公楼、全新零售餐饮体验和充满艺术、文化多功能区域的综合体项目。「六工汇」的名字源于《礼记》:“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六工汇模型实景

△生态廊道——冷却塔浓缩池运动休闲公园
△生态定位©易兰规划设计院
△核心发展©易兰规划设计院
△商业办公结合©易兰规划设计院

商业轴©黄建志
项目中有多处重点保留的工业遗存物,但原有的厂区规划受工艺影响与重塑的场所功能格格不入。草率或过于主观的场地设计将会把仅剩的标识物打散,场地的记忆与情感将会抹杀殆尽。因此景观设计团队放眼更大的研究范围,从空间结构、场地功能、建筑风格、景观形态、场所记忆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挖掘和重塑大工业时代的印记,并使之成为文化与艺术的核心,同时结合项目的定位打造多功能创意产业园区空间。梳理历史的机理与重塑的功能有机融合,在赋予城市场所新功能的同时讲述着历史的故事。

△冷却塔浓缩池运动休闲公园©Jerry Yin

△“浓缩池”穿过历史的指针看六工汇购物中心©易兰设计

△流线型带状台地丰富高差边界,同时为公众提供剧场看台及休息设施©Jerry Yin

△步行桥设计语言与工业遗存钢架呼应,保持历史风貌延续性©Jerry Yin

△六工汇推出了“城市唤醒力计划”等一系列主题系列活动

△六工汇推出了“城市唤醒力计划”等一系列主题系列活动

在这里你会看到精炼煤粉的车间被改造为冬奥会运动健儿训练的世界一流场馆,你依然可以看到运送煤炭的“铁路”穿过六工汇的场地通往雄伟的三号高炉博物馆。巨大的冷却塔依然矗立,成为时代的丰碑。你会看到往日陈旧的污水浓缩池成为了市民休闲健身社交的下沉广场,而往日锈迹斑斑的桁架焕然一新成为了历史的指针永远驻停在重生的时刻。

△打造丰富的季相颜色变化©黄建志

△六工汇购物广场 ©Jerry Yin
△五一剧场——恢复仪式轴线,增加记忆元素,重塑归属感©Jerry Yin

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
首钢冬奥会组委会办公区是在保留工业建筑和构筑物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修复、改造、加建等织补方式,将一系列转运站、原料仓主控室、联合泵站、除尘设备等工业建筑设施赋予办公、展示、会议、停车等新的空间功能。

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地块位于园区的北区,面积为12 hm²。通过修复、改造和加建等织补方式,建设符合国际比赛场地规格的冰上训练场馆、高标准的运动员公寓与网球场馆:利用精煤车间厂房的空间优势打造“四块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和冰球训练场馆;金工车间改造为配套商业;职工网球场改造为网球馆。这里的景观设计与建筑功能紧密结合,将工业遗产与生态绿地、运动精神交织在一起。

△办公区-酒店视线轴 ©一界摄影

△ 四高炉视线轴/冰球馆南界面©一界摄影

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广场的“铁轨”线性铺装 ©一界摄影

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广场与三号高炉遥遥相望 ©一界摄影
在宏伟的精煤车间东侧开辟入口广场,作为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建筑前的一个可容纳多种事件的开放性临时空间。从建筑立面延展出来的线条,将广场切割、缝合出丰富多样的功能区块:可寻找旁落的集体归属,举办小型的仪式和演讲,以及为游客提供穿行的通道,以此实现与训练中心的功能互惠。在网球馆、运动员公寓与冰球馆之间的道路两侧穿插绿化,营造户外活动空间,在网球馆北侧营造绿色静谧空间。

△会展中心入口 ©一界摄影

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广场与建筑立面 ©一界摄影
△场地内远望四号高炉 ©一界摄影

星巴克咖啡厅
星巴克咖啡厅位于冬奥会组委会办公区东侧,是首钢园区一个独具特色的独立小型建筑体,占地面积2 225 m²。咖啡厅是由原干法除尘器罐体设备旁的控制室改造而成,并非新建。原控制室有3层,为了形成冬奥会组委会办公区向东的良好视线体验,将遮挡罐体主体的二、三层拆除,仅保留一层框架,不遮挡原干法除尘器罐体。通过架空挑檐等设计手段强调了咖啡厅的横向线条,与其背后的除尘罐体形成强烈的横纵构图关系。充分理解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是景观开展设计最重要的前提工作。景观设计团队以此为基础衔接建筑功能,呼应建筑语言以重构记忆,在星巴克咖啡厅南北两侧形成不同的景观空间和感受。

改造的咖啡厅南端就是高大的三号高炉,其烈焰般赤红色的灯光效果已成为园区非常独特的打卡景点,设计团队加强了咖啡厅南侧室内与三号高炉和工舍酒店的对视框景关系,并在窗外专门打造深度较浅的静水池,恰好能够充当反射的镜面,反射高炉的镜面水景,使得咖啡厅南端的室内卡座成为观赏三号高炉的最好角度之一。在新的景观空间中,室内外观者的视线除了与周边风景直接相遇之外,还可通过咖啡厅南侧底层的静水面反射。拉近两者在看与被看之间的相互关系。

西侧对向冬奥会组委会的立面,则因道路和西晒问题需要一定的视觉遮蔽,但地下遗存管线较多,因此种植设计为以根系浅的竹类植物为主。

△咖啡厅南侧较为开放的空间 ©一界摄影

△咖啡厅与改造完成的控制室 ©一界摄影

△静水面倒映咖啡厅的灯光  ©一界摄影

△咖啡厅边的静水面倒映高炉的“火光” ©一界摄影

△竹丛掩映北侧坡道  ©一界摄影

场地记忆

在设计中,“记忆”语汇有时是名词,有时是动词。“名词”指留在脑海中的场所与事件;“动词”指去发掘和展示那些易被忘掉的场所与事件。作为“名词”,记忆只是一些场景片段,连接某一时刻的情感与思考;而作为“动词”的记忆,则往往能主动地选择片断或构建符号来传达场所的精神。

首钢林立的烟囱、高炉,曾是大工业时代的骄傲,钢水飞溅的车间曾有年轻人向往的沸腾生活,如今已经沉寂为废墟。设计将原有的“废料”进行重构与塑造,最大限度地保留、利用首钢的历史信息,通过新的事件、场景、元素、映像,创造属于首钢、属于冬奥、属于未来的场地记忆——重构“记忆(名词)”的记忆(动词)。

在冬奥会组委会入驻的背景下,如何把闲置的首钢园区转变成充满商业价值、文化创新和社会活力的新型都市空间,是后工业景观设计面临的全新命题和挑战。过去的记忆不是历史包袱,而应成为重构未来的原点与内核。由此,设计本着“理解过去的工业,而不是拒绝;包容过去,而不是抹灭”的态度,为场地倾注活力,重构记忆。

△两座冷却塔 场地记忆重要标识©Jerry Yin

△线性片石水景 ©一界摄影

△北七筒办公区  ©一界摄影

视频/图片来源:CCTV5、铁狮门、首钢基金、根本堂建筑摄影、Jerry Yin、黄建志、筑境设计、一界摄影、易兰规划设计院





END






商务合作

010-82815588-8007/18511268511

E-mail:market@ecoland-plan.com

媒体合作

电话:010-82815588-8082
E-mail:info@ecoland-plan.com

加入我们

易兰北京总部:010-82815588-8004

易兰文旅中心:13801186578

易兰四川公司(西部中心:028-63929505

易兰上海公司:18610093490

易兰山东公司:0532-80931779

易兰湖南公司:0731-85598859

易兰湖北公司:15810689107
易兰安徽公司:17611568803

易兰黑龙江公司:0451-86227240
易兰河南公司:18738136677

E-mail:HR@ecoland-plan.com

易兰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中关村壹号C2座7层 易兰规划设计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易兰设计”(ID:ecoland)。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